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单位无形资产未入账违反了什么规定
首先是违反了会计准则的规定。如果是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不计入固定资产而计入了成本费用,违反了所得税法的规定,多列成本费用,少交了企业所得税。
B. 行政单位无形资产是否摊销
行政单位无形资产需要摊销。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后的专金额。属已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残值应当视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
(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可能存在。
2001年的旧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摊销的规定是直线平均法,按照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期为合同与法律规定的最低期限,合同与法律无规定的摊销年限不应小于10年。它对所有的无形资产根据使用时间平均摊销,没有考虑不同无形资产的时间价值。
2006年新会计准则借鉴国外的摊销方法,对采用直线法摊销也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提出“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更具可行性。准则通过将无形资产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无限的无形资产划分,使摊销的对象更明确。新准则对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摊销法。
C. 行政单位购买软件应如何入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有“无形资产”科目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无此科目。
办公费或信息网络购建
D.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无形资产摊销会计分录
新旧会计制度不同,你做的是老的,新的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这样无形资产原值是不变的,净额就是原值-累计摊销。
E. 行政单位用地作为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是几年
行政单位用地均属政府无偿划拨性质,不同于企业单位,所以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没有无形资产,也不用进行摊销。
F. 行政事业单位的无形资产包括什么
无形资产是抄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袭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但是,会计上通常将无形资产作狭义的理解,即将专利权、商标权等称为无形资产。佩顿在1922年的《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广义无形资产的定义:“归属于某一企业但不具实物形态、存续期较长的任何有价值的补偿物、因素或要素”。
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项目,必须具备其生产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因为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很可能流入企业,如果某一项目产生的经济利益预期不能流入企业,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在会计实务中,要确定无形资产所创造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企业,需要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做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的证据支持。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G.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关于非流动资产基金的区别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设置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和“资产专基金”两个净资产类科目属同时取消了“固定基金”科目。这两个区别在于:1是适用的会计制度不同;分别适用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2是核算的内容不同,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资产基金是指行政单位的非货币资产在净结余中占用的金额,包括: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非货币性资产占用金额。
H. 行政单位应当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包含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无形资产吗
企业应当复对无形资产在合制同约定的期限内摊销(但土地最低不能少于30年,软件类最低不能少于3年)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额一般应计入
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是无形资产的备抵科目(就想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一样的道理),计入累计摊销,能反映无形资产的原值!
I.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对吗
新制度的十大变化:
进一步明晰会计核算目标;
改进会计核算方法;
更加完整内体现财政改革对会计核算的容要求;
充实资产负债核算内容;
新增了行政单位直接负责管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资产的核算内容;
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
基建会计信息要定期并入“大账”;
增加净资产核算内容;
进一步规范收入和支出的核算;
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结构。
J. 以行政单位法人申请的无形资产最终归属权是谁
最终归属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