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党员发展对象公示时间怎么规定的
1、公示对象:被党组织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一年以上、并经支部委员会讨论的发展对象,予以公示。
2、公示内容:入党发展对象的姓名(含曾用名)、性别、民族、学历、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或职业。公示单位党组织及受理群众举报的电话号码或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3、对公示对象监督的内容: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
4、公示范围:在公示对象所在党支部或单位管辖范围内公示。
5、公示的方法与形式:各党支部可利用政务公开栏、企事务公开栏、公告栏等形式进行公示。公示单位党组织要设置“发展党员公示意见箱”。
6、公示的程序分为五个步骤:拟定公示内容;及时进行公示;收集群众意见;调查核实情况;研究处理问题。
(1)公示期限规定扩展阅读:
对调查和核实的结果, 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
所反映的问题与事实不符或证据不足,不影响公示主体的发展。是一个普遍的缺点、不足、不影响发展, 按照预定的方案,并在宣传结束后由党委指定一个人与公众交谈,指出存在问题,明确的努力方向,指责其最后期限的纠正。
政治立场、思想素质、诚信、自律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不应发展如果反思问题比较严重, 暂时难以核实,但不能轻易否认,则应暂停发展,暂停发展的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三个月。
如果在三个月内未经核实并以公示为主题负责的书面资料说明,应在奇文研究认为不影响该报告后提交分支机构会议讨论和表决。此后,如果发现问题属实,就有必要加以处理。确定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弄虚作假、诈骗的,明显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对党组织和个人负责有关。
『贰』 公示时间怎么算
1、如果公示时间是从1月10日开始,公示时间为7日,那么结束时间为1月17日。应以24小时为一日。
2、公示期是指某一对象在被最终确认之前,由相关单位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或相关人员公布相关情况以听取不同意见的时间段。在这期间,若有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以向公示单位提出。公示期过后单位将作出关于该对象的最终决定。
(2)公示期限规定扩展阅读:
1、国家公示。
国家公示是指国家(政府)通过相关决议、项目和政策之前,把相关草案向社会大众公示,征求意见,以便听取不同意见,对草案做最后修改。国家公示由于涉及大多数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天。
2、企事业单位公示。
企业事业单位公示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对单位的相关事项做出调整后,向利益相关人员公示,对此不满人员可以在公示期内向单位提出异议,单位再在不同意见基础上做出最终决定。企事业单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左右。
『叁』 干部任免公示期为几天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
法律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专任用工作条例》
第四十二条属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制度。
提拔担任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的,除特殊岗位和在换届考察时已进行过公示的人选外,在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后、下发任职通知前,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公示内容应当真实准确,便于监督,涉及破格提拔的还应当说明破格的具体情形和理由。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果不影响任职的,办理任职手续。
(3)公示期限规定扩展阅读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坚持的原则:
法律依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第二条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三)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四)公道正派、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五)民主集中制;
(六)依法依规办事。
『肆』 干部任免公示期限是多少天
干部任免公示期为7—15天。干部任免的做法是:
1、党委(党组)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后以一定方式发布公告。
2、由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群众意见。
3、调查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向署名或当面反映问题的群众反馈调查核实结果。四是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决定是否实施对干部的任用,并予以公布。公示期一般为7—15天。
(4)公示期限规定扩展阅读:
干部上任的资格有:
1、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
4、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应当经过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培训时间应当达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7、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资格要求。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还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规定的党龄要求。
『伍』 法律规定公告时间不得少于多少天
不少于60日。
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二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陆』 公示的标准时间是几天
公示期一般的天数与实际情况有关系,主要有以下集中情况:
国家公示。 国家公示是指国家(政府)通过相关决议、项目和政策之前,把相关草案向社会大众公示,征求意见,以便听取不同意见,对草案做最后修改。国家公示由于涉及大多数人利益且信息量大,因而公示时间较长,一般大于10天。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前的公示期一般为七至十五天。
企事业单位的公示期一般在一周7天左右。
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
公示期是指某一对象在被最终确认之前,由相关单位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公众或相关人员公布相关情况以听取不同意见的时间段。在这期间,若有人对公示内容有异议,可以向公示单位提出。公示期过后单位将作出关于该对象的最终决定。
『柒』 公告的期限
向社会公告征询抄异议属于行政听证行为,适用《行政许可法》第四十五条:“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就是说,向社会公告征询异议没有硬性规定时间,但所需时间应在公告中书面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