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版平均权摊销,计入损益。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如下原则确定:
(一) 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
(二) 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
(三) 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
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10年。
摊销无形资产价值时: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无形资产
Ⅱ 如何进行无形资产审计
审计程序
①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帐和总帐余额核对相符。
②获取有关文件、资料,检查无形资产的构成内容和计价依据。
③检查以接受投资或购入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否分别与验资报告及资产评估结果确认书或合同协议等证明文件一致,检查取得无形资产的法律程序是否完备。
④检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复核计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及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⑤验明无形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
(2)审计中无形资产摊销如何调平衡扩展阅读:
必要性
(一)无形资产审计促进企业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
虽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中国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战略价值仍然认识不足。可以说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竞争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
这正是众多西方大公司视21世纪为无形资产世纪的原因。无形资产审计促进企业提高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是应对中国入世后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利武器。
(二)无形资产审计促进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机制的形成
目前我国企业关于无形资产管理的问题客观存在,企业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
进行无形资产审计,以督促企业提高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制定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无形资产管理机制,企业切实加强无形资产保护、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显得愈来愈迫切。
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机制必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这也是无形资产管理的核心思想和灵魂。
(三)无形资产审计促进企业“以人为本”的观念的形成
现在大多数企业依然存在重视物资、资金,不重视人的观念。无形资产审计促进企业管理层及企业员工观念的转变,促使其认识到。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必然超越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诸资源中的主导力量。企业应将“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机制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因为创造企业有形资产的是人,创造企业无形资产的也是人,是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武装起来的人,充分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企业就可拥有不断创造出新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能力,这本身就是最宝贵的资产。否则,企业的现有无形资产也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贬值,直至丧失全部市场价值。
无形资产审计可以提醒中国企业,人类今天又一次处在科学技术大飞跃的前夜,忽视无形资产的创立、利用和保护的企业必将被历史潮流所淘汰。
Ⅲ 2012年的审计报告2013年4月份出来,然后其中无形资产摊销做了调整
这种情况应当需要调整期初数据。
Ⅳ 在审计中如何看出无形资产摊销,减值有问题
摊销的话,获取入账时的原值以及预计的可使用年限,自己测算每专年应当摊销多少,与企业属实际摊销金额相比,看是否有差异
减值的话,就看现在这个无形资产还能否给企业带来收益,估算能带来多少收益,再比较企业账上的无形资产净值
Ⅳ 2004年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在2006年纳税审计时只做了纳税调整,2007年可不可以调整如何调整
账面上该怎么调就怎么调,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来调。
补提的以前年度折旧或摊销,不允许在税前扣除。不要将这个作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就行了。
Ⅵ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更改,帐务如何调整
摊销年限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用未来适用法。
即现在的账面价值=249200-249200/5/12*2=240893.33
变更后,每月摊销额=240893.33/(9*12+10)=2041.47
Ⅶ 无形资产摊销对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调整
按照直线型摊销费用,进行扣除。
Ⅷ 上一年度无形资产多摊销了,现在该怎么调整好啊
可以通过”以来前年度损益调整源“科目来调整。当然也要调整”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会计凭证: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XX年管理费用(红字)
贷:无形资产摊销 (红字)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XX年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然后再提盈余公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