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资产2018年新政策,500万元以下可以一次性扣除
一、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回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答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以下简称一次性税前扣除政策)。
二、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
三、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因此,企业在季度预缴时仍应按照会计核算的折旧额扣除,在汇算清缴时再进行纳税调整,一次性扣除相应成本费用。
(1)购进设备材料能一次摊销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购进时点按以下原则确认:
以货币形式购进的固定资产,除采取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外,按发票开具时间确认;
以分期付款或赊销方式购进的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到货时间确认;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竣工结算时间确认。
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国家税务总局
Ⅱ 摊销一次性进制造费用,还是按年限算出每月年限是5年还是10年500万以下可以一次性入当期成本
设备进入固定资产,照常提折旧,至于你说的,500万设备是允许税前一次性扣除,不是说就是直接计入费用了。而是汇算清缴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可以参考财税2018第54号
Ⅲ 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分录
一、购抄入时:
统一先在低值易耗品进行归集,会计分录如下:
借:低值易耗品
贷:银行存款
二、领用时:
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合理的分类
1、生产或项目领用使用,则
借:生产成本
贷:低值易耗品
2、管理部门或销售部门使用
借:管理(销售)费用
贷:低值易耗品
(3)购进设备材料能一次摊销扩展阅读
低值易耗品按其用途一般可以分成:
1、一般工具:直接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工具。如刀具、夹具、模具及其他各种辅助工具。
2、专用工具:指专门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或仅在某道工序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专门模具、专用夹具等。
3、替换设备:指容易磨损、更换频繁或为生产不同产品需要替换使用的各种设备。如轧制钢材用的轧锟、浇铸钢锭的锭模。
4、包装容器:指用于企业内部周转使用,既不出租、也不出借的各种包装物品。如盛放材料、储存商品的木桶、瓷缸等。
5、劳动保护用品:指发给工人用于劳动保护的安全帽、工作服和各种防护用品。
6、管理用具: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用的各种家具和办公用品。如文件柜、打字机等。
7、其他低值易耗品:指不属于以上各类的低值易耗品。
Ⅳ 18年7月购入设备100万,当月已经做一次性摊销入制造费用了。怎么更正账
别人箱子了
Ⅳ 购进的新设备该如何做帐,包括运输费税费。还有如何摊销
购进的新设备借:固定资产(含运输费)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现金)
Ⅵ 施工企业自行采集材料及加工 设备摊销怎么计算
折旧年限:首先参照规定的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回确定,生产设备的折旧年答限最低为10年,即可确定为10年或10年以上。折旧方法:1、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122、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124、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100%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12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Ⅶ 很着急知道 一般的机械设备企业 如除尘设备公司 周转材料适用什么摊销方法
周转材料复指企业能够制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如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
1,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2,企业的周转材料符合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按照使用次数分次计入成本费用,余额较小的,可在领用时一次计入成本费用,以简化核算,但为加强实物管理,应当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所以,还是要看周转材料本身的性质结合贵单位的业务流程来确定按固定资产还是存货核算。如果金额较大,使用时间超过1年就可能像钢板这样的要按固定资产分期摊销。而像除尘布袋这样的可能可以按照存货才核算。还是要看性质决定。
Ⅷ 购入的固定资产可不可以一次性折旧完
税法不允许来一次性提完
定资自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固定资产折旧是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8)购进设备材料能一次摊销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注意问题:
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a.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b.按照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c.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
2、未使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也要计提折旧。
3、注意再计提固定资产这就是应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注意折旧期间跨年度时年折旧额的确定。
Ⅸ 5000以下的固定资产要一次性摊销、买的电脑3000多,那我做会计分录时是直接这样:借:管理费用-
可以直接计入费用
借:管理费用-办公设备
贷:库存现金
Ⅹ 建筑工程中成本会计是怎么对设备摊销及周转材料摊销计算的呢
周转材料的摊销,可选用定额摊销、分期摊销、分次摊销等方法计算和分配。周转材料在回工程使用结束时答,应盘点数量、核实残值,调整已提摊销额。
(1)定额摊销法:依据预算定额中规定的摊销量换算:
月摊销额=月实际完成工程量×定额摊销额
(2)分期摊销法:按计划使用周转材料期限加以平均计算。
月摊销额=(周转材料原值-预计残值)÷计划使用月数
(3)分次摊销法:按周转材料在工程中计划周转次数,计算出每次摊销额然后根据报告期实际周转次数,计算报告期应计摊销额。
每一次摊销额=(周转材料原值-预计残值)÷计划周转次数
报告期摊销额=每次摊销额×报告期实际周转次数
(4)结构工程完工后,木模板按实际盘点数量,依据市场价格确定留存余额。
(5)工程竣工后应将剩余周转材料有偿调拨下一个工程或对外销售,如果经公司企业管理部确认已无使用价值则按帐面价值全部进入工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