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的争议问题
事件简介
全球超市巨头沃尔玛由于旗下一家门店使用过期板鸭加工成熟食售卖而被重罚,这起事件再次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
经调查,重庆九龙广场沃尔玛超市于2011年1月13日至1月27日,分四次购进了成都市全顺调味品厂生产的板鸭3499公斤。该商品的出厂日期即为生产日期,保质期只有10天。也就是说,这些板鸭在2011年2月5日就已全部过期。据该超市的电脑销售数据显示,从2011年2月5日起至2月28日,共有208公斤过期板鸭被卖给了消费者。
经工商部门调查,沃尔玛用过期板鸭加工成“樟茶板鸭”销售一事证据确凿。
相关处罚
工商部门已经下发处罚决定书,将没收其违法所得32542元,并依据《食品安全法》第84条,按照已销售板鸭的销售价和库存过期板鸭的进货价共34166.8元的十倍(处罚上限)进行罚款,罚款总额共计34.1668万元。
处罚决定书已经送至沃尔玛,沃尔玛需在接到处罚决定书15日内向工商部门缴纳罚款。
遭受处罚
央视2011年10月26日报道,湖南省长沙市部分沃尔玛和家乐福门店被工商部门查出商品外包装上标有两个不同的生产日期。当地工商部门对两家外资超市开出各罚1万元罚单。
问题未解决
2011年11月1日,有市民反映,在昆明市前兴路沃尔玛超市食品架上销售的一款“板鸭”食品,已过期8天。保质期为2011年9月24日~2011年10月24日的板鸭,已过期8天,但仍摆在货架上销售,价格为26元/包。 事件简介
沃尔玛在渝共有13家门店,包括10家沃尔玛分店和3家收购的好又多分店。经查,沃尔玛在渝10家分店及2家好又多分店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销售63547公斤,时间跨度长达20个月,牟取非法利益73万余元,严重欺骗了消费者。同时,沃尔玛重庆九龙广场分店还发生了销售的散装食品未依法标注法定条款,食品标签含有虚假内容的违法行为。
相关处罚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在2011年10月9日举行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以虚假的商品说明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重庆工商部门依法对涉案门店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269万元,从即日起实施15天的停业整顿。 四川沃尔玛售病害猪排被曝光:沃尔玛病害猪排体现管理漏洞。
2012年6月初,沃尔玛爆出销售病害猪排引关注。沃尔玛因经营病害猪排骨被通报。据了解卖场要收取各类费用,为让自己的毛利高一点,有些供应商难免做各种“小动作”。沃尔玛病害猪排体现管理漏洞。 2014年8月7日,深圳洪湖沃尔玛4名资深员工向节目组曝光了其偷拍的食品加工内幕。据资深员工介绍,油最少是半个月,一个月以上换的,有时候甚至没换。员工在抄写厨房用油记录的时候,自己填上‘已经更换。不仅用油有问题,而且用于制作熟食的原材料也有问题。还证实确实存在使用过期食材及长虫大米的情况。这些冷鲜家禽每周都会进货一次,按照原材料的规定,在-5℃到0℃的保鲜时,保质期只有7天,而这些制作熟食的原材料来自于超过这些超过7天的冷鲜家禽。
2014年9月15日,沃尔玛对4名举报人作出了解聘的决定。沃尔玛对举报人的解聘缘由为其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同时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害”。
作假帐风波
有报道指出,沃尔玛利用员工进行销售操作,调价占据了员工大量的时间。员工在每个月底都会花上几个小时将上千种产品的标签价格调高,并在下月月初调低价格。
对于沃尔玛调价的行为,一位曾经在沃尔玛工作长达13年之久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已不是沃尔玛销售的秘密了,而这种调价的行为在国内超市已经屡见不鲜。 据外媒消息,沃尔玛连锁公司将在中国裁员250人。沃尔玛证实了这一消息。
沃尔玛相关负责人表示,沃尔玛的营运区域划分将从6个改为5个,取消大连区域办公室,该区域相关门店的管理职能转移至北京区域办公室。
Ⅱ 据报道,沃尔玛被重罚8个亿,原因何在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是如何对待其社会弱势群体的,包括一些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群体,这些视为弱势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保护,尤其是残疾人群体。根据媒体报道沃尔玛因为开除一个工作了16年的残疾员工,而被重罚了8亿人民币,那就是小编带大家具体来看一看这个事件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残疾人残疾的原因更多是社会性原因,并不只是个人的原因,所以社会理应承担保护残疾人群体的责任,为他们提供相应福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得对残疾人进行歧视。但是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承受来自于社会各个方面的歧视,而且国家在相关的基础设施方面建设也不健全,这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Ⅲ 沃尔玛在中国受阻的原因是什么
1、物流系统在中国建不起来,沃尔玛的优势不能发挥
2、中国政策限制了沃尔玛的卫星系统
这是我给你的一点答案,要是明天我要是发现谁的作业里有这两个答案,后果自己考虑!
Ⅳ 如何看待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
如何看待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我觉得以我的看法来说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是因为如果说每一个商家都干出这种事情来的话,那么我们人民群众的权益就会遭受到损失,欺骗我们人民群众的财产,而且他们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欺骗诈骗罪,把这种原有的日期篡改成更新的日期,那么这种事情是很严重的,因为是侵犯我们消费者的权益,像这种事情呢,被立案调查是很正常的,因为只有自己这种行为那么,而且要惩罚这种行为,那么才能够让别人知道这种事情是不能够去做的,做的话相应严重的后果不是他们所能够承受的。
总的来说,所以说我觉得VPN调查是很正常的,因为一般做这种事情的人都会被法律惩罚,如果法律不惩罚他们的话,就会导致很多的事情引发严重后果,也就是说没有人惩罚也就意味着有人会继续的去做这种事情,那么会导致整个社会变得特别混乱。
Ⅳ 沃尔玛重庆事件说明沃尔玛哪个环节出现问题
门店管理这个环节出问题了。
沃尔玛自从进入国内后,一直执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管理模式,深圳总部指挥一切,外地门店也是遥控的,店内的人员以前基本没有权力,只能执行执行再执行。为什么现在出出问题了呢?
