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事纠纷处理程序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 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五、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六、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② 民事纠纷和解后派出所还会备案吗
严格说民事纠纷不属于派出所管辖,但从维护稳定的角度做了调解工作,只做一般的工作记录。不会进入违法犯罪档案。
③ 个人发生民事纠纷能去派出所备案吗
民事纠纷,是什么样的,借贷关系的话不能,要去法院起诉!是受伤就需要公安了!
④ 请问民事纠纷要去哪儿备案
民事纠纷不需要备案,如要解决民事纠纷可以去法院诉讼解决。
⑤ 民事诉讼要经过什么流程都需要什么手续
1、起诉书两份(被告电话地址一定要详细,准确)。
2、原告:如果是个人无代理人的要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有代理人的还要有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如果是法人要有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身份证明,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被告:如果是单位的,要提交网上打印的工商查询信息。
4、证据材料,复印件两份。
然后去法院立案就可以了,等立案庭把案子分到具体的审判庭,可以打电话去查,一般是审判庭的内勤那里知道分到哪个审判员手里,问一下电话,可以直接联系法官。如果被告不好联系的话,法官会主动跟你联系的。
等通知了被告给被告发了传票就会通知你开庭时间,记好了时间,到时带着所有证据的原件开庭,如果争议不大事实清楚的话一次就可以开完,也有可能要开几次。
(5)民事纠纷备案流程扩展阅读
书记员应先期到达法庭,做好以下开庭前准备工作:
(1)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入庭就坐。检查诉讼参加人出庭情况。如有一方诉讼参加人未到庭的,应立即报告审判长处理。
(2)宣布:请诉讼参加人出示身份证件。到案前核对诉讼参加人的身份。如确认有证人、鉴定人、勘验人、检查人、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简称“专家”)出庭的,还应核对其身份后请其退席,等候传唤。
(3)核实《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诉讼风险提示书》和《举证通知书》、《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和开庭《传票》及《通知书》以及诉状等诉讼材料的收悉情况。
(4)公开开庭的,应当检查参加旁听的人员是否适合,是否有现场采访的记者。
如发现有未成年人(经批准的除外)、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以及其他不宜旁听的人旁听开庭的,应当请其退出法庭。
如发现有记者到庭采访,应当确认其是否办理审批手续。如未经批准,不得录音、录像或者摄影;但应当允许记者作为旁听人员参加旁听和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起诉
⑥ 民事诉讼怎么备案
民事诉讼不存在备案,只存在立案,要立案,有原告资格,有诉讼请求,有被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书面或者口头的诉状,并提交基本的证据能证明诉讼事实的发生。
⑦ 如何起诉,民事纠纷打官司流程是什么
无论复是什么纠纷起诉的流程制是一样的,需要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材料提交法院,立案法院经过审查以后,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我向原告被告发送开庭传票,告知开庭的时间之后就是开庭,双方进行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如果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会作出判决。简易程序为三个月,普通程序为六个月,也就是说从立案到拿到判决书是3到6个月的时间。
⑧ 关于民事纠纷 派出所的处理方式和流程
产生民事纠纷派出所的处理方式和流程;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纠纷。该方法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8)民事纠纷备案流程扩展阅读:
不属于民事纠纷案件受理范围:
1、集资纠纷案件,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为生产、经营、建房而向职工集资引发的纠纷案件以及未经依法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乱集资活动而引发的纠纷案件。
2、以“买卖”形式进行的非法“传销”活动而引起的纠纷案件。
3、因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决定、体制变动而引起的房地产纠纷案件。
4、因企业改制或者企业效益不好等原因出现的企业整体拖欠职工工资而引发的纠纷案件以及因劳动制度改革而出现的职工下岗纠纷案件。
5、政府及其所属主管部门进行企业国有资产调整、计划划转过程中的纠纷案件;因企业改制过程中违反民主议定原则或者因企业改制而引起的职工安置纠纷案件等。
6、村民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问题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纠纷案件,但是直接支付给个人,未经集体经济组织安排发生的纠纷案除外。
7、政府部门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争议作出处理决定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当事人以民事侵权诉讼的案件。
8、地方政府根据农业产业化政策及规模经济的发展要求,大规模解除农业承包合同而发生的纠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