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频繁降价背后 是特斯拉不懂消费者 还是我们不懂特斯拉
还记得最开始接触特斯拉这个品牌的时候,它完全不是以一个“豪华”为标签,出现在我眼前的存在。
堪比一线超跑的加速成绩、先锋的设计语言、充满科技感的配置以及不到80万元的售价,在五、六年前特斯拉ModelS初次出现在国内时,曾经被誉为“最没有架子”的进口车型。毕竟以我们此前对于进口车的认知来说,长ModelS这样的不卖个一两百万感觉都对不起观众。
其实擎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并没有选择一个明确站队的“姿态”。因为在经济学课本里,很多模型会有个假设:市场中的各方都是理性人;然而,真实的市场里,有头脑发热的冲动者,有小肚鸡肠的交易者,有急着下班回家想敷衍过去的客服,以及为了抢占市场而不顾后果的品牌。
我们当然可以站在任何一个角度去谴责其中任何一方,但这些所有的矛盾组合在一起,才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魅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特斯拉这次降价,是否有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说起电动汽车,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特斯拉。特斯拉也算是高端品牌,在去年,特斯拉有一次大降价,当许多车主购买之后,都在吐槽特斯拉的质量大打折扣。不管是汽车的外皮,有的连一些主要部件都出现了问题。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关注特斯拉的价格,也是在降价。很多想买车的人就开始心动了,但是去年这件事发生后,很多人也开始犹豫。那么特斯拉这次降价是否存在隐瞒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呢?下面小编来说说我的看法!
很多家庭买车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都怕买了之后存在问题,更怕在购买时存在欺骗行为。特斯拉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我想一定也不会再出类似的事情。那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③ 我替特斯拉回应你们:降价你们就闹腾,你们都希望涨价呗
特斯拉车主们又双叒叕开始搞动作了,还是司空见惯对特斯拉降价的不满意。
宝马X5目前最低配降至56万左右,相比于当年动辄百万入手宝马X5的消费者,今天入手宝马X5是对市场的一种友好态度,但也不见当年百万入手宝马X5的车主出来拉大旗表示自己的不满。
要说最应该出来的,我觉得应该是奥迪Q7,当年Q7什么价,今天的Q7什么价儿?
毕竟,当年选择特斯拉的是你,不满意特斯拉的也是你。
再者说了,这次特斯拉降价不过是几万元,这与豪华品牌动辄十万、数十万的降价幅度对比根本不算什么,还有一点,去年雷克萨斯ES涨价被人喷,今天特斯拉降价也被人喷,你说让车企涨价还是降价呢?
其实我是坚持降价的观点,降价才会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如果车企坚持不降价,得利的根本不会是消费者,你想想奥迪Q7如果今天还能卖到100多万,市场会是受益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国产特斯拉降价引维权 车主上门送韭菜怒称“被清库存”
中国网汽车1月7日讯今日下午,特斯拉即将举行国产Model3首批车主交付暨ModelY项目启动仪式。此前,特斯拉已于1月3日正式宣布国产Model3降价,补贴后低至30万元以内,而这一刺激消费市场的行为同样也对部分老车主形成了刺激。只是特斯拉店里,不仅有拉横幅的,还有送韭菜的。要表达的意思大抵是:第一批用户都成了被割的韭菜。
据悉,目前国产版Model3已有30%零部件国产化,预计2020年7月车身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0%,2020年底达到100%。这也意味着随着特斯拉供应链逐步实现本土化,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特斯拉突然降价,是否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
近年来电动汽车开始兴起,因为电动汽车更加环保,深受人们的喜爱,说起电动汽车,相信很多人都对特斯拉有所了解,毕竟特斯拉也算是电动汽车里面的高端品牌,近来由于电动汽车的大促销,特斯拉这个高端品牌也有一次大降价,但是很多人买了之后就后悔了,之所以降价其实是因为特斯拉的质量变得不再和从前一样好了,尤其是汽车的车皮质量更是大打折扣,还有就是其他的部件也都出现了问题,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特斯拉的价格,只要这个高端品牌开始降价,那么想买特斯拉的人就要仔细斟酌了,因为在质量问题这件事上被很多人诟病了,在每次的降价期间特斯拉Model3的起步价基本都是25万左右,这让很多人开始怀疑,特斯拉可能是在其他地方缩减了成本,这就有点误导消费者了,消费者在买之前应该仔细斟酌一下了。
一、特斯拉旨在打开中国市场
对于这次事件特斯拉副总裁也及时作出了回应,说是不存在任何隐瞒欺骗消费者的情况,也没有所谓的误导消费者,我们旨在打开中国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特斯拉品牌。
⑥ 特斯拉频繁降价惹争议,特斯拉如何保证已购车主的利益
“特斯拉频繁降价”这样的情况在出现之后也是引发了网友们的一系列愤怒了,毕竟对于这样的情况其实更多的也是一个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了,就拿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物品购买为例,在自己刚买之后就掉价你心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多的也是一个对别人不公平的行为了,对于这样的事件是我们都不希望看到发生于自己身边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实更岁的也应该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了,只有真正的让消费者买的放心才是一个对自己商品销售业绩的最好提升,因为在很多的时候对于这样问题在发生也是让我们都为之困扰,从而选择不去购买,谁也不希望在这样一个对消费者不存在合理对待的态度下去进行,不是吗?
