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0国家旧房改造新政策
对相关贫困户的旧房、危房改造是有相关资助标准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切实体现公平正义、公开开放、扶助特困群众,不改变危险改革经费的用途,基本上以农民满意为先,根据贫困家庭接受改造的实际情况和改造房屋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平均补贴标准。
保险调整后,补贴资金必须按照危房水平和农民的贫困状况和良好状况进行分类,严禁出现平均或普惠现象。具体实施,坚持按危房来、按照群众自建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的原则来办理。
法律依据:
《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第二条:凡列入政府补助范围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建设与验收应执行本最低建设要求。
手续办理
旧房改造之前必须要拿到相关证件才能进行改造,否则就属于违法改建房子,相关部门会对房子进行强制拆迁的,那么旧房改造需那些手续呢
三种情况
1、如果业主土地证、房产证齐全,要将老房拍照,写出申请,然后持土地证、房产证、身份证、老房照片,到行政审批大厅规划局窗口报建。
2、没有房产证的,如土地证上四邻清楚,将老房拍照,写出申请,持土地证、身份证、老房照片到行政审批大厅规划局窗口报建。
3、没有房产证,且土地证四邻不清的(四邻均为本主外墙根),需土地部门对土地证认定后,写出申请,持土地证、身份证、老房照片,到行政审批大厅规划局窗口报建。
❷ 南京出台精装修房监管新政 样板房在交付3个月后拆除
来源: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顾小萍) “精装修”变“惊装修”,随着越来越多的精装房入市,各种矛盾频发。为完善我市商品住房全装修从设计、建设、监管、销售到交付等全过程监管流程,规范全装修各方主体行为,确保全装修质量,19日正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商品住房全装修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现场公示的样板房必须在项目交付后3个月才能“拆除”,装修保修期至少两年。
《通知》提出,全装修应随商品住房主体工程一道,同步设计、建设、监管、交付,实行对全装修工程的全过程监管。未按要求做好“四同步”、未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将无法获得预售许可证。全装修楼盘申请价格备案时,须毛坯、装修分别备案。对部分高端楼盘,应根据装修标准客观确定装修价格,装修评估价格须经专业评审部门测算评估确定后,企业方可进行申报。对于不接受装修指导价格的新申报项目,将无法获得预售许可证。新政还规定,在毛坯备案价和装修指导价外,如存在收取其他费用的行为,如个性化装修、捆绑车位、家电、茶水费等,一经查实,除物价部门将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查处,房产部门将暂停该楼盘销售,并在一年内暂停核发销许。
《通知》明确,装修价格评估报告经公示后,不得擅自更改,项目交付之前必须按照核准的装修方案一次装修。如需改变装修设计标准,需征得购房业主同意。新房交付前不得采取二次装修等方式,提高全装修价格。我市将建立第三方全装修价格评估机构名录库,承担装修价格评估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名录库里随机抽取。
商品销售现场,开发商都会提供各种户型的“样板房”供买房人参观。
“高大上”的地板、墙体涂料、厨卫设施等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很多精装房交付后与当初看到的样板房并不是一回事。业主想对照样板房维权,但不少样板间在项目售完之后就拆除了。对此,《通知》明确,开发企业须在销售现场公示装修标准、装修评估价格结论、样板房。样板房公示截止时间须至项目交付后3个月以上。
开发商的精装修房交付没多久后就因质量问题被业主投诉。因保修跟不上,不少业主通过拒缴物业费等方法进行维权的案例屡见不鲜。《通知》要求,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期为5年。
❸ 委员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起争议,全国仅海南大胆试点
商品房预售制的去留,再次成为全国两会期间热议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在今年两会上提交提案,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同时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
他认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已完成了资本积累,具备了较强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发展也为开发商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方式,商品房预售制度存在的历史条件已不复存在。
关于是否应该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争论已久。2010年就曾有地方试点取消预售制,改为现售,但并未有省份能真正推行下去。
直至去年3月份,海南出台新规,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由此,海南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全省推行现售制的省份。但也有专家认为,海南所拥有的特殊资源和特殊条件,其他地方无法复制,未必是一份人人能抄的作业。
