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直接侵权责任与共同侵权责任的不同
首先,共同侵权行为是指加害人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权益造成损害,加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构成的情形。共同侵权行为也以过错作为必备的构成要件,包括故意+过失,并且不要求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必须要有意思联络。
第二,由于中介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处于居间地位,所以原则上不存在共同侵权的问题;但是如果中介与一方当事人串通,恶意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共同侵权。
⑵ 什么是侵权 侵权责任
一、侵权行为是一种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因此侵权行为也可以称为一种侵害行为,这可以从词源学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印证。在英语中,“侵权行为”一词称作“tort",来源于拉丁文“tortus ",原意是指扭曲和弯曲,它也用于将某人的手臂或腿砍掉的情形,此种含义仍然能从德语(jemanden einen Tort antum;Tortur)和法语(avior tort;faire tortous)中找到,以后该词逐渐演化为错误(Wrong)的意思。在法语中,tortum和tort都是来源于拉丁语“delictum",其原意是“过错”,“罪过”。拉丁语名词delictum派生于动词delinqere(偏离正确的道路),意思是一个违法、一个失误或者一个错误。中文的“侵权行为”一词“最早于清末编定《大清民律》草案时才开始应用。”但是在旧中国民法中对侵权行为的概念却缺乏明确的界定。
二、
行为分类
(1)按构成要件分
一般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直接致人损害,因而适用民法上一般责任条款的行为。
特殊侵权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 但依民法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应承担责任的行为 。
(2)按侵害对象分
侵害财产权行为:包括侵害物权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行为。
侵害人身权行为:包括侵害他人身体和心理的行为。
(3)按致害人的人数分
单独侵权行为:致害人仅为一人的侵权行为。
共同侵权行为:致害人为二人以上的侵权行为 致害人应负连带的损害赔偿责任。
(4)按行为性质分
积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积极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消极侵权行为:指致害人以消极不作为的形式致人损害的行为。
三、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侵权责任是任何人都对他人承担这样一种义务,即不因为自己的错误(过错)行为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否则即能构成侵权行为,要对受害方承担责任。侵权行为基本上都是违法行为。
法律特征
侵权责任的法律特征表现在:
1、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规定
民事义务有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务。这种义务对于每个自然人、法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违反此种义务,即构成侵权行为责任。而约定义务则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设定的某种义务,违反约定义务,构成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以侵权行为为前提要件
侵权责任产生的基础是侵权行为,没有侵权行为则不存在承担侵权责任的问题。侵权责任正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侵权责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侵权责任的行为人或责任人除了要承担赔偿损失、返还财产等财产责任外,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同时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非财产形式的责任。
⑶ 专利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有什么不同
(一)直接侵权行为的形态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回、许诺销售、进口答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利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专利产品,以及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间接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所谓间接侵犯专利权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犯人与直接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
⑷ 著作权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的区别及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著作权直接侵权的行为侵犯了《著作权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内条例》中规定的著容作权或邻接权的权能,其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著作权间接侵权的行为本身没有侵犯《著作权法》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的著作权或邻接权的权能,然而该行为构成帮助、引诱、教唆直接侵权人为直接侵权的行为,间接侵权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共同侵权的责任。
这是个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问题。
⑸ 著作权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
著作抄权侵权分为直接侵权袭和间接侵权,著作权是否侵权并不是以是否盈利为目的来判定的。
我们知道著作权里面每一项专有权利都控制着一类特定行为,比如复制权控制复制行为,发行权控制发行行为,演绎权控制摄制、改编、翻译、汇编行为,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又没有“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理由的,而擅自实施受著作权专用权利控制的行为,构成直接侵权。
而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并未直接实施受专有权利控制的行为,如果其行为与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特定关系,也可基于公共政策原因而被法律定为侵权行为。最典型的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网络服务提供商不是直接侵权行为人,用户的上传、传播、下载等行为才是直接侵权行为;网络平台要承担的是与其身份、控制能力相对应的审查义务。如果接到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就有删除义务,否则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⑹ 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
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专利数量的增加,专利侵权的回行为也持续发生,但答是,我国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如果大家需要专业的专利服务,八戒知识产权帮您支招!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业务发展迅速,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八戒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专利转让代理服务受业内认可,您有专利转让,专利申请的交易的需求,就赶快咨询八戒知识产权客服。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一、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二、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产品行为;三、销售或许诺销售的行为;四、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产品的行为;五、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专利法中规定的直接侵权行为有哪些?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在线客服。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主营业务三大板块:常规知识产权、涉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互联网+知识产权行业的黑马型企业。
⑺ 直接侵权责任
)是美国1993年Playboy Enterprises,Inc.v.Frena案中确立的责任原则。[⑩]这个判例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个ISP版权侵权的判例。
⑻ 专利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有什么不同
(一)直接侵权行为的形态
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许诺销售、进口发明、实属用新型专利产品或利用专利方法获得的专利产品,以及制造、销售、许诺销售、进口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二)间接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所谓间接侵犯专利权是指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并不直接构成对专利权的侵害,但实施了诱导、怂恿、教唆、帮助他人侵害专利权的行为。间接侵犯人与直接侵权人构成共同侵权,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