⑦ 特斯拉此次降价,是否有车主要求退车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亏本的买卖正常人应该都不会去做,所以,应该很少有人主动去协商。大概在10月1日的时候,特斯拉中国官方网站正式宣布,中国制造的Model3标准耐力升级版的补贴价格为249,900元,中国制造的Model3长耐力轮驱动版的补贴价格大概为309,900元,高性能版本的价格保持不变,大概为419,800元,这个价格实际上比7月22日的时候。
销售人员经常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催促他们去取车,事实上,我已经得知了,一些车主经历了昨天提车,今天降价的噩梦,因为我本人也是其中一员,其次,特斯拉命令式的沟通,更让顾客他们更加愤怒,然而,老车主很苦恼,他们决心维护自己的权利。
关于特斯拉此次降价是否有车主要求退车的问题,就分析到这里为止。
⑧ 频繁降价引发车主集体诉讼,特斯拉一边应诉一边继续降价
继本月国产Model 3标准版直接降价1万元之后,5月14日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变相降价2万元。
5月14日,有外媒放出风声,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价格将下调2万元。下午17点20分,特斯拉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消息,表示在7月22号补贴过渡期结束后,国产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将保持为人民币34.405万元,即消费者到手价不变。
“7月22日之后补贴就没了,价格本应该涨的。”特斯拉相关人士告诉出行一客,而现在价格保持不变,相当于降价。目前Model 3长续航版可享受的补贴金额为2.25万元,扣除补贴后的到手价为34.405万元。特斯拉宣布在7月22日补贴过渡期结束后Model 3依旧维持原价,则意味着厂家自掏腰包贴了2万元的补贴钱。
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的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Model 3长续航版不在其列,未达到该要求的车辆即日起至2020年7月22日过渡期期间仍可享受原有补贴。
因此,外媒报道的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价格将下调2万元,指的是补贴前价格退坡,这和特斯拉官方微博宣称的7月22日之后到手价保持不变,可以理解为同一件事。
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
业内人士告诉出行一客,厂家自己贴钱,以保证补贴减少后消费者到手价不变,这样的变相降价比较常见,是厂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热衷”调价的特斯拉,在给自己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引来了车主的“集体诉讼”。据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显示,5月和6月间,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将以被告身份面临十多起买卖合同诉讼,其中6月9日单日就要应诉5起。
出行一客拨通了其中一桩诉讼的原告公司的电话,获悉该公司连同多位自然人车主集体因为降价而起诉特斯拉。“我们公司是去年70多万买了一辆进口特斯拉,因为税率变化很快就降价了,所以我们和其他车主发起了集体诉讼,主要诉求就是要退差价。”
据上述人士所说,包括该公司在内的多位特斯拉车主已组成集体诉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诉讼方面的执行事务。
这次的官宣价格能撑多久?
每个月都在调价的Model 3
2018年7月,马斯克公开表示,美国工厂已经实现每周5000辆Model 3的产能目标,当时距离Model 3在全球交付刚过去一年。
完成产能爬坡的Model 3,此后的价格再没有“安分”过。
根据出行一客统计,Model 3的售价变动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8年7月(美国工厂完成每周5000辆Model 3产能目标)、 2019年6月(国产Model 3开始预售)、2020年1月(国产Model 3向普通用户正式交付)。
据出行一客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底,Model 3价格调整6次,平均每两个月调整一次,其中以降价为主,全系车型最高降幅曾超40万;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Model 3价格调整了6次,平均1个半月调整一次,4次为官方降价,全系车型最高降幅3.35万元。
而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国产Model 3价格已经经历了先涨后降的两次调整。4月23日,国家发布新能源最新补贴政策,国产Model 3标准版和长续航版的两款车型由于价格均超过30万,后续无法享受原有补贴金额,政策发布第二天,两款车型的到手价分别上调4500元和5000元。5月1日,特斯拉中国再次调价,将国产Model 3标准版售价下调到30万以内以享受补贴,由此到手价也回落为27.155万元。
从整体趋势来看,Model 3一直在降价。目前国产Model 3标准版到手价已经比最初进口同型号降低10万余元,对比国产同型号最初售价也降低了5.6万余元。而Model 3长续航版到手价34.405万,比最初进口同型号降低7.5万余元。
2019年以来,特斯拉在中国遇到数十起买卖合同纠纷,多因为价格变动引发消费者不满而被起诉,但诉讼结果多以消费者败诉告终。
2018年8月,消费者卢某支付115万元购买了ModelX100D,并于当年9月进行了交付。7个月后,该款车型售价为794000,降价幅度为30余万元,故消费者卢某要求返还差价款。最终法院认为特斯拉公司的降价属于市场行为,不属于价格欺诈,最终驳回了卢某的请求。
因汽车降价引起纠纷的不止特斯拉一家车企。早在2004年,浙江在线发布名为《首例汽车降价纠纷案判决 消费者赔偿要求被驳回》的报道,消费者李先生购买海南马自达轿车未满一个月,售价下调了一万多元。因此李先生将该4S店告上法庭,要求返还差价。最终法院驳回了李先生的诉讼请求。
就在过去的2019年7月,小鹏汽车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小鹏G3 2020款正式上市,相比老款除了售价更低,续航里程也提高了。对此,一些老款车主提出了希望能免费升级为520公里续航版本等要求。但是网上的意见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些老款车主便线下前往北上广等地的小鹏门店进行维权,线上则建立了相关网页,记录维权过程。
对于消费者要求赔偿差价屡遭败诉一事,河南通参律师事务所李可飞律师向出行一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车辆价格本就是不断波动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其次,企业拥有自主定价权。第三,购车时并未约定降价返还差价。所以现在以降价为由要求返还差价没有任何事实和法律依据。”
为何一边应诉一边降价?
