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形资产当月到达预定使用状态,或者说当月购入应该是当月计提吧
是的。
2. 无形资产在建造不动产过程中和达到预订可使用状态后的摊销分录是不是不一样
可以一样
也可以不一样
建造过程中的摊销
计入在建工程
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说
“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所以,这也给会计人员找到了
施展才华的空间
你可以施展一下了
……
3. 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回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具答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1)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固定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
4. 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月末达到使用状态当月需要摊销吗例如7月30日达到使用状态,7月份用不用摊销
要的。
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固定资产下月开始折旧。
5. 外购的无形资产费用已经支付,但是还没有达到使用状态呢,应如何作会计处理
外购的无形资产费用已经支付,应借记无形资产,只是因为无形资产未达到使用状态,所以暂时不摊销而已。待无形资产可供使用当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开始摊销。
6. 无形资产尚未达到使用前的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
7. 企业研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如若大部分符合资本化,从开发时间开始到形成无形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过程
1、没有形成无来形资产,哪儿来自的收入?如果是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那您需要看下合同或协议,是否达到企业所得税确认收入的时点。
2、如果是与该无形资产无关的收入,那么与该收入匹配的成本费用与无形资产的摊销无直接关系,不符合企业所得税的真实性、合理性、相关性、配比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8. 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在尚未达到预定用途前计提减值吗
刚看到一种说法是:对于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因其价值通常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至少应当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9. 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可辨认得无效和初始运作损失为什么不资本化 还有这是什么能否举个例子
比如,企业研究某专利,在专利研究还没有突破时,所发生的费用不资本化,而是直接记入当期费用。
因为这时的投入八字没一撇,不知道能有成果没,从谨慎原则出发,一律记支出,所以,不再资本化。
10. 自行研究开发尚未达到预定用途可以确认无形资产吗
自行研究开发尚未达到预定用途不可以确认无形资产,根据无形资产的会计准则可知,只有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并能可靠的计量,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