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无形资产 > 摊销前利润率

摊销前利润率

发布时间:2021-01-11 14:54:53

1. EBITDA指标的计算公式

EBITDA的计算公式:净销售额 - 营业费用 +折旧费用+摊销费用 =EBITDA

【(1)摊销前利润率扩展阅读】

税息折旧及版摊销前利润,权简称EBITD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EBIT的使用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假设。假设当收购一个企业时,被收购企业肯定是把投资活动控制到最低的。所以我们分析的时候只看经营性活动。

而经营性活动看的时候,EBITDA是很有意义的,意义在于:当营运资金净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也就等于EBITDA。而企业也就可以利用这个钱(约等于EBITDA)来进行偿付利息了。

2. 为什么总投资收益率不用息税折旧摊销前的利润来计算

公式中 利息是给借款人的,税是给政府的,但是他们都是总投资赚出的收益再分配,折旧不属于收益分配环节,而是成本费用弥补环节,所以用分配前总收益/总投资

3. 偿债备付率为什么要用“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什么要加上折旧和摊销!

我不知道什么叫偿债备付率。但是我知道折旧和摊销的费用并不是现实的支出,但是会影响净利润,所以在计算一些比率的时候,会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折旧和摊销。

4.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净利润 计算

1、所得税费用=当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者减去递延所得税收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所得税,是错的。

如果企业以前期间发生亏损,并在以后年度按规定可以扣减时,就影响当年实际应交的企业所得税额。

此时,当年应交的所得税额=(利润总额-亏损弥补)*所得税率

3、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是对的。这是中级财务管理里面有关完整工业项目投资等的内容。

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课件上也是这么说的而在课件《利润表》的最后一格说明中矛盾出现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利息支出+折旧+摊销”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发生过亏损,而后一个成立的条件是企业以前年度发生过亏损。

(4)摊销前利润率扩展阅读:

1、净利润(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是通过现金预算的编制进行的,现金预算是保证现金收支管理的重要工具。

其中净损益调整法是现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以预计损益表中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收益作为现金编制的出发点,通过逐笔调整处理各项影响损益和现金余额的会计事项,把本期的净收益调整为现金净流量的方法。

2、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可揭示净收益品质的好坏。所谓收益品质,是指对企业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

一般而言,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越强,表明企业的净收益品质越好;即净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数量上,时间分布)越小,说明净收益的收现能力越强。收益品质越好,企业的流动性和财务适应性就越强。

综上所述,净收益是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基础,而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差异程度又可揭示净收益的品质好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将不断增加。

这些都会促使企业管理当局、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外部集团和个人,日益关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及创收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5.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分别是什么意思各自有什么不同

1、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或,利息折旧摊销前收入),即EBITDA,全称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Tax,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EBITDA剔除摊销和折旧,则是因为摊销中包含的是以前会计期间取得无形资产时支付的成本,而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的现金支出。而折旧本身是对过去资本支出的间接度量,将折旧从利润计算中剔除后,投资者能更方便的关注对于未来资本支出的估计,而非过去的沉没成本。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是“亏损总额”的对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企业纯收入构成内容之一。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主要由销售利润和营业外净收支 (营业外支出抵减利润) 两部分构成。按规定缴纳资源税的企业,应交的资源税也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之一 (抵减利润)。

利润总额应按规定在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纳所得税、调节税或上交利润的形式上交国家,小部分留归企业,形成各种专用基金。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通过“利润”帐户进行核算。

销售利润及营业外收入,贷记该帐户,应交资源税及营业外支出,借记该帐户。“利润”帐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为利润总额。“利润”帐户的二级帐户,可按“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资源税”等设置。

3、息税前利润

息税前利润(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通俗地说就是不扣除利息也不扣除所得税的利润,也就是在不考虑利息的情况下在交所得税前的利润,也可以称为息前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顾名思义,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4、净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所得税是指企业将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的标准向国家计算缴纳的税金。它是企业利润总额的扣减项目。

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5、不同点

(1)概念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是扣除利息、所得税、折旧、摊销之前的利润。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息税前利润是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税之前的利润。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2)计算公式不同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息税前利润=企业的净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5)摊销前利润率扩展阅读:

企业的所得税率都是法定的,所得税率愈高,净利润就愈少。我国现在有两种所得税率,一是一般企业25%的所得税率,即利润总额中的25%要作为税收上交国家财政;另外就是对三资企业和部分高科技企业采用的优惠税率,所得税率为15%。