一是这种模式在店少时可以,规模大了就很难拜你控制,这是客观原因;
二是同业竞争所逼,中央集权式有好处,但缺点显尔易见:门店运营方式不够灵活,这和家乐福一对比就知道了,所以沃尔玛前几年试着改革,想更开放一点,为此好像从家乐福挖了个高层来操刀,此次事件就直接宣布:玩砸了;
三是中层管理素质和能力问题,其在国内开店已经10多年了,培养和沉淀了大批高、中层管理人员,但很多却只有高中文化,甚至初中。这是因为沃尔玛的工资虽然不算太高,但福利却是非常好的,并且早前也相对公平公正,同时近些年来因为扩张很猛,老员工相对来说很容易升职,媳妇熬成了婆,从当初的员工干到了主管、经理、门店副总甚至店长。即使没有升上来,由于沃尔玛里面讲资历的原因,这部分人也很牛,工资级别也相当高,之前的同事哥们姐们现在也有一两个升到高层了,关系网相当大,新来的领导基本不能领导他不说,有时还要被他领导。试想一下这种局面,高中水平的店长能管好日进斗金的门店?
在这加上一句:由于第二点的推动,这些店内的管理人员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央集权模式下只要听总部的,能执行到位就是好猫,卖得怎么样和他们关系不大。现在倒好,改革之后手上有了一些权力,但需要用这些权力来扩大营业额和赚钱,而不仅仅是执行力的问题了。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方向错了,停下就是对的,但对于执行力很强的人来说,怎么停?
最后一点,往大点说,是目前国内大环境下的一种必然。一人得道鸡狗那啥都来了,有个高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外面当上了店长副总经理啥的,总得照顾一下家里的弟弟弟媳妹妹妹夫侄儿啥的,还不说乡里乡亲的发小他崽什么的了,不这样子做家里人都没面子,口水都淹死你!另外天天看到店里的哪些个促销员一个月拿个几千的工资也有社保啥的,那些油得要死的业务一个月提成可能就有一大笔,他们凭什么啊?老子不给你堆头N架,甚至不给你补大货,你能有这些吗?好,只要一有这想法,油水就来了,甚至没这想法的人也被动的接受了。结果可想而知,严重的是这已经在沃尔玛店内普遍存在了,非一日之寒。
呵呵,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种发泄的感觉,我与沃尔玛打了近10年交道,见证了他的变化,感触颇深。
Ⅵ 沃尔玛卖篡改日期的商品被立案调查,具体涉及到了哪些商品
沃尔玛售卖篡改日期啤酒,被调查!现在品牌连锁超市越来越多,相对私人超市,夫妻超市来说,消费者们一般都是更倾向于选择大超市!一方面认为在大超市购买商品质量有保证,购物环境上更加舒适,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称重方面或者是收银方面不会存在欺诈消费者的情况。但是大超市有时也会有存在漏洞的时候,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近日沃尔玛超市就被曝光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吧。
但是,假设篡改日期事件是沃尔玛所为,那么沃尔玛的责任就很大了,对于它的品牌效应也是大打了折扣,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也是降低了许多!但是就我个人认为,沃尔玛不太可能自己篡改日期,毕竟这种大型超市,采购的每个商品都有对应的供应商,如果临期或是过期的话,一般根据合同,供应商都会对超市有相应的补偿措施,可能是货补或是毛利补偿等等,所以个人认为沃尔玛本身不应该会篡改该啤酒的日期!
Ⅶ 沃尔玛在中国存在哪些经营问题
作为业内人士,有几个观点:
1、盲目扩张。目前全国320-340家门店参差不齐,部分门店亏损。
2、销售利润模式造成价格偏高。由于沃尔玛本身重视零售毛利(相对竞争对手大润发、家乐福),门店商品价格偏高。
3、财务系统不健全。至今网上不能提供对账系统,这是个很可笑的事。偌大一个企业,对账系统不能建立,供应商不能及时结款,还谈何发展呢?
4、商品构架不合理。由于沃尔玛系统为分区设置,全国分为十几个区,每个区的产品是一样的。比如内蒙古、河北是一个区,他们所针对的消费者有很大差异,但是提供的商品却一致。(不含当地采购的生鲜等)
5、合同对“义务”和“权利”的概念混淆。例如导购设置,这是沃尔玛和供应商目标一致的地方,即越多越好。但是沃尔玛从这个方面加以限制了------收费,给供应商造成很大经济负担。
又如海报(彩页),供应商想做,沃尔玛也想做,但是沃尔玛却要在这个上面收费。那沃尔玛是趋向于“做”,还是“不做”?!
写到这里吧,比较乱,自己整理吧
Ⅷ 沃尔玛成被执行人,这是怎么回事
被执行人: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执行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20)粤03执7363号
立案时间:2020年12月16日
案件内容:上海红富士家纺有限公司与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买卖合同纠纷。
执行标的:4842.92万元。
对于注册资本为2.776亿美元的超级大公司来说,这点货款应该很快解决。应该是案件哪个地方出现了纰漏,被列为执行人了,这也说明了大公司还是有一些管理上的欠缺,低估了某地方的执行力了。更多信息还没人纰漏,坐等公关不利后的详细信息(来自吃瓜群众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