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汽车界商标侵权

汽车界商标侵权

发布时间:2021-08-11 20:01:28

1. 雪铁龙/极星商标侵权案判了:后者罚款15万欧元,禁售6个月

大约三年前,沃尔沃旗下性能部门Polestar被分离出来,成立独立品牌,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极星,但他们仍与沃尔沃保持着密切联系。从一个专门调校性能的部门演化成为生产插电混和纯电汽车的厂商。

最终巴黎法院支持雪铁龙的说话,认定极星车标中的一颗星与雪铁龙车标有关联。极星车标诞生于2017年,而雪铁龙上一次申请车标更换要比极星早了近10年。因此,法院裁定极星需向雪铁龙支付15万欧元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此外,雪上加霜的事情是,法院还禁止极星未来6个月内禁止在法国地区使用其商标,并且极星官网也无法访问。

写在最后:

车界商标侵权案屡有发生,此前宝马起诉比亚迪、再到梅赛德斯奔驰与江淮的商标纠纷,这一系列案件警示我们,不要在设计上投机取巧,正好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汽车标志使用在汽车用品上是否侵权

目前根据商标法和权益法,使用商标须授权,严格说把汽车标志使用在汽车用品上肯定是侵权,建议可以高斯模糊或马赛克处理,无非就是体现一个场景而已。

3. 各种车的LOGO放在租车或者买车的广告里算侵权吗

这个不算侵权。这涉及商标权。是对商标的合理利用。

4. 汽配城使用他人汽车商标是宣传还是侵权

商标侵权认定主要标准有两点: 1、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 2、两商标相同或近似; 3、一般情况下,要求“被侵权商标”系注册商标。 何为“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请参见商标局译制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何为“商标相同或近似”?概括说来从4方面判断:音、形、义、整体结构。细说的话,就太繁杂,比如图形近似标准、文字近似标准、字母近似标准、组合商标近似标准,都不尽相同。真正掌握,需要翻阅、理解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费这些功夫还不如委托商标律师去办。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五)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5. 为什么nevs不能使用萨博汽车商标,难道为了侵权

商标注册成功以后,其他任何人没有经过授权或者许可都不能使用让他有效的商标,否则就是商标侵权。

6. 汽车配件商标侵权有什么连带责任

商标侵权的行为,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侵害他人商标专用权,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资政知识产权]

7. 改装品牌汽车侵犯他人商标权吗

您好,向日葵知识产权为您解答:
在我国目标终端消费者对于汽车进版行改装,就目前的商标权法规定,不能够构成侵权。
是否可能导致消费者发生混淆即“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的基本判断标准,而终端消费者的自行“改装”行为,只会导致“售后混淆”,而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并不认可“售后混淆”。

8. 汽车修理厂门口悬挂注册商标图案是否构成侵权

商标法规定,汽车维修服务商标已经商标局核准注册为注册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内权,受法容律保护;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9. 自行改装品牌汽车侵犯他人商标权吗

商标侵权是指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或者服务上未经商标权人同意擅自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损害商标权人合法利益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涉案车辆的车主李某涉嫌侵犯了保时捷汽车制造商的商标权,因为他在相同的汽车类别上未经同意擅自使用相同标识。但是,在我国,目前终端消费者一般不被认定为侵权主体。
第一,终端消费者的行为一般不被认定为商标“使用”行为。要构成商标侵权,首先要构成对他人商标的“使用”。而所谓的商标“使用”,一般理解为对他人商标的经营性使用,即用来表明商品来源、吸引潜在的消费者或者达到某种商业性的目的。但是对于一般的终端消费者来说,并无经营性的目的,而仅仅是自行消费,因此在身份上并不符合商标侵权的主体内涵。
第二,是否可能导致消费者发生混淆即“混淆可能性”,是商标侵权的基本判断标准,而终端消费者的自行“改装”行为,只会导致“售后混淆”,而我国目前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并不认可“售后混淆”。对于一般意义的商标“混淆”而言,是指消费者在买卖商品过程中因为他人商标侵权而对商品来源产生的混淆,而在前述新闻中,改装者自己就是消费者,自然非常清楚汽车并非来自保时捷公司,因此并未误解商品来源,不会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混淆”。但是,改装者的行为,却会对除改装者之外的其他汽车消费者产生国外商标侵权理论中的“售后混淆”。例如,汽车改装者自己清楚知道所购买的商品并非某种知名品牌,但在其擅自改装后,因改装后的汽车的外观、款式和知名品牌汽车会产生近似,导致汽车改装者之外的人会产生混淆,从而给知名品牌的权利人造成损害(例如降低商誉)。必须指出的是,售后混淆是从美国判例中发展出来的商标混淆理论,适用的范围主要是奢侈品类商品,但在我国立法和司法中尚未得到承认。
然而,这种对高档商品的擅自改装行为亟待引起各界重视和规制。如前文所述,尽管目前终端消费者难以被认定为商标权的侵权主体,同时我国尚未认可商标侵权包括“售后混淆”的情形,因此,对于一般的汽车爱好者的私自改装行为,尚难以被认定为商标侵权行为。但是,对于那些为牟利而提供各种品牌汽车“改装”服务的经营者,却无疑完全符合商标侵权的主体条件,因此涉嫌侵权。

阅读全文

与汽车界商标侵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