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变更是属于会计估计的变更,无形资产和固定回资产均属于会计科目答账户,只是在会计中用不同的方法而已,无形资产用累计摊销法,固定资产用计提折旧法,所以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方法。
②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为什么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而不是会计政策变更
原因:
1、会计估计变更侧重于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
2、会计政策变更侧重于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而不是会计政策变更。
(2)会计摊销方法发生改变扩展阅读
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情形:
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形:
1、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会计估计时是根据所有知悉信息进行判断的,以后又了解新的信息才进行修正的;
2、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主观故意遗漏有关信息只对有关事项做不准确会计估计,事后又根据当时遗漏的信息,对于会计估计进行更正的;
3、有权机构在事后的监管过程中发现董事会和管理层在当时进行会计估计时应当知悉相关信息,并据此要求公司对相关会计估计进行更正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估计变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政策变更
③ 新旧会计准则摊销方法的比较是什么样的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2001年的旧会内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的容规定是直线平均法,按照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期为合同与法律规定的最低期限,合同与法律无规定的不超过10年。它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根据使用时间平均摊销,没有考虑不同无形资产的时间价值。
2006年新会计准则借鉴国外的摊销方法,对采用直线法摊销也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提出“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则通过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划分,使摊销的对象更明确。新准则对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摊销法。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④ 折旧方法改变,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折旧方法改变,是会计估计变更。
重要会计估计是指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的规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重要的会计估计,包括: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方法;
5、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6、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确定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
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的确定;
7、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8、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9、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债权人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10、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11、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12、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
13、探明矿区权益、井及相关设施的折耗方法。与油气开采活动相关的辅助设备及设施的折旧方法;
14、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
15、其他重要会计估计。
(4)会计摊销方法发生改变扩展阅读
针对企业的会计估计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⑤ 折旧方法变更在什么情况下是会计政策变更
折旧方法改变是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专告中所采用属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包括的会计原则、基础和处理方法。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最典型的例子是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之间的变更。
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最典型的就是折旧方法和摊销方法。
判断一个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主要分析并判断该事项是否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选择或列报项目的变更。当至少涉及其中一项划分基础变更的,该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上述划分基础变更时,该事项可以判断为会计估计变更。
⑥ 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吗
一、折旧方法变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二、说明:划分会计政策变回更和会计估答计变更的方法:分析并判断该事项是否涉及会计确认、计量基础选择或列报项目的变更。当至少涉及其中一项划分基础变更的,该事项是会计政策变更;不涉及上述划分基础变更时,该事项可以判断为会计估计变更。
【例】企业原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根据固定资产使用的实际情况,企业决定改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该事项前后采用的两种计提折旧方法都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对该事项的会计确认和列报项目也未发生变更,只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净值等相关金额发生了变化。因此,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⑦ 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发生改变,该怎么处理
1、在旧会计准则中,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使用未来适用法版进行会计处权理;折旧方法的改变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使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在新会计准则中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的改变均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使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2、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⑧ 会计上摊销方法的改变是需要社么手续
只要觉得更合理更科学就可以变更的,在做变更时最好能详细说明变更的理由。内 一致性容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样才便于同一企业的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对企业不同期间的经营管理成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一致性原则并不否定企业在必要时对会计处理方法作适当变更当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但要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表批注中加以说明。
⑨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属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
折旧方法的变更一般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只有在企业首次执行会计制度时,折旧方法的变更才视为会计政策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