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诉纠纷 > 非法票据投诉

非法票据投诉

发布时间:2021-08-10 16:39:00

1. 非法经营票据到哪里举报

工商管理部门 或者12315 消费者协会

2. 什么是票据犯罪,票据犯罪如何处罚

票据犯罪是指以伪造、变造、诈骗及其他方法侵犯票据管理,破坏金融秩序,情节严重,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新刑法中涉及票据的金融犯罪即票据犯罪有四个罪名,分别是:第177条“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第188条“非法出具金融票证罪”、第189条“票据业务渎职罪”、第194条“金融票证诈骗罪”。
票据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103条规定:“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票据的;(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四)签发无可靠资金来源的汇票、本票,骗取资金的;(五)汇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六)冒用他人的票据,或者故意使用过期或者作废的票据,骗取财物的;(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恶意串通,实施前六项所列行为之一的。”《票据法》第105条规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票据予以承兑、付款或者保证的,给予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外省购买到假冒产品没有票据怎么投诉

1.千万不要自认倒霉
遇到这种情况您不要着急,可携带假冒商品及有关票据,到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请他们调查处理,帮助你追回损失的货款。如果是怀疑自己购买了假冒商品,那就要先请上述两个部门的有关专家或真品生产厂家帮助鉴别,确定是假冒商品后再作处理。如果当地已成立了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也可直接向消费者协会反映,请他们帮助鉴定、调查,使制售假冒商品的行为及时得到制止。总之,消费者如果发觉自己购买了假冒商品,一定不要自认倒霉,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这样就可以使假冒商品没有立足之地,既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维护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2.一定要保留好相关证据
我们如果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之后,一定要记住,保留好相关证据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们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维护。
一般来说,我们要保留的证据原件包括购物发票、小票、商品实物等,如有必要,最好考虑写一份书面的经过材料。
即比如购买的是食品的话,我们要提供所购食品的发票或购物凭证,在发票或购物凭证上,应写明食品名称、数量、金额、食品经营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或字号名称或印章、购买食品时间;提供食品的外包装,必要时应提供食品样品、或其它认定假冒伪劣食品的相关证据等等。
3.您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此外,您还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消费者对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问题主张惩罚性赔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对有欺诈行为的消费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主张双倍赔偿的权利。对生产或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品安全法》赋予了消费者主张十倍赔偿的权利。
4. 应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和在接受服务时,当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应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项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部门申述;4、向工商部门“12315”申诉;5、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6、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也可直接拔打工商部门的“12315”电话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诉、举报,工商部门接到消费者申诉、举报后,都会“急消费者所急、想消费者所想、帮消费者帮”去务实解决难题,采取“投诉一到、马上立案、立即出动、现场调解”的工作原则。但消费者申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明确的被诉方;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依据,必须有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并在一定的期限内;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如果不是管辖范围,工商部门会告知消费者到其他部门投诉。
5..怎么投诉,即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应该投诉谁?
当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般都认为是谁的产品就应该找谁、就应该投诉谁。但有时我们会买到没有生产厂家的商品,那就只能以出售该商品的单位为投诉对象。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因商品缺陷造成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民法通则》和其他有关法律也有类似规定。这就是说,当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时,既可以生产者为投诉对象。也可以销售者为投诉对象,或者以二者为共同的投诉对象。
6.如果投诉不能解决问题,又该怎么办?
假冒伪劣产品,法律规定赋予的索赔权利和赔偿额,是具有强制力的,厂家和商家依家必须承担违法生产和销售的责任。然而,通过消委会投诉途径维权,只能在《消法》赋予消委会“调解”的职能下进行,调解是建立在消费者、经营者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进行的,不具有强制力,如果厂家或商家坚决不愿意按法律赔偿,消委会唯有终止调解,或向媒体披露有关的违法经营行为。消费者一定要按法律主张赔偿的,可进一步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予以解决---以上答案由家律网整理提供

4. 票据欺诈罪的刑事责任有哪些

票据欺诈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所谓票据欺诈罪,是指违反票据法的有关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票据欺诈活动,破坏金融秩序,数额较大的行为。