尤其是房企人士普遍认为,现阶段取消预售制的条件还不成熟。“若现在就取消预售制,转为现房销售,可能70%的房企将难以为继。”一位长三角区域房企的高管称,取消预售制,意味着房企资产负债表上的预收账款(即购房款)很可能成为真正的负债。这对于融资“三道红线”下正极力降负债的房企而言,将是灾难性的。
海南只是个案
1年前,海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域推行现房销售的省份。
按照去年3月份海南出台的相关政策,“改革商品住房预售制度,自文件印发之日起,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按照国家《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现房销售的房屋应通过竣工验收且供水、供电、燃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具备交付使用条件”。
不过,该政策并未明确要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同时设置了过渡期条款,即:在去年3月份之前已经出让的土地,仍实行的是商品房预售制度。
彼时,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霍巨燃回应称,海南省因商品住房实行预售制度引发的质量投诉、合同纠纷、延期交房、配套设施不落实、违规销售甚至开发商收钱跑路等一系列问题,成为房地产投诉和纠纷的最主要因素,实施现房销售制度是为从根本上杜绝因预售制度带来的系列问题。
但全域推行现房销售,海南此举仍显示出极大魄力,政策背后有其特殊性。多年以来,海南省都在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坚决破除“房地产依赖症”。
“一房独大”曾是海南经济发展的一大痛点。2017年海南省房地产税收占总税收的49%,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1%,为全国最高。“坚决不能成为房地产的加工厂。”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多个场合强调。
2018年4月13日,海南提出全岛建设自贸区。同年4月22日,海南宣布房地产“全域限购”。自此,从供给到需求端,房地产数据一直走下坡路。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出现拐点,2018年同比下降16.5%,2019年同比下降22.1%。
但对房地产业的限制,为发展其他产业腾挪了空间。2019年,海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8%,未完成7%-7.5%的目标,剔除房地产业后增长6.3%;服务业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75%左右,12个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3%。非房地产投资占比58.4%,提高6.9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海南省推行现房销售,是在确保继续断腕“去地产依赖”、“去地产投机炒作”既定战略不改的前提下,恢复商品住房供地和开发,让房地产回归正常。而且,作为岛型经济体,海南省的经济体量小、产业简单、人口少(常住人口944.72万),房地产规模很小(占全国的1.2%),从房地产依赖到产业转型,包袱少、负担轻、转身快。
26年预售制何时退出舞台?
商品房预售制度源起香港,引入内地并且运行已26年,在运行中解决了开发商资金周转问题,助推了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开发商挪用、占用资金,项目烂尾,购房人望无法入住等楼市积弊,也与商品房预售制度直接有关,市场对于取消预售制的呼声愈高。
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在其发布的《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建议取消房屋预售制度。2006年在全国两会上,33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期间也曾有地方试点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但因牵扯到多方利益,鲜有真正推行下去的城市。
2010年1月,广西住建厅宣布在南宁试点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开展现房销售。不过据媒体报道,因条件不成熟,上述试点一直未开展。
2016年,深圳率先在龙华一宗地块试点现售。这宗地块是金茂和电建以82.9亿元总价联合拿下的首宗试点地块,命名为“龙华金茂府”。这是深圳第一宗,也是唯一一宗试点地块。
同年,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土地拍卖时,都提出了现房销售的要求。其中,南京在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先后拍出67块现房销售地块。苏州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累计出让超过130宗住宅用地,其中约70宗要求现房销售,占比超50%。
彼时,这些城市正处于楼市地市过旺的时刻。
2017年5月,广东省鼓励推行现房销售制度。据《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在强调“着力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时,特别提到要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强化商品房交易合同网签备案,鼓励推行现房销售制度。
