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几点建议
四)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重要性
如果某项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或者是起关键作用的资产,我们就应当对其予以确认,相反,对那些只占有很小比例的资产,就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不进行核算。
四、我国目前无形资产核算应该包括的范围
根据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对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由于价值比较容易确认,核算成本较低,应当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在这些问题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已经达成了共识。而对于商誉、人力资源、知识资本、顾客资源、供应渠道等资源,则应分别情况处理。
(一)关于商誉的会计核算
对于自创的商誉,不应当将其纳入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而对于企业并购活动中发生的商誉,则应当予以核算。这是因为,自创商誉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价值构成复杂,形成成本具有不可验证性,为企业带来的收益也经常波动,对其准确计量比较困难。
而且,笔者认为对自创商誉进行确认并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这是因为企业的有形资产和其他无形资产可能因为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增值,但出于历史成本原则的考虑,我们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并不对这些增值进行核算。这时如果核算自创商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部分资产的增值进行了间接确认,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而对于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其价值的计量比较简单,而且这种情况下对其他各项资产也进行了评估,考虑了其增值,因此就应当将其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
(二)关于人力资源等的会计核算
对于人力资源、知识资本、顾客资源、供应渠道以及企业组织架构等,由于对其进行计量比较困难,目前不应纳入会计核算的范围。尽管这部分无形资源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但这种收益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对其他资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而且从产权的角度来看,很难说他们为企业所拥有,并不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对这些资源进行区分、进行计量也相当困难,如果强行将它们纳入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并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相反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最终影响决策质量,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与我们核算无形资产的初衷背道而驰。
实际上,这些资产的价值已经由在企业的利润表进行了反映,而且利润表的反映有时更准确,更合理。超额收益就是企业拥有某些特殊资源的体现,正是因为企业收益的不同,我们才能够从收益出发而不是传统的从资产出发去正确估计企业的价值。笔者认为,如果将所有无形的资源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将会使所有企业的资产收益率相等,也就是说等量资本产生等量利润,那时或许利润表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我们凭什么去确定企业的价值呢?这个问题有待以后进一步讨论。
② 无形资产的种类
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旧会计准则,除包括以上内容,还包括商誉
③ 求文档: 企业集团有哪些无形资产营造战略
企业应防无形资产流失
近一段时期,在企业改制登记工作中发现,许多企业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过程中,只注重对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的评估折股,而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财产权利(如商标权、名称权)存在低评、漏评甚至不评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失。此种现象必须引起企业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企业应主要防止以下几种无形财产权的流失:
-----谨防商标权的流失。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使用、转让、许可等方面的权利。商标注册人享有它,不是直接占有物质财富,只是以非物质形态所享有的权利。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商标还是企业素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竞争实力的象征。商标权作为一种工业产权,其本身就是注册人资产的组成部分。《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权、工业产权、非专业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谨防专利权的流失。专利权是指专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其已公开的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专有权。根据《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专利权是工业产权的一种,属于特殊财产权,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专利权人除自己实施专利外,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专利权、有偿许可他人实施等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
-----谨防企业名称权的流失。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对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在规定范围内所享有的拥有、使用、转让的权利,以及在自己的名称专用权受到不法侵害时申请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权利。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企业名称不但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而且负载了一个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资信状况的好坏、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等诸多生产经营信息。《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由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企业名称权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它是法律授予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不仅是行使其他民事权利(如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一旦被他人侵犯(如盗用、假冒、擅自使用等)则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行政保护,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司法保护,请求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从而转化为债权。
-----谨防商业信誉权的流失。商业信誉权是企业人格上的名誉和荣誉权的一种商业化表现形式。商业信誉是通过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连续性自身的不懈开拓而形成的,是由经营者所享有的而且与其自身不可分离的、与财产权密切联系的权利。它是社会或他人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诸方面品质的评价。良好的商业信誉会给企业从事市场交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使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谨防商业秘密权的流失。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技术秘诀、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商业秘密是其权利人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和精力而得来的,对拥有人都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价值。
④ 无形资产包括什么要自己做张表格的吧
无形资产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企业取得无形资产的渠道:
可分为企业自创(或自身拥有)的无形资产和外购的无形资产。前者是由企业自已研制创造获得以及由于客观原因形成的,如自创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等;后者则是企业以一定代价从其他单位购入的,如外购专利权、商标权等。
二、按有无法律保护分类:
可以分为法定无形资产和收益性无形资产。专利权、商标权等均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称为法定无形资产;无法律保护的无形资产,如非专利技术等称为收益性无形资产。
三、按能否独立存在:
可以分为可确指无形资产和不可确指无形资产。凡是那些具有专门名称,可单独地取得、转让或出售的无形资产,称为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那些不可特别辨认、不可单独取得,离开企业就不复存在的无形资产,称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如商誉。
此外,国外对于无形资产分类,从评估角度按其内容分为权利型无形资产(如租赁权)、关系型无形资产(如顾客关系、客户名单等)、结合型无形资产(如商誉)和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仅等)。从广义的角度,将无形资产分为促销/销售型无形资产、制造型无形资产和金融型无形资产等。
应当承认,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方面还存在分歧,对无形资产的范围和涵括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探讨。通常,作为评估对象的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生产许可证、特许经营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矿产资源勘探权和采矿权、商标权、版权、计算机软件等
⑤ 无形资产的主要种类和核算方法
无形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后续核算通常采用直线法在使用寿命内摊销。
⑥ 企业集团无形资产的营造战略有哪些内容
近一段时期,在企业改制登记工作中发现,许多企业在清产核资、产权界定过程中,只注重对厂房、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的评估折股,而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财产权利(如商标权、名称权)存在低评、漏评甚至不评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产流失。此种现象必须引起企业及有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企业应主要防止以下几种无形财产权的流失:
-----谨防商标权的流失。商标权是商标注册人对其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所享有的使用、转让、许可等方面的权利。商标注册人享有它,不是直接占有物质财富,只是以非物质形态所享有的权利。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商标还是企业素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竞争实力的象征。商标权作为一种工业产权,其本身就是注册人资产的组成部分。《公司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权、工业产权、非专业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谨防专利权的流失。专利权是指专利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其已公开的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专有权。根据《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专利权是工业产权的一种,属于特殊财产权,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专利权人除自己实施专利外,还可以通过有偿转让专利权、有偿许可他人实施等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
-----谨防企业名称权的流失。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对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在规定范围内所享有的拥有、使用、转让的权利,以及在自己的名称专用权受到不法侵害时申请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权利。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企业名称不但是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记,而且负载了一个经营者管理水平的高低、资信状况的好坏、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等诸多生产经营信息。《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企业法人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由登记主管机关核定,经核准登记注册后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企业名称权是企业的无形财富,它是法律授予企业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不仅是行使其他民事权利(如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一旦被他人侵犯(如盗用、假冒、擅自使用等)则可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行政保护,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司法保护,请求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从而转化为债权。
-----谨防商业信誉权的流失。商业信誉权是企业人格上的名誉和荣誉权的一种商业化表现形式。商业信誉是通过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连续性自身的不懈开拓而形成的,是由经营者所享有的而且与其自身不可分离的、与财产权密切联系的权利。它是社会或他人基于对其生产、经营、服务诸方面品质的评价。良好的商业信誉会给企业从事市场交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习惯的吸引人的力量,使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谨防商业秘密权的流失。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其中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程序、技术秘诀、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商业秘密是其权利人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和精力而得来的,对拥有人都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经济价值。
望楼主采纳
沈阳金蝶财务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