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计提存货减值后,拟对存货做报废处置,对资产减值损失还需进行账务处理 吗
资产减值损失不用来处理,但是存源货跌价准备是要转到借方的
如过提出要报废,那么就做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
如果取得报废残值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报废);管理费用(正常报废)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❷ 存货减值的账务处理方法
1. 存货复成本低于制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2.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3.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关键点)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❸ 关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报废的会计处理
存货跌价准备=库存数量×(单位成本价-不含税的市场价)
计算结果如为正数,说明存货可变现价值低于成本价,存在损失,就按此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为负数,就不需计提。
具体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1、A商品第一次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2、A商品第n次计提跌价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3、A商品跌价准备的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A商品
贷 :资产减值损失
4、A商品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B材料
借:存货跌价准备-B材料
贷:生产成本
计量方式
1、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价值)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等于当期期末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分与提取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之间的差额。
2、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估计费用后的价值。企业每期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价原则
企业在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❹ 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怎么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设置"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核算存货的存专货跌价准备属.贷方登记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存货跌价损失金额及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期末作客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已计提的但尚未转销的存货跌价准备.
1、当存货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❺ 企业计提存货减值后,拟对存货做报废处置,对资产减值损失还需进行账务处理 吗
资产减值损失不用处理,但是存货跌价准备是要转到借方的。
如过提出要报废,那么就回做答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
如果取得报废残值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报废);管理费用(正常报废)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做报废处置时,应该结转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即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自身的科目余额不需处理。
需要核销已经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不用调整,只是把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转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处理。
(5)存货减值摊销处理扩展阅读:
正是由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设置存在以上弊端,它在应用中所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失真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一是将本来子虚乌有的“资产”煞有其事地列入资产负债表等报表,虚增了企业资产和利润数额,造成严重误导(说严重点是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的恶果;
二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利用该账户随意混淆、调节资产、费用和损益,成为某些管理者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杠杆;
三是其中藏污纳垢,为少数贪污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开了一个极为方便的“户头”。
❻ 存货跌价损失账务处理
1、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存货跌价准的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6)存货减值摊销处理扩展阅读: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确定资产发生的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
四、企业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等后,相关资产的价值又得恢复,应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记“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款损失准备”、“抵债资产—— 跌价准备”、“损余物资——跌价准备”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五、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❼ 企业计提存货减值后,拟对存货做报废处置,对资产减值损失还需进行账务处理 吗
资产减值损失不用处理,但是存货跌价准备是要转到借方的。
如过提出要报废内,那么容就做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
如果取得报废残值收入
借:其他应收款
营业外支出(非正常报废);管理费用(正常报废)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存货做报废处置时,应该结转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即存货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自身的科目余额不需处理。
需要核销已经计提的存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不用调整,只是把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转到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处理。
(7)存货减值摊销处理扩展阅读:
正是由于“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设置存在以上弊端,它在应用中所造成的会计信息扭曲失真问题是十分严重的。
一是将本来子虚乌有的“资产”煞有其事地列入资产负债表等报表,虚增了企业资产和利润数额,造成严重误导(说严重点是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的恶果;
二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利用该账户随意混淆、调节资产、费用和损益,成为某些管理者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杠杆;
三是其中藏污纳垢,为少数贪污腐败分子的不法行为开了一个极为方便的“户头”。
❽ 存货减值准备的财务处理
存货不存在折旧的来,每年年末测自算库存存货的市场价值,发生减值了,应该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万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万
结转:
借:本年利润 30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0万
但该年所得税清算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第二年出售,借:应收账款175.5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应交税金25.5;借:主营业务成本70、存货跌价准备 30 贷 库存商品 100
❾ 已经计提了减值的存货发生盘亏,分录怎么处理
存货盘亏都复是将存货的账制面价值结转至待处理财产损益,如果已经计提了减值,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进行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盘亏的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丢失、被盗、霉烂变质等的损失,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做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做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❿ 关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报废的会计处理
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