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些法院对赡养案件有管辖权
赡养案件来的管辖问题,如果被告自是一个人,应当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如果被告是几个人,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条 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⑵ 对于赡养纠纷案由,法院受理有何规定
按照民诉法来,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管辖;符合以上几点,法院应当受理。
⑶ 如何提起赡养费纠纷诉讼
1、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专一致属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到法院立案
各地人民法院为了落实司法为民举措、方便当事人诉讼,对赡养纠纷案件可以采取电话预约立案、网上预约立案、上门立案、便民诉讼联络员代为收案等多种方便老人的立案举措。而且法院的立案厅还有立案须知、举证须知、诉讼风险告知书等便民法律文书,可以免费索取。
3、提交诉讼费
赡养纠纷案件诉讼费用降低为每件80元,而且还可以申请缓交或免交。
4、法院审理
许多法院专门针对赡养纠纷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往往立案后即时调解、开庭,对许多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起诉的赡养纠纷案件还会上门开庭,大大方便了老年人诉讼、节省了诉讼时间,使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⑷ 赡养纠纷的诉讼主体是如何认定的
(一)赡养纠纷的特殊性
1.主体的特定性。与侵权行为所引起的侵权之债相比,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具有特定性,侵权之债的权利主体是受害人或近亲属,义务主体是侵权人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体。《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因此赡养纠纷案件的权利主体是老年人,义务主体是老年人的子女或其他具有赡养义务的人。除此之外赡养案件具有人身相关性。与其他财产案件相比赡养案件最大的区别是赡养纠纷具有直接的身份权性,而非其他基于债产生的权利。
2.数额的可变更性。随时时间的推移,在被赡养人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的情形下,比如被赡养人生病,物价上涨等因素出现,可以要求变更诉讼请求,提出增加赡养费的要求。
3.时间的久远性。赡养纠纷的发生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他是矛盾尖锐到其他个人、团体都无法解决而使被赡养人请求于救助的最后底线——诉讼。而赡养案件的判决也非一次执行兑现,而是至被赡养人死亡才得以终结。
4.矛盾可调和性。虽然赡养纠纷案件发生原因复杂,主要与亲情关系和家庭财产分配等密切相关,刚起诉到法院时矛盾尖锐,似乎不可调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事人互相谦让,加之亲情的动力,赡养纠纷最终是可以调和的。
5.内容的丰富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对老人的赡养内不光只是供吃供穿,而且还包括对老年人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在精神上给予慰藉,还应当满足老年人身体状况及精神状态下的特殊需求。
赡养纠纷案件诉权保障存在的冲突
1.老人无能诉讼与急需救助的冲突。许多老年人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
2.程序的复杂性与老人急需处理之间的冲突。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受理时不仅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在受理后,为了保障被告的权利,还要依法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有的被告在外打工,拒绝回家领取法律文书或者下落不明,法院还要适用公告送达法律文书,如被告需要答辩、举证,还要给予举证期,对判决不服,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等一套长达几个月甚致一两年的复杂程序。
3.儿女的赡养能力与老人特殊需求之间的冲突。
4.子女参差不齐与裁判平均化之间的冲突。
5.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需求之间的冲突。
6.农村风俗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
7.老年人的先予执行权未得到充分的保障。
8.被告滥用诉权损害原告的权益、浪费司法资源。
⑸ 老人向几个不同地区的子女追索赡养费,应该如何起诉
现实困惑
张老汉老伴早逝,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几个孩子长大。现在几个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按说一家人应该过上好日子才是。但是由于几个子女在赡养老人这件事情上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所以,几个子女都对张老汉不闻不问。张老汉的生活实在是没有着落,伤透心的张老汉决定起诉自己的几个子女,要求他们负担赡养费,但是几个子女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张老汉到底该如何起诉呢?律师点评
张老汉可以在自己住所地的法院起诉。通常民事诉讼都是要求原告必须到被告住所地的法院去起诉,但是由于追索赡养费案件的特殊性,法律规定,原告可以向自己住所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由于本案中被告住的地方不在同一辖区,原告既可以选择向任何一个子女住所地的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自己住所地的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9、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条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特别提醒
老人追索赡养费,而几个子女在不同的地区,如果让老人到处跑着去打官司,显然是不合理的。突破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的规定,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也更能彰显法律的公平正义。
⑹ 追索赡养费只有一个被告管辖法院是哪里
可以分别由几个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关键取决于原告决定。
⑺ 老人追索赡养费的案件,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现实问题
卫某是一名退休老人,老伴已经去世,两个孩子分别在两个城市打工,由于退休工资无法满足日常开支,卫某多次向两个孩子支付赡养费,但两个孩子都以种种理由搪塞。无奈之下,卫某准备向法院起诉追索赡养费,请问卫某应当向哪个法院起诉?
律师解答
依据《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本案中,卫某的两个孩子都不在本地,且不在同一辖区,因此卫某可以直接到其自己的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追索赡养费。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九条 追索赡养费、抚育费、扶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⑻ 索要赡养费案件,可以向哪些法院起诉
索要赡养费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在特殊情况下,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诉讼法》
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二十二条 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