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计扣除是什么意思
加计扣除主要是和企业所得税联系,内部自主研发无形资产费用化支出加计扣除50%,资本化支出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150%摊销。
举个例子:截止2011年6月份,与研发相关的支出500万,费用化支出100万,资本化支出400万。
首先:
期初发生时先在研发费用归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00
-资本化支出 4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500
其次:
期末形成无形资产时假设为2011-7-10
借:管理费用 100
无形资产 4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100
-资本化支出 400
期末摊销时(假设会计与税法摊销方法一致,10年,无残值)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项-纳税调增减少项
假设本年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费用化支出在扣除管理费用100万元的基础上加扣100*50%,纳税调增减少50万元;资本化支出加计摊销400*50%/10*6/12=10万元。
调整后应纳所得税额=1000-50-10=940(万元)
㈡ 研发支出 如果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是什么意思是加计扣除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回支出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答损益,而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指研发支出全部都没有形成无形资产那块研发支出。它包括研究阶段支出和费用化的开发阶段支出。
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50%加计扣除,所以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是按照150%加计扣除不对.
㈢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
C:50%,100%
实际上:
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㈣ 研究开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这实际是税收优惠中的加计扣除,作为永久性差异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只调整不递延回:所有的研发支出必答先通过“研发支出”这个科目归集,根据能否资本化分别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来核算,费用化支出科目余额转入管理费用,管理费用是损益类科目直接就可以税前扣除,但对这种研发支出对应的管理费用在做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可允许再扣50%。
㈤ 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 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加扣50%,形成无
根据会抄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研发时,须在研发费用科目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科目,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属于开发阶段的费用资本化,费用化部分当期参与损益,符合条件可加计扣除,在无形资产研发成功时资本化支出科目借方余额转入无形资产。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㈥ 资产减值损失如何来确认
含义: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
损失的确定:企业在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后,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比如,固定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抵减了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因此,在以后会计期间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应当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为基础计提每期的折旧额。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报废、出售、对外投资、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换出、通过债务重组抵偿债务等符合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企业应当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转销。
账务处理:企业应当设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按照所确认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㈦ 关于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中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问题。 文中规定 1.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1,文中所说来的未形成无源形资产是否是指研发失败?
否,6号准则第二章第七条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文中所说的未形成无形资产是研究阶段。
2,如果是指研发失败,那么以下假设该如何计算扣除?
首先要符合6号准则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了,你的理解就是对的,不符合一开始就不能认定为无形资产。
㈧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
你的理解有误
1、你要明白,这个加计扣除、加计摊销影响的是你企业所得税的应回纳税所得额,这答个加计在财务账面上是不直接放映的
2、按照规定,把研发支出的加计扣除分成了两种,这两种是分开分别加计互不影响的,也就是你说的,如果当期费用化支付100,那么实际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金额就应该是150(加计50%),这个跟你另外资本化的部分是否已经形成无形资产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而对于资本化的部分,就是你说的已经转为无形资产的部分,这部分账面按照正常的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假设当期摊销了10,那么最后你可以税前扣除的应该是15(同样加计50%),这个也跟你费用化那个没直接关系
3、在实际中,这个加计扣除税务局会有一些具体要求的,要符合税务局的要求和认定的,才可以加计扣除
㈨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而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再按照规
国税总局颁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内2008〕116号),为企业进行研发容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的规定在研发费用实际发生并扣除的基础上,再加成50%的比例,作为企业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附加扣除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如企业能合理利用此项优惠政策,将对整体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起到明显的作用。
对于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资料:
企业立项决议及立项报告;
研发项目计划及费用预算;
研发机构及人员设置文件;
研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归集;
委托、合作研发协议起草与审定;
研发成果报告及效用等说明;
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