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长期应收款 回购期怎么做分录
回购期内冲减来未实现融资收益自。出售时,
借:长期应收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未实现融资收益
每年收款时,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应收款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Ⅱ 为什么未确认融资费用在摊销的时候每期利息=(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实际利率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2)长期应收款如何摊销折现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Ⅲ 请教个长期应收款折现的问题
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其实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中对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这种处理是指,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那么投资单位需要确认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一般情况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不会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是若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超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就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为零,例如,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万,但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中属于投资单位按投资比例应负担的部分为500万,那么投资单位就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为零,然后再看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有没有实质上构成的长期权益,也就是你说的“长期应收款”,如果有,假设有600万,那么投资单位需要进一步将这600万的长期应收款减记200万(600万-还未负担的400万亏损),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400万
贷:长期应收款
400万
如果对被投资单位这种性质的长期应收款只有50万,那么直接把这50万全部按上述分录注销即可,剩下的应负担的350万亏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记入预计负债或者备查账。
对于你的描述,我感觉你理解成了: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有500万,但是长期股权投资只有100万,减记为零后,还有400万的亏损,所以记个长期应收...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其实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中对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这种处理是指,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那么投资单位需要确认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一般情况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不会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是若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超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就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为零,例如,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万,但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中属于投资单位按投资比例应负担的部分为500万,那么投资单位就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为零,然后再看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有没有实质上构成的长期权益,也就是你说的“长期应收款”,如果有,假设有600万,那么投资单位需要进一步将这600万的长期应收款减记200万(600万-还未负担的400万亏损),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400万
贷:长期应收款
400万
如果对被投资单位这种性质的长期应收款只有50万,那么直接把这50万全部按上述分录注销即可,剩下的应负担的350万亏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记入预计负债或者备查账。
对于你的描述,我感觉你理解成了: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有500万,但是长期股权投资只有100万,减记为零后,还有400万的亏损,所以记个长期应收款400万,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不是在处理亏损时才形成这笔长期应收款,而是处理亏损时,若之前就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某种特定性质的长期应收款的话,在处理亏损时是把已经拥有的债权拿来抵挡亏损,如果事先没有对被投资单位特定性质的长期应收款,那剩下的400万亏损是不用处理的(在不满足记预计负债的情况下)。
希望能帮到你。
Ⅳ 长期应收款的会计处理问题
你说的第三种情况其实是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中对超额亏损的会计处理。这种处理是指,如果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那么投资单位需要确认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一般情况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不会超过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是若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超过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单位就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为零,例如,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万,但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中属于投资单位按投资比例应负担的部分为500万,那么投资单位就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为零,然后再看投资单位对被投资单位有没有实质上构成的长期权益,也就是你说的“长期应收款”,如果有,假设有600万,那么投资单位需要进一步将这600万的长期应收款减记200万(600万-还未负担的400万亏损),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400万
贷:长期应收款 400万
如果对被投资单位这种性质的长期应收款只有50万,那么直接把这50万全部按上述分录注销即可,剩下的应负担的350万亏损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记入预计负债或者备查账。
对于你的描述,我感觉你理解成了:投资单位应负担的亏损有500万,但是长期股权投资只有100万,减记为零后,还有400万的亏损,所以记个长期应收款400万,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不是在处理亏损时才形成这笔长期应收款,而是处理亏损时,若之前就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某种特定性质的长期应收款的话,在处理亏损时是把已经拥有的债权拿来抵挡亏损,如果事先没有对被投资单位特定性质的长期应收款,那剩下的400万亏损是不用处理的(在不满足记预计负债的情况下)。
希望能帮到你。
Ⅳ 长期应收款该如何做账
长期应收款科目,是核算合约在一年以上或一年以上分次收回货币资产的经济业务。
销售业务例型:
借:长期应收款一甲公司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收回款项:
借:银行存款一xxx开户行
贷:长期应收款一甲公司
Ⅵ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公式是“(当期长期应收款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实际利率”怎么理解,啊,,不懂
当期长期应收款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这相减后得到的实际是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回本。
摊余成答本*实际利率:是计算的当期应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
当发生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时的分录是:
借:长期应收款 贷: 未实现融资收益 及其它科目
摊销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财务费用(红字)收到分期款时:借:银存 贷:长期应收款
Ⅶ 会计准则要求长期应收应付折现吗
要的,后期再按实际利率法再调回来
Ⅷ 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要不要考虑减值因素
当期长期应收款余额抄-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这相减后得到的实际是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是计算的当期应确认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 当发生未实现融资收益余额时的分录是: 借:长期应收款 贷: 未实现融资收益 及其它科目 摊销时: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借:财务费用(红字)收到分期款时:借:银存 贷:长期应收款
Ⅸ 本期摊销金额=(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期初余额)×折现率,不理解,请老师解释。
这是对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采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利息时应该是用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等于其账面价值。
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然后乘以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折现率,因此就出现了上述计算。
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负债账户,是长期应付款的备抵账户
长期应收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本期的摊销金融)=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收款的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长期应付款:
未实现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长期应付款期初余额-未实现融资费用的期初余额)*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最后一年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是进行尾差调整,即用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初的余额-已经摊销的部分,倒挤最后一年的财务费用的。
(9)长期应收款如何摊销折现扩展阅读: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某项无形资产所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与以前估计不同的,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
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Ⅹ 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如何算
1、长期应付款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并按照摊余成本列报。就是例题中摊余成本一列,金额等于长期应付款总账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总账余额。实际利率就是财务管理中的内含报酬率。
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实际利率摊销法。基本思路可以参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额摊销方法,基本是异曲同工。实际利率的选择一般会给出,不需要考生计算。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相互参照:长期应付款是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明细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是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明细科目。那么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
2、关于具有融资性质的理解。一般如果分期的年限超过三年的就可以理解为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如果是少于三年的分期付款购买基本上不需要折现来考虑。对于分期收款销售来说,按照收款额度来确认销售。分期付款购买也是按照实际的付款额来确认入账价值。
3、不管是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还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买,如果是有安装工程的,那么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都需要计入到在建工程中,也就是资本化处理。这个需要记住。另外安装期完成的,为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就全部确认为当期的财务费用。这个实际上就是企业确认的融资利息支出。对于融资出租方来分期收款销售方来说,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其实就是属于企业的融资利息收入,要冲减企业当期的财务费用。
但是为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并不是征收营业税的范围。因为不管是融资租出固定资产还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产品来说都是实质上的分期收款销售行为,那么税法上都是作为销售增值税应税产品来处理的,那么作为混合销售征收增值税。如果能合理区分利息收入的可以按照含税价格处理。一般情况收到的租金都是无法区分融资性质的利息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