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资产的账面价值
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计算公式为版:
资产权的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资产折旧或摊销-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中帐面记载的资产价值。这种估价方法不考虑现时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不考虑资产的收益状况,因而是一种静态的估价标准。资产账面价值取数方便,但是其缺点是只考虑了各种资产在入帐时的价值而脱离现实的市场价值。
资产账面价值与资产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账面净值的区别:
账面余额,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帐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如累计折旧、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等)。
账面净值,一般是对固定资产而言的,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
账面价值,是指某一会计科目的帐面余额,减去相关的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B. 摊销无形资产成本影响账面价值吗
摊销无形资产成本影响账面价值吗?----会影响账面价值的,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C. 关于无形资产确认时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问题。到底形成的是暂时性差异还是永久性差异。
形成的是永久性差异。
会计上的摊销额是100%,税法认可的是150%,所以,形成了50%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会持续下去,后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是永久性差异,或者叫非暂时性差异。
对于享受税收优惠的研究开发支出,在形成无形资产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成本为研究开发过程中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而因税法规定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则其计税基础应在会计上入账价值的基础上加计50%,因而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在初始确认时的差异。
但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3)摊销要记在账面价值里吗扩展阅读
无形资产加计扣除的实际会计处理
例如:会计利润105万。当年无形资产原值100万,使用年限10年,每年摊销10万。税法允许每年摊销15万。但是在财务账簿中并没有记载会计和税法5万的差异,公司只是在计税应交所得税时直接扣除。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105-5万=100,当期应交所得税=100*25%=25万。通过这样的会计调整,就完成了企业税法上的加计扣除。这种差异不调整会计账簿的任何数据,只是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计算使用。
D.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B
按新企业会计制度,无形资产摊销新设“无形资产摊销”科目核算,不再减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E. 权益法 对于折旧和摊销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调整净利润 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如何调整
【需要调增】,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权益法指的是完全权益法,版相对于简单权益法而言,不权仅需要对投资日被投资单位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不论正负)进行调整,还要对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进行调整。
比如说A企业年初向B企业投资,那么本年B企业(被投资企业)是按照10万对固定资产折旧的,但是就A企业而言,这个固定资产在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中的体现只是其公允价值50万,应当按50万进行折旧,本年应折旧5万。
所以需要调整净利润:300+10-5=315万元,完了再按照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就行了。
(5)摊销要记在账面价值里吗扩展阅读:
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核算使用的明细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XX公司(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F. 无形资产摊销完账面价值为0,审计报告还要披露么
很明显该是参照新会计准则公布之前的方法进行摊销的,否则贷方就应该是计入“累计摊销”科目了。最终无形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摊销应该为零,报表上显示无形资产净值也就为零了。所以不需要再进行其他处理。
G. 无形资产摊销时是冲减无形资产的成本还是账面价值啊为什么
国内是冲账面价值。国外是设无形资产摊销的二级科目(就像累计折旧一样)作为其账面价值的备抵科目
H. 无形资产摊销后其账面价值是减少,还是不变求助
当然是减少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值-摊销-无形资产减值
I. 你好,那么无形资产的摊销是按账面价值还是按可收回金额。谢谢
帐面价值即摊余价值
帐面余额就是指在会计科目上体现的数值,一般不用计算专,直接看就可以了属.而对于无形资产帐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值-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就固定资产而言,它的摊于成本就不是账面价值。因为固定资产科目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反映其原值。只用在出售、变卖、以其合资合作、报废的情况下,才能和累计折旧科目对比,其摊余价值才能从固定资产的借方转出。
2、其他涉及到摊销的会计科目,都是满足你问题 中说的,即摊余成本既是现在的账面价值。所谓摊余成本就是 企业的某种资产和存货经过摊销以后剩余的成本和价值。
如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假设原来进账成本为100万,摊销期为50年,经过10年的摊销后其摊余成本为80万元,已经摊销了20万。
3、另外还有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其他无形资产等都涉及到摊销的问题,即原值扣除已摊销的价值即为摊余成本既是该科目的账面价值。
J. 不太明白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长期应付款账面价值怎么计算
根据新会计准则,外购固定资产分期付款带有融资性质的,将应付款总额的现值确认专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属,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应付款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分期付款的期限内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
我的理解是,固定资产的现值和实际支付金额之间的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长期应付款=实际支付的款项的金额。
题目中说 这项固定资产的现值为 995500
实际支付是 40万*3年+产权1000=1201000
第一年的摊销 =期初摊余价值×实际利率=995500*10%=99550
所以 年末的剩余价值为 995500-400000+99550=695050(说明,支付的400000 已包含99550,所以 加上)
第二年摊销=695050*10%=69505
所以 第二年年末的剩余价值为 695050-400000+69505=364555
最后一年 就应该倒推了 第三年摊销 1201000-995500-69505=36445
第三年年末的剩余价值为 364555-400000+3644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