❶ 无形资产管理的涵义
无形资产管理内容丰富、涉及的领域广泛。
·无形资产管理管理按管理层次分为:无形资产宏观管理与无形资产微观管理;
·无形资产管理按无形资产各要素分为厂商名称管理、专利权管理、商标权管理、技术(经营)秘密管理、域名管理;
·无形资产管理按无形资产形成的阶段分类:开发设计阶段管理、申请权益阶段管理、权益维护管理、应用管理;
·无形资产管理按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分类:无形资产的内部管理与无形资产外部管理;
·无形资产管理按区域划分国内管理与国际管理;
·无论怎样进行无形资产管理,在无形资产管理活动中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能。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也是无形资产管理的内容之一。 国外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很重视,企业内建立了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美国的道化学公司在这方面获得了成功。道化学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诀窍、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等。其中专利是其主要形式,专利总数达2.9万多项,每年用于专利的费用为3000万美元,这些专利原先处于分散的无组织状态。该公司管理层认识到专利管理是知识管理中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领域。因此,他们从专利管理入手,建立起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系统。
道化学公司无形资产管理分为计划、竞争力评测、分类、价值评估、投资和组合六个阶段。由于公司已经拥有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专利技术,因此无形资产管理先从组合阶段开始,即对所有专利分别进行有效性鉴别,若属有效专利,则由公司属下各业务部门决定是否对此专利进行投资。第二步是分类,把专利分成正在使用、将要使用和不在使用三类,然后确定是否允许他人使用或放弃此专利。在计划阶段,制定专利利用与业务部门经营目标实施计划,这一阶段与价值评估和竞争力测评阶段相联系。随后是价值评估,确定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道化学公司与一家咨询机构合作开发出一套名为“技术因子法”的综合性无形资产评估方法。这种方法能方便地快速地进行无形资产的财务评估,计算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在竞争力测评阶段,公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知识、能力和无形资产情况进行评估,以便明了对比情况下本企业的知识管理状况。而这又是通过应用所谓的“知识树图”来完成的,即把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无形资产情况同时放到一张图上,形成综合机会图,从而可以对各自的优势、无形资产覆盖范围和机会空缺等指标进行评估。根据前面对企业在知识管理上存在的差距分析,对公司在最后的投资阶段决定采用诸如对研究加大投资,建立合资企业,从外部获取专利技术的许可使用等策略。道化学公司实施这套无形资产管理模式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❷ 无形资产的取得主要有哪些方式
无形资产取得的主要方式有四种:
1、外购的无形资产;
2、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3、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4、接受外人的捐赠。
❸ 无形资产管理的制度
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制度一般涉及到技术开发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含会计核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情报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若干领域。一般应包括:无形资产开发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权益(权益的取得、维护、保护)方面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对外许可、转让、合作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投入产出考核制度、无形资产融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评估管理制度、无形资产审计管理制度,无形资产投资管理制度等等,其制定原则是既要考虑到无形资产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的无形资产存量,又要考虑到无形资产之间的联系和管理的特殊要求。
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形成、积累、评估、管理、使用和创新整个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的制度。企业应根据我国的有关无形资产的法规和无形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的准则,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开发,根据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技术水平、管理经验、核心业务和科技实力以及本地资源、市场、生产条件等优势培育和开发独具特色的无形资产。把无形资产的管理列入企业的财务管理范畴,由财务部门协同各专门机构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管理和评价,对企业内价值高的无形资产进行集中、分类、管理,通过市场或非市场途径传播,使之得到消费者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并关注其价值的变化。在使用无形资产的同时,要建立无形资产的创新制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强竞争力。企业要重视新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根据新的知识及发明创造,采用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等研制而成的新产品,必须重视以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职能的部门的建设。此外,要建立对从事无形资产的培育、开发、管理的人员的激励制度,如对研究出新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等等。
❹ 无形资产的取得主要有哪些方式
无形复资产的取得主要有制:外购的无形资产、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详情如下:
1.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中包含购买价款、相关税费、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的支出,如律师费、咨询费、公证费、鉴定费、注册登记费等。
2.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按双方协商确认的价值计价
3.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
两阶段
①研究阶段:结果不确定——费用化
②开发阶段:形成成果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其余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A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B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C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自身存在市场或满足内部使用。
D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E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注意」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费用化。
❺ 无形资产的管理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无形资产的保护和积蓄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荣誉等。
无形资产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市场上可以进行有偿转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潜在利润。因此对无形资产采取保护措施,制订积蓄方案,是防止其流失的重要手段。
一、 保护措施
第一是法律保护。无形资产具有受法律保护的特点。在西方发达的国家,法律对知识产权的特殊保护已有100多年历史。各国早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此外,各国法律还在刑法、民法、合同法、税法、金融法等有关方面予以特别规定。正是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这些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才有了高速的发展。在我国,要营造保护无形资产的法律环境,政府部门既要完善立法,又要有效执法,既要进行舆论宣传,又要组织普法学习。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认识,逐步树立保护无形资产的法律意识,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是要建立健全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我国已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合中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无形资产评估指标体系和法规准则,当前现实条件下,企业应尽快培养自己的无形资产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无形资产全面评估,使之量化,并且登记入账。
第三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是来自职代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内部监督;二是来自消费者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社会监督;三是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采取政府监督、内部监督和社会中介组织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国家监察部门应成立企业经济监察机关和国有资产保全机关,建立国有资产流失举报制度,定期组织经济监察。企业内部应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流失个人责任制。资产评估机构、审计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应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评估、核定、清算。
二、 积蓄措施
企业应针对本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无形资产积蓄方式,才能真正充分地利用无形资产。根据我国国情,目前,应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 提高企业家素质,建立一支成熟的企业家队伍。通过企业家自身学习,政府和社会帮助培训,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达到自省、自律、自控。通过考核实绩,重点考核资产保值增值,采取奖惩、升降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家激励和约束机制。
第二, 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是经济效益之本,具有极高的无形资产价值。企业要走向市场,与国内外强者竞争,迫切需要实施名牌战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只有名牌才是一种最可靠的、最恒久的资产。
第三,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新技术是未来知识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目前,我国法律已逐步放开无形资产投资比例。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比例,已突破我国原公司法20%的上限。
第四, 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当前,企业一方面要及时、及早地进行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另一方面,对侵权得为要毫不留情,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查处、打击、并且索赔。此外,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建设,要有专门的机构、专职人员,而且应该是一批懂法律、懂技术、懂经济,会分析研究和开拓创新的人才。
❻ 无形资产管理流程主要环节包括哪些
无形资产管理流程主要环节包括:
1、市场对无形资产极为重视。评估并宣传无形资产专的价值,会极属大地促进市场对企业业绩与潜力的认同。
2、投资形势在不断变化。要制订明智的战略决策,财务经理人员必须有能力平衡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投资分配。为此,就必须对企业的科研开发、品牌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3、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进行管理。由于多数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关注非常不足,因而使其得不到充分利用。比如,企业往往对自身知识技能积累的深度和广度缺乏了解,因而失去许多内部协作和互助营销的机会;不能在经营中充分发挥诸如知识产权等知识优势,因而无法利用有偿转让或特许联营等收益来源;对自有品牌的潜力认识不够,不能明智投资,增加品牌价值。
总之,对大多数正在努力确立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一种尚未开发的丰富资源。因此,财务经理人员的任务紧迫。必须建立一种机制,制定企业非物质性资产的评估和资本分配标准,从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