2018年7月,江门市发布商品房现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宣布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随后,网上流传出“江门出台现售新政,取消预售制”的说法。江门市住建局工作人员辟谣称:“我们从未取消商品房预售制,此办法只是一次修订,现售管理已经实行多年。”
2018年10月,安徽合肥发文,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行新建商品房现房销售。2019年7月,四川成都的两块土地成功拍卖,在拍卖指标中明确要求,“100%现房销售”。
但这些试点政策均是在部分项目上试水现房销售,并未动摇房地产预售制的根基。
2020年初在疫情冲击下,多个热点城市纷纷发布稳定楼市的政策。其中,苏州市发文称,住宅(商住)地块不统一要求设置竣工预售许可调整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不统一要求项目工程结构封顶后申请预售许可;进入一次报价的,不统一要求工程竣工验收后申请预售许可。
市场猜测:苏州是否要取消封顶销售、取消现房销售?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是取消封顶销售、取消现房销售,此前的预售政策不是不执行了,只是针对具体地块不统一要求,具体执行时,是否有预售要求会在具体地块出让公告中进行明确。”
有消息称,监管层已有实行现房销售的想法。据报道,有监管层人士表示,预售制度是过去房子紧缺时期的背景下所采取的政策,现阶段现房供应已足够,那么预售制度存在是否合理,下一步将加强对此方面的讨论。
“房屋交付后产生的质量问题,和预售资金监管有很大关系。不能因为烂尾问题,就取消预售。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地价还是那么高,融资成本还是那么高,房价还是那么高,开发商没有预售,周期会拉长,最终导致商品房供应减少,房价上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况伟大则认为,在楼市供过于求地区,房价本身处于下行区间,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有利于防止开发商将风险转移给购房者,也有利于防止库存过剩。但在楼市供不应求地区,比如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取消商品房预售制的条件还不成熟。
“在这些地区,商品房预售制还有存在的必要性。对于购房者而言,预售商品房相对于现售商品房有价格优势,且能增加购房者抢到商品房购买资格的可能性。同时,对于开发商而言,预售商品房提供的资金可缓解资金周转问题,有利于增加商品房供给,缓解楼市供不应求的局面。”况伟大表示。
❹ 如何看待杭州房产730新政,建立品质现房销售
杭州房产730新政。建立品质现房销售。这些新政对于购房者有很大的保障。保障购房者的权益。解决购房者的需求问题。
❺ 华润的房子质量到底如何
买房人小心了,近两年建的房子质量是最差的
今天9月15号北京天气凉爽宜人,又是个周末,真是个好日子,让人心情大好。
然而今天对于北京昆仑域小区业主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心情,欣赏蓝天白云,享受秋天的凉爽。为了解决昆仑域房屋质量问题,今天下午业主代表与开发商华润置地进行的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谈判。这场艰难的谈判是由于前几天业主代表参观即将交房的昆仑域项目现场引起的。提到昆仑域,北京房地产的人应该都很熟悉,位于北京市台区二环,佳的位置,全符合李嘉诚的那句,“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2015年1月5日,由招商、华润、九龙仓和平安组成的联合体以溢价率近50%的高价取得该地块,并承诺配建45300平方米的“限价房”。最后由华润置地实际操盘,开发建设销售。一直到2016年9月30日,北京930新政出台前,房价一路向上狂奔,华润置地对昆仑域项目寄予厚望,几乎注入了全部资源,要把这个楼盘打造成标杆项目。不幸的是930新政之后,各种更为严格的限售、限价、限贷政策陆续出台,造成了华润置地根本无法按照市场价格售价,,真是生不逢时,同期周边项目都在10几万以上,然而昆仑域的备案价销售价是每平方米9.5万元,甚至低于周边楼盘二手房销售价格,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在经历了两年半的建设后,9月8日,9月9日,华润置地邀请业主代表进场参观即将交房的小区。看到即将交付的房子,满心欢喜的业主们大失所望,甚至是务必愤怒,与期望值相差太远了,更与楼盘宣传的相去更远。红色手工砖变成了手工画上去的砖了......
这就是今天这场谈判的起因。业主们希望华润能按照当初的宣传整改,或者是退房。华润如果整改的话,会大幅增加成本,本来利润已经被严重压缩了;退房,在当下的这个政策背景下,开发商的销售难度比较大,而且销售价格也无法提高,华润也不接受。所以今天的谈判结果也是不尽人意。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碧桂园、万达和万科的房子因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大量的投诉。
这说明房子质量问题,已经蔓延到了全国知名开放商身上了,而且不是个别开放商的事情了。由于各地严格执行的各种“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租、限商” 等的调控政策,整个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迅速冷却下来了。最要命的是开发商失去了定价权,无利可图,或利润太低,为了寻求平衡,不得不采用偷工减料的做法降低成本,这就造成了建筑质量严重缩水。
没有足够的利润做支撑,能省则省的主导思想,开发商怎么能做出精品呢?买房人应该明白付的是白菜的价格不可能买的黄金的,一分钱一分货。限价看似买房人受益了,但从长期看
真正受损的是买房人。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