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软件侵权离职

软件侵权离职

发布时间:2021-08-11 10:17:26

① 员工在企业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使用盗版软件造成软件公司起诉到企业,这样企业应该承担他的个人责任吗

我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1年进行了修改,并于2001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意味着软件的最终用户,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使用盗版软件即为非法,可能被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该条例一出台,立即引发网民在网上大发议论。2001年12月23日,新浪网上发表了一份《关于合理保护软件知识产权的呼吁书》,十几位评论家和业界人士联名呼吁,认为我国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超越了我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现实水平,超越WTO标准,超世界水平。 在新的《计算机软件条例》中,对软件版权的保护延伸到了最终用户,明确规定了最终用户的责任,对最终用户并没有区分是单位还是个人,是赢利机构还是普通个人用户。 国家版权局某高级官员认为:应该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应当追究最终用户责任。并认为对最终用户追究法律责任,早在1991年发布的原条例中就有规定,并不是新条例中的新规定。它已经存在了十几年,所以不能说它超前了。 由于软件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不同于其他知识产品,它复制起来太容易了。因此,为了维护软件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就必须加强立法及惩罚力度。因为软件产业是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投资、税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知识保护环境。 软件业界公认盗版是阻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软件用户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软件公司就无法获得合理的收入和回报。那么,他们就无法扩大对软件研发的投入,从而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立足。所以,为了从源头上打击盗版行为,就必须提高公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需要强调的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刑事打击的盗版行为主要是以营利为目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者,民事、行政处罚目前主要针对单位用户。一般的个人用户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从而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 上海大学教授寿步教授在微软诉亚都案引发的关于软件最终用户问题的论战中提出了“三个台阶论”。 寿步教授认为:第一台阶并不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终用户。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 就属于“第一台阶”; “第二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如明知是未经授权软件而作直接营利使用的视为侵权; “第三台阶”是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终用户,即不论单位、家庭还是个人,不问其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经授权软件就构成侵权。 在《新软件保护条例给国人带来什么》一文中,寿步教授提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只是区分最终用户的不同情况,将软件侵权的最终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终用户,即处于“第二台阶”。 寿步教授认为我国将软件侵权延伸到个人用户是“超世界水平”,从而反对将软件侵权责任延伸到个人最终用户。 软件侵权最终界限定位问题,是一个涉及全社会的重大问题,决不应当由个别人任意解释。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软件最终用户涉及千万个单位、家庭和个人,不宜将软件的保护水平一下子提高到超出世界的保护水平,不应该将千万个普通家庭或个人用户也作为打击对象。 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软件最终用户被法院判决赔偿的案例,但是我们的著作权管理部门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有的地方甚至采取了比较激烈的行动。我们呼吁政府部门在打击最终用户时应慎行,我们期待立法机关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4条进行修改或做相应限制性的解释。不要将软件最终用户侵权责任延伸到非赢利的个人用户。 所以,个人只要不是非赢利的用户,就不会有责任.

② 收到一封奥多比北京公司的法务函,说我们软件侵权了,三天两头的打电话,该怎么办

对方发来法务函,说软件侵权的需源要进行自查,如果发现有侵权的行为应立即停止,否则对方可以进行起诉,要求赔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七条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第八条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十三条 法律规定承担连带责任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第十四条 连带责任人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相应的赔偿数额;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支付超出自己赔偿数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2)软件侵权离职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 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③ 离职员工私自安装违法软件责任归属

员工私自安装违法软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员工已经离职,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离职后的一年内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追责。用人单位承担举证的义务,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因员工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根据《劳动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④ 遇到计算机软件侵权怎么办

计算机软件著作侵权抄的话,可以通过版权中国版权局相应的举报,对与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网络等出版物有关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举报。当然对于侵权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要求对方停止使用版权著作,并且道歉赔偿经济损失 ;对于版权侵权的轻重程度主要有一下规定。
依据刑法第217条主要有两档量刑标准:侵犯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徒刑;数额在25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处3-7年有期徒刑

⑤ 员工窃取公司未著作权登记的计算机软件(后登记)和其他商业秘密,离职后抢先注册了专利怎么办

你只要能提供相关证明。这几项都可以索赔……

需要注意的是。保密协议签了以后。在员工离职以后有没有相关的保密补偿?如果没有那此保密协意无效。

⑥ 某人原先在我的公司开发软件,后辞职单独创立公司,其项目完全抄袭我公司的软件创意,请问他是否违法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很麻烦啊,证据又不好找。况且在中国,IT技术这种东西,只要技术人员被挖走了,那相关的技术也就走了。没有什么版权啥的。另外 你公司没跟他签竞业禁止协议么! 能拿出证据么,先得有证据,才能继续想办法呀。

⑦ 员工在职期间在电脑上安装了盗版autocad,辞职后公司仍然使用盗版软件被查会被罚吗

如果被查,公司一定会被罚
员工在职期间,在公司电脑上安装了盗版autocad,作为公司当时不过问、不阻止、不教育,就已经是不负责任或已违法。
在职员工工作期间用盗版软件,作为公司就已经涉嫌违法。
员工辞职后,是否继续使用,都要由公司承担责任,也不要妄想推到个人身上。

⑧ 公司遭遇软件侵权和图片侵权怎么办

唉 其实抄很多人用盗版 我也在用
但这并不能成为你拒绝被侵犯了权利的人向你主张权利的理由。
用盗版就是用盗版,违法了,权利人想你主张权利、合理合法。
没有多少人,可还是有吧?有很多人使用盗版,没错,但是你被人家发现,并且盯上算你倒霉。

我告诉你
一、你要要求对方提供证据:
1对方是权利人的证据,就是对方是你使用地盗版的东西(图片)的合法版权所有者的证据。(比如授权书、版权登记书等)
2你使用了这些盗版软件、图片的证据。

如果对方能够提供,你尽量还是想办法和他们协商解决,破财免灾吧。
也可以挺着,不理他们,有可能告你,也有可能不告。因为对方也要考虑一个诉讼成本的问题。但是告了你,就麻烦了。
你就得付出软件、图片都会正版价格几倍的损失,还得为对方维权的费用买单(比如对方的律师费,只有知识产权法有这样的规定)。广东地区,一张图片可能判到赔偿一万以上。 你可以自己查查。

⑨ 软件工程师离开原来单位做和原来单位一样的软件算侵权吗

看有没有签到相关协议,如果 没有就不算

⑩ 知识产权法怎么告该员工在公司负责开发软件,但是他现在要离职了,要将软件带到新公司。没签过任何保密

如果软件是该职工在你公司任职期间针对本职工作中明确指定的开发目标所开发的软件,或者开发的软件是从事本职工作活动所预见的结果或者自然的结果,或者主要使用了你公司的资金、专用设备、未公开的专门信息等物质技术条件所开发并由你公司承担责任的软件,该职工的开发行为属于职务开发,软件为职务开发软件,该软件著作权由你单位享有。

可以公司的名义起诉该职工,
纵横法律网 韩进华律师

阅读全文

与软件侵权离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