票据欺诈罪的构成特征主要是:

①犯罪客体。不但侵犯了国家、单位或个人的财产利益,最主要的是侵犯了票据管理制度并由此破坏了金融秩序。

②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各种票据欺诈行为。根据《惩治金融犯罪的决定》第12条规定,构成票据欺诈罪的客观情形是:

.明知是伪造、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明知是作废的汇票、本票、支票而使用的;.冒用他人的汇票、本票、支票的;.签发空头支票或者与其预留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汇票、本票的出票人签发无资金保证的汇票、本票或者在出票时作虚假记载,骗取财物的。

此外,根据《惩治金融犯罪的决定》第12条第2款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也构成本罪。

构成本罪的,在客观上还必须是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或其等值的服务,如果数额不是较大,行为人不构成本罪。

③犯罪主体。单位和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作为自然人犯本罪的,为一般主体。

④犯罪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且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之目的。间接故意因不具有目的性,不构成本罪,过失亦不构成本罪。

票据欺诈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惩治金融犯罪的决定》第12条规定,票据欺诈罪的刑事责任是:

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活现,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按上述法定刑规定处罚。

5. 票据纠纷如何举证

� 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持票人有责任提供诉争票据。该票据的出票、承兑、交付、背书转让涉嫌欺诈、偷盗、胁迫、恐吓、暴力等非法行为的,持票人对持票的合法性应当负责举证。中国票据网提示:在受让银行承兑汇票时,一定要基于对价原则合法取得票据,从而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二、票据债务人对与其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票人提出抗辩,持票人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已经履行了约定义务。 三、付款人或承兑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的,持票人因行使追索权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供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宣告破产裁定书或者能够证明付款人或承兑人破产的其他证明。 四、持票人非经背书转让,而以继承、公司合并等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持票人应依法举证,证明其票据权利。比如持票人以继承方式合法取得票据的,可以按《继承法》及《公证条例》进行遗嘱公证,并以公证机关依法出具的公证书举证其享有票据权利。

6. 12135可以投诉非法经营吗

12135可以投诉非法经营,投诉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在本行政区域内;

2、有明确被内诉方;

3、有具容体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4、投诉人应当是消费争议利害关系人;

5、未超出投诉期限;

6、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

7、消费者投诉时应填写真实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真实全称,地址和电话号码。

(6)非法票据投诉扩展阅读

投诉须知

1、按照中央有关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已将原工商12315、原质检12365、原食药12331、原价监12358、原知识产权12330热线整合为12315热线及全国12315平台。投诉人可以通过本平台就消费者权益争议向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2、为确保工作顺畅、业务延续、过渡平稳,在统一的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出台前,市场监管部门依据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等现行有效的规定处理投诉。

3、本平台接收的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产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向市场监管部门请求解决该争议的行为。

7. 老话题:倒卖票据属于非法经营罪吗

您好,有很多争议的。
从司法实践看,认为买卖银行承兑汇票属中介业务,不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主要理由是:1、买卖行为未“违反国家规定”。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是依法可以转让的一种权利凭证。票据买卖本质上是收取对价转让票据权利,目前没有任何国家规定禁止此类行为。2、买卖行为不属于相关规定中的“票据贴现”。银行贴现使票据退出流通领域,但票据买卖未改变票据的流通性。3、买卖行为不应认定为“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但该《办法》要求的支付结算是资金清算,票据买卖参与的是票据行为的中间环节,未到结算环节。

8. 不合规票据处罚

以不合规票据入管理费用,所得税前是不可以扣除的。你们在申报缴纳所得税时,自行调整就可以了。
如果你们自己申报缴纳没有调整,被查出,那就要补缴所得税,并交滞纳金。如果达到偷税的条件,将按偷税处理。
如果发票是假发票,所得税前不得扣除相应费用,同时可能会被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