当企业的经营条件相当时,所得税率较低企业的经营效益就要好一些。

中国人寿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46亿

举例说明:如一家电器商店,一年的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总共进了2万台家用电器,平均每台家用电器的平均进价为1500元,员工一年的工资100万元,房屋租赁等开支为400万元,营业税率为3%,则这家电器商店一年的总成本为:

总成本=家用电器的总进价+员工工资+房屋租赁费用=2×1500+100+400=3500(万元)

营业税=营业额×营业税率=4000×3%=120(万元)

则这家电器商店的利润总额为:

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

=4000-3500-120=380(万元) 当所得税率为25%时,其净利润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380×25%=95(万元)

净利润=380-95=285(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所得税是应纳税所得乘以税率,但应纳税所得有时候并不等于会计利润有调整项目。

网络-净利润

6. 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与金融债务负担比值代表什么意思

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净利润+所得税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本期计入损益的折旧、摊销+本期计入损益的租金支出
金融债务比率是衡量家庭债务负担的指标,等于家庭债务余额与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

7. EBITDA利息倍数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EBIT/利息费用。

公式中:息税前利润(EBIT)=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分子:

息税前利润(EBIT)=净销售额-营业费用;

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EBITDA=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一、净利润、所得税、固定资产折旧,不用说了吧!财务报表上面有。

二、如果现金流量表中没有填列或体现: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1、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余额-无形资产期末余额+本期新增加无形资产的原值-本期卖出无形资产的净值。

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余额+本期新增加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初始金额-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

3、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财务费用;或用现金流量表中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减去其中支付的股利或利润部分后的净额来代替。

(7)摊销前利润率扩展阅读:

基本原理

EBITDA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使用杠杆收购的投资机构在对那些需要再融资的账面亏损企业进行评估时开始被大量使用。他们通过计算EBITDA来快速检查公司是否有能力来偿还这笔融资的利息。

玩杠杆收购的那些投资银行家们推广了EBITDA的使用,他们通过EBITDA来检测某家公司是否有能力偿还短期(1-2年)贷款。至少,从理论上讲,EBITDA利息覆盖率(EBITDA除以财务费用)可以让投资者知道这家公司在再融资之后究竟是否有足够利润支付利息费用。

8. 求一个录入三大报表后自动计算各种财务指标的软件,比如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偿债周期、利息保障倍数等

这个简单啊,直接去三大表提取这些数据即可

9.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什么不能与现金流对等

1.所得税费用=当年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或者减去递延所得税收益)
净利润内=利润总额-所得税容,
2.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所得税,是错的。
如果企业以前期间发生亏损,并在以后年度按规定可以扣减时,就影响当年实际应交的企业所得税额。
此时,当年应交的所得税额=(利润总额-亏损弥补)*所得税率

3.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是对的。这是中级财务管理里面有关完整工业项目投资等的内容。
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课件上也是这么说的而在课件《利润表》的最后一格说明中矛盾出现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利息支出+折旧+摊销”

你知道你错在哪或者说你对为什么不理解吗?那两个都是对的,只是前提条件不对。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发生过亏损,而后一个成立的条件是企业以前年度发生过亏损。
5.我的问题就是:在计算息税前利润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时,这个弥补亏损该不该减?
结合第4个解释就知道了。

10.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算不算股份支付

1.所得抄税费用=当年应交所袭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或者减去递延所得税收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所得税,是错的。
如果企业以前期间发生亏损,并在以后年度按规定可以扣减时,就影响当年实际应交的企业所得税额。
此时,当年应交的所得税额=(利润总额-亏损弥补)*所得税率
3.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是对的。这是中级财务管理里面有关完整工业项目投资等的内容。
4.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课件上也是这么说的而在课件《利润表》的最后一格说明中矛盾出现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利润总额-弥补亏损+利息支出+折旧+摊销”
你知道你错在哪或者说你对为什么不理解吗?那两个都是对的,只是前提条件不对。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摊销“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公司以前年度未发生过亏损,而后一个成立的条件是企业以前年度发生过亏损。
5.我的问题就是:在计算息税前利润和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时,这个弥补亏损该不该减?
结合第4个解释就知道了。

阅读全文

与摊销前利润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改革工作成果汇报 浏览:49
医疗纠纷管理伦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浏览:959
工业光魔创造不可能720p 浏览:243
君主立宪制是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浏览:13
王成果青岛科技大学 浏览:519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875
使用权获取途径 浏览:759
怎么投诉奥迪4s店 浏览:31
美术教师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740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