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处理意见箱投诉问题怎么写
这个问题应该有两种情况:
一是将有关部门处理意见箱投诉意见的情况回进行汇总整理,向上级答或主管领导提交一份报告。
二是向意见箱中的意见投诉人进行回复。
到底所提问的问题中指的是哪一种尚不明确。
如果是向上级部门或主管领导提交的报告,主要内容应该是:
1,共收集了多少条意见;
2,这些意见中有多少是有效的,有多少是无效的。
3,这些意见内容的分类情况以及涉及的部门和人员情况。
4,对这些投诉意见的办理情况。
关于对投诉人的回复,那就很简单了,不必多说。
㈡ 公司投诉箱安在哪里比较好
如果是内部员工投诉的意见箱,一般都放在公司食堂门口。小规模公司,没有内部食堂的,一般放在考勤机旁边
公司对外,供访客等投诉的意见箱,一般放在公司大门口接待处
㈢ 申通有没有投诉电话或者意见箱之类的 快递员素质太差了 简直不能忍
可以打官网投诉电话,或者邮政局投诉或者12530
㈣ 意见箱里没意见不想提还是不敢提
意见箱挂在距大门两米处,箱体上面蒙着一层灰,锁头已经锈迹斑斑,“肚子”里满是枯黄的树叶还有一条脏毛巾……这是半月谈记者近日在杭州某社区大门外看到的场景。当询问往这个意见箱里投送意见建议多久能得到反馈时,社区工作人员答复“不知道”。
吉林一位基层组织部门干部说,意见箱曾是收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在很多地方一度随处可见,但现在却成了“稀罕物”,不少办公楼、服务大厅里已经难觅意见箱的踪影。
江苏镇江一位小学副校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学校门口保安室外设有意见箱,但今年上半年只收到两封信:
一封是反映校内管理问题,一封是建议整顿学校周边环境。“现在很多学生家长有意见更愿意去网络论坛发帖或者向上级部门反映,有时几个月也收不到一封信,久而久之就没有专人定期去开意见箱了。”这位副校长说,上半年收到的这两封信还都是建议人提醒学校保安才收到的。
采访中一些干部群众指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实体意见箱的没落有一定必然性,网络意见箱、掌上意见箱已经较为普及。不过,半月谈记者搜索发现,一些网上意见箱同样存在着相对隐蔽、疏于维护、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例如,记者点击吉林通化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网站的“政务咨询”“意见征集”栏目,页面却直接跳转到了通化市政府网站信息共享平台,与该部门并无直接关系。
还有一些网上意见箱不及时回复也引发群众不满。半月谈记者在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信箱栏目看到,一些反映问题的群众专门再次发邮件提示该部门关注此前反映的问题,有群众还因为反馈慢而投诉。
意见不能提、不敢提、不愿提
近日,郑州市民陈岩(化名)经历了恼人的医保转换过程,本来简单的程序却因各级医保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等、靠、拖,足足走了7个月才办完。陈岩说,非常想把自己令人抓狂的经历写成投诉建议向医保部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反映,但办手续的整个过程中却没有发现意见箱或监督服务电话,上网也没查到投诉渠道,最后只能自己忍了。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基层广泛存在着有意见不能提、不敢提、不愿提的现象:
1 ——缺少有效渠道,意见建议无处诉。
半月谈记者走访并查询一些地方部门的官方网站等渠道发现,当前一些单位虽然设立了意见箱、意见簿或者网上信箱等平台,但其中有不少长期缺少必要维护,甚至是空头链接。有的政府官网明确:本系统仅向本省户籍公民开放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投诉举报功能,非本省户籍公民可通过书面方式投诉举报。但书面方式投诉举报的渠道却没有明确。
2 ——害怕打击报复,意见烂在肚子里。
北京某国企员工李元(化名)说,此前单位里来过巡视组,也摆出了一个意见箱,虽然大家很想提交一些问题线索,但意见箱位于单位显著位置,一旦去投信很难确保不被人看到,即便没人,单位里还有各种视频监控,“保不齐从哪个角落就能看出谁在提意见” 。一些群众反映,在提意见、说建议之前确实会考虑到风险后果,尤其是给单位领导、上级部门和一些机关提意见时,很容易想到被打击报复或者“穿小鞋”等后果。
3 ——解决效果有限,提与不提一个样。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部分群众之所以不愿提意见,是因为一些部门对来自基层群众的意见不够重视,或解决不及时,让群众产生了“提与不提一个样”的感觉。半月谈记者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百姓热线网站上查询发现,2017年11月有群众投诉该地国道上区间测速标志不明显,但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投诉仍未获得交警部门回复。
有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在电话信箱、网上信箱发现有涉及本部门的投诉建议后,往往是能拖就拖,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常规工作之外的任务,又缺少相应的监督考核,解决起来自然缺乏动力。
意见箱“信任危机”不可忽视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尽管各地都在逐步完善网上信箱、领导信箱等意见搜集平台建设,而且随着基层巡视等工作广泛开展,实体意见箱也在重回公众视野,但意见箱仍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群众的“信任危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认为,由于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意见缺乏足够重视,实体或虚拟意见箱本应承担的反映民意、沟通上下的功能逐渐被边缘化。
来自新华网
㈤ 投诉意见箱市长要怎么样才能投诉一个刑事恶列的人
今天我在市区金马广场遇到一个这样的看车人员。一看就是喝了酒的。停了电动车取车的回时候给他答一元钱按市物价局的规定应当找我七角钱,但平时也就只找五角钱,也就是说已经存在乱收费的现象了。可是他连五角钱都没找给我说现在就收一元了。我说你牌子上面写得很清楚你为什么乱收他居然很趾高气扬的说就这么收你打电话有人接就出鬼了。我很气愤就拨了物价局的电话。结果是真的打了没人接。接着这个看车人员还很得意的说你打不通就不是人。你报警我就说收你三角。这么样的没有素质没有道德。这是不是物价局在默认他们的行为。那物价局的电话就是摆设咯我连打了十通电话真的就没人接。因为我是孕妇,这个看车人员居然咒我的宝宝我实在是气不过。最后还推我。还跟我说随便你怎么样,没人理你的。我真是很气愤。这样的工作人员喝了酒乱收费居然没人管。物价局你的电话不会是停机了吧?
㈥ 意见箱叫什么更贴切
那就叫“建议箱”好了
后面是搞笑版的,供楼主参考:
FBI特别行动、魔法部问题建议卡片盒、和谐改进小帖士、X年级X班联盟(部落)、我要说句心理话(或是说句心理话)、心与心的交流、心心相印盒、我的班级我做主、倾诉(就2个字,我推荐楼主用这个)、倾听(沟通)与交流......拷问箱、多啦A梦百宝箱、麻瓜问题委员会......
㈦ 意见箱还可以叫啥子!
我要说句心理话(或是说句心理话)、心与心的交流、心心相印盒
㈧ 意见箱的坏处和优点
表面看可以得到群众的意见
实际很难达到目标
就是形式
㈨ 如何正确使用意见箱!!!
改“意见箱”为“投诉箱”。“意见箱”以前经常挂在官僚机构的办公场所,人们对之有潜意识的抵触。似乎“意见箱”已经变成了官僚机构的载体。就像当下“小姐”一称呼的味道变化一样。所以名称必须变。
然后张贴布告,说明投诉箱的作用以及投诉处理流程,公布投诉受理人以及投诉电话。沟通的方式应该是多样的,为投诉者提供便利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当然了,没有投诉就说明你的生活委员做得不错,连问题都没有,你就能升官了。呵呵。
㈩ 国通快递意见箱:怎么投诉
去邮管局网站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