对于本次特斯拉官宣的补贴退坡后售价保持不变一事,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再等等,“你不买,我不买,价格还能降2万”。一位待提车的Model 3长续航版车主表示,暂时不考虑提车。
5月14日特斯拉官宣变相降价后,出行一客联系了特斯拉上海虹桥店,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预订Model 3 长续航版,六月底七月初就能提车。
一位在特斯拉上海临港超级工厂的内部人士表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为3000多辆每周,后期还会更高。重庆新光天地门店的销售人员也告诉出行一客,后续产能也要根据订单情况,“之前是一班倒,现在有可能两班倒,订单量提升的话甚至三班倒。”
对于特斯拉的不断调价,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昊曾给出的解释是:“特斯拉的降价是因为公司在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我们愿意把在成本上的下降作为对用户回馈。”
生产成本的降低取决于供应链的不断本土化,目前国产Model 3 供应链本土化程度为30%。
特斯拉曾公开表示,一季度上海工厂的Model 3成本已经比美国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工厂要低,并且仍存在进一步降低的空间。特斯拉目前只有上海和加州两座整车组装工厂。
不过,供应链本土化程度不足的现状,曾一度使得特斯拉上海工厂经历短暂停工。据36氪报道,在五一假期结束后,特斯拉上海工厂并未在5月6号如期开工,多位特斯拉相关人士表示,至少一部分原因是海外零部件供应问题。
门店直营也是价格频繁变动的原因之一。特斯拉采用门店直营的一个好处是没有中间经销商赚差价,价格透明,但这也使得成本直接体现在终端价格上。而采用经销商模式的车企则不同,小幅度的价格调整可以由经销商承担。
除了供应链和门店直营,关税、国家政策、销售业绩等因素也是其定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2019年6月之前,中国市场的特斯拉主要依靠进口,定价受关税和中美贸易影响较大。随着特斯拉国产化,新能源相关补贴政策的出台也对特斯拉售价造成一定波动。
销售业绩方面,国产Model 3第一季度销量为17394台,位列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第一名,其中3月单月销量超1万台。目前,官方还未公布4月份销量,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国产Model 3的4月份销量为3635台,降幅高达64%。。
“我们一般都是看季度数就可以了,有时候有(季末)冲销量的情况。”面对三四月份的销量差异,除了受疫情影响外,特斯拉上海工厂内部人士向出行一客给出了另一种解释。除此之外,随着Model 3 长续航版的推出,有相当一部分标准版订单转成了长续航版,这也是3月销量减少的原因之一。(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特斯拉突然宣布降价导致已购买的车主组织维权,你怎么看
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因为现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它是现在推出的这些产品呢,它所存在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不太明显了,所以以降价的方式来提高销售量是很多车企的做法,但是对于已经买过的车主来说,这就是对他们权利的侵害,所以他们必须得要维权。
⑩ 特斯拉价格再次大跳水,高价买特斯拉的网友能维权吗
客观的来说是可以维权的,毕竟这是消费者的权利,但是维权之后特斯拉对消费者能不能有实质性的赔偿那就不一定了,因为车辆大幅降价,有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公司能够左右的。
一:商品降价,跳水属于市场常态。学过经济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如今这个风云变幻的市场里,某个产品出现高开低走的价格售卖状况可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例子,就是前一天我花20万购买的某一个大件,等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它的市场价格可能只有15万。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当我们需斥巨资购买生活中的大件时,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看看这个商品的市场前景,切不可盲目跟风,听信身边人的“彩虹屁”,不经调查随意出手。不然特斯拉跳水这种事情将会再一次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到这时可能哭都找不到地方,维权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