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的土地使用权计入无形资产时的入账价值是含税价吗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一、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
(1)不涉内及补价: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涉及补价:①支付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补价+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支付的不含税补价=支付的银行存款-(增值税进项税额-增值税销项税额)
②收到补价方: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不含税补价+为换入资产发生的相关税费
收到的不含税补价=收到的银行存款-(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值税进项税额)
2. 下列项目,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一项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无形资产交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版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权比例。
A: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属于货币资产,不选
B: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整个交换资产金额是以120+20=140计算,20/140*100%=14.29%,正确
C:已知公允价值为50万元的存货,那么这个就是交换金额,增值税是价外税,不计算进成本当中。20/50*100%=40%,已经超出25%的范围,不选。
D:75/300*100%=25%,不符合“低于25%”的标准,不属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选。
所以答案是B,这是非常正确的。你必须理解到定义:“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 这一点。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要分两种情况: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同样是上例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甲公司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10
如何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了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两种计量基础和交换所产生损益的确认原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无形资产不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么
购进无形资产不计提增值税进项税额,无形资产转让也不是增值税应税项目.
5. 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补价是否影响损益
会影响损益的。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交税吗扩展阅读: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要求规定:
1、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2、在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6. 直接以无形资产对其他公司直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与和第三方企业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得到的长投税费区别
非货币性资产做为对价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话,应视同处置该非货币性资产,你说要征吗
7.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算也是要算增值税的吧确定换入资产总成本的时候要加上销项税减去进项税吗
只要不是以不动产、无形资产交换的,要算增值税的,换出的要视同销售写销项税,换入的视同购入写进项税额。
不涉及补价,那么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增值税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支付的应计入换入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资产成本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产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概念中筹集资金所支付费用,如委托金融机构代理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注册费、代办费,向银行借款支付的手续费等简称资金筹集费用。成本计算是进行资产和其他要素计量的前提。各会计要素的计量,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成本计算。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无形资产交税吗扩展阅读:
资产耗减成本的计算: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有资产的增加,就必然有资产的减少。资产的耗减有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实物形态消失,资产数量减少(如原材料的耗用)。二是资产的实物形态不变,数量也不减少,但其生产能力逐渐降低,效用递减(如设备的磨损)。这两种情况都要计算资产耗减成本。
资产耗减成本的计算,其基本原则仍然是以实际成本为依据。资产取得成本是多少,资产耗减成本也应该是多少。但在实际工作中,每一次的资产,即使其规格、型号、性能完全相同,其价格和单位成本却不可能完全一样。
那么,在资产耗减时,价格(单位成本)来计算资产的耗减成本就必须先对资产流转路径作出一个明确的假设。企业常采用的假设有: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当然,对于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这样的非消耗性、可长期使用的资产,就不必对资产流转路径作出假设,可直接按一定标准摊销
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甲公司换入的资产价值入账价值=50+80*.17+150-45-7.9+7+8=260.7
借:固定资产 260.7
银行存款7.9
累计摊销45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应交税回费-应交增值答税(销项税额)13.6
无形资产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8
银行存款 7
营业外收入55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
贷:库存商品 50
乙公司换入的原材料价值入账价值=80/(80+160)*(210+5+2-80*.17)=67.8
乙公司换入的无形资产价值入账价值=160/(80+160)*(210+5+2-80*.17)=135.5
借:固定资产清理180
累计折旧80
贷:固定资产 260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贷:银行存款 7
借:原材料6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无形资产135.6
贷:银行存款7
固定资产清理21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3
贷:营业外支出 23
9.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以公允价值计量:甲以存货换入乙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营业税怎么办
非货币性资来产交换具有商业实源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
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
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
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不论是否涉及补价,只要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
面价值不相同,就一定会涉及损益的确认,因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通常是换出
资产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予以实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视换出资产的类别不同而有所区别:
1.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视同销售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相当于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
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
2.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
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无形资产转让是按 5%征收营业税的,征收营业税计入换出方的当期损益!
转让时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0. 东奥中级会计书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无形资产时缴纳了增值税。问:无形资产换出,处置时要缴纳增值
增值税和营业税是对立的,即缴纳增值税的项目不缴纳营业税,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