9. 非法为他人贴现票据能否定罪

我国《刑法》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个人或单位非法为他人提供票据贴现服务而收取费用,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而刑法对“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的规定中却未将此类行为规定为犯罪,其他章节中也未规定,因此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此类行为就不能以犯罪论处。

10. 杭州非法票据案对其他企业部门的影响有哪些

沪上“包装户”的集体关门谢客,导火线是百里外的杭州破获涉案金额900亿的非法票据贴现案,案件中落网的窝点“大头”是一家名为“润银”的“投资管理”公司。 本报从杭州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获得的消息称,杭州公安7月10日对31个票据贴现窝点统一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254余人,冻结涉案账户4个、资金1.6亿余元,查扣用于贴现的承兑汇票107份、票面金额9.4亿余元以及大量用于开展非法票据贴现业务的账册资料等凭证,初步核查涉案非法经营额达900余亿元。 坊间有消息称,此次的打击重点正是润银,因警方在数月前侦办一起金融诈骗案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互联网上招揽非法银票贴现信息,从而盯上了润银。 本报另从当地某接触过润银的人士处获悉,杭州警方整个行动中冻结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润银的,此外还有一批作案用银票复印件、公章。他透露,润银老板林岗“欧洲杯”期间人在欧洲,刚回杭州召集公司高管开会当日就被逮个正着,一起被抓的高管有45名。 而让上海整个地下票据行业皆人心惶惶的是,润银的总部并非设在杭州,而是上海。润银在杭州只有财务部、业务部和同业部,上海才是中心,北京、南京、深圳均有分公司。 据浙江媒体披露,当地经侦在6月已查清,润银在萧山的独立部门从2007年就开始经营银票贴现业务,最近该公司每天非法贴现金额在3亿元至5亿元。 该媒体并称,单是润银一家的非法票据业务涉案金额就有800多亿元。“一旦对这批涉案票据追究起来,会有更多窝点、各家银行蹚进浑水,上海肯定有不少。”上述人士称。 规范?洗牌? 对于地下票据交易市场的危害,杭州警方表示,部分人反复循环开票、倒买倒卖、贴现赚取息差,导致银行存、贷规模被无限放大,使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形势造成误判,不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然而,上述接近润银的人士却表示,落网的林岗实际已经有逐步向规范操作靠拢的意图。事实上,在民间金融的很多领域,出现了不少公司从灰色地带起家,做大后逐渐规范“洗白”。 另据某银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票据营业部研究人士向本报表示,监管打击灰色票据的方式有待商榷。他认为,那些“伪造”(票据本身是假的)、“变造”(票据内容涂改)票据者应以严打,但仅是帮助中小企业虚构贸易背景者,惩治力度可酌情减轻。 在他看来,监管不宜以管理信贷的思路来管理货币市场。既然票据在实际签发中已经被默认为信贷,那未经承兑的变现实际是进入二级市场,而浙江的中小企业也已经适应了“光贴”融资方式。 杭州警方表示,《刑法修正案(七)》对此类“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规定”已作了规定,因此可依法对非法从事承兑汇票贴现的行为予以严打。 快报:杭州票据案最新进展 继8月17日,检察院表示因证据不足,撤销公安机关对杭州900亿票据案的正式起诉后,包括杭州公安机关在内的各地公安机关经侦部门进一步收集了相关证据,并在本月29日前陆续向检察院再次提出上诉,此次上诉有效期达2个月。 截至目前,百融网暂未获悉检察院方面有关此案件的任何回应。对于检察院的后续回应以及案件的进一步消息,中国百姓金融网将密切进行追踪报道。

满意请采纳

阅读全文

与非法票据投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权转让合同模板 浏览:638
知识产权部门重点的工作计划范文 浏览:826
用地批准书能证明土地的使用权权吗 浏览:829
拓荒者知识产权 浏览:774
商标侵权事宜处理委托书 浏览:168
内容无版权今日头条 浏览:327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浏览:269
无形资产年限怎么确定 浏览:542
工商登记人员工作总结2018 浏览:799
我要发明机器人300字 浏览:341
转让合作书 浏览:512
上海联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浏览: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机转让 浏览:698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