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内1-预计净残值容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附注:【例1】甲公司有一幢厂房,原价为50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预计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厂房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年折旧率=(1-2%)/20=4.9%
月折旧率=4.9%/12=0.41%
月折旧额=5000000×0.41%=20500(元)
本例采用的是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其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相等的。
B. 什么是年限平均法,公式怎么理解
年限平均法:
是指将应计折旧额平均分摊到预期使用的每一年的方法
特点:每期折旧额相等,适用于各个时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的固定资产折旧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
甲公司2021年7月购买了一台机器设备A,购买价125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5万元,则
1、年折旧额 = (125-5)/10 = 12万
2、月折旧额 = 12/12 = 1万
3、年折旧率 = 12/125 = 9.6%
4、月折旧率 = 9.6%/12 = 0.8%
C. 固定资产的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该方法将油气资产成本均衡地分摊到各会计期间。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每期油气资产折耗金额相等。企业采用的油气资产折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是指按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额。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
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
2、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工作量法的运用根据规定,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
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更为重要。
因而,如果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工作量法举例
某企业的运输汽车1辆,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行使总里程为800000公里。该汽车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某月该汽车行使6000公里。
该汽车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00000×(1-4%)]/800000=0.36(元/公里)
该月折旧额=0.36×6000=2160(元)
D. 年限平均法怎么算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回方法计算的每期折答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E. 平均年限法计算公式
月折旧额300000*0.95/5/12=4750元,为计提的折旧可以补提。
借:制造费用--折旧4750
贷:累计折旧4750
F.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复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G. 年限平均法举例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该方法将油气资产成本均衡地分摊到各会计期间。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每期油气资产折耗金额相等。企业采用的油气资产折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原价55000折旧10年残肢率5%
年折旧率=(1-0.05)/10=9.5%
年折旧额=55000*9.5%=5225
月折旧额=5225/12=435.42
H. 平均年限法
答案是错的,该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 [2008] 第538号 )2009月1月1日起购进的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或用于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或者劳务允许抵扣,但购进的属于不动产的固定资产或用于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购进货物或者劳务不允许抵扣。同时,条例规定纳税人自用消费品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自用消费品,指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游艇、汽车、摩托车等。
本题中固定资产的原值应该是10000+1700+300=12000元
年限平均法下年折旧额=12000*(1-3%)/10=1164元
年限平均法下2008年折旧额(本月增加,本月不计提折旧)=1164*11/12=1067元
I. 年限平均法
如果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
至预计使用年限到期前2年以前,用公式: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一般到最后两年会出现,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将预计净残值也计提成折旧或应计折旧未提完的情况。
所以最后2年用年限平均法,可以保证预计净残值的准确不变。
举例如下:
某医院有一台机器设备原价为6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24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40%=24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40%=86400元
第四、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24000)/2=52800元
BUT:如果不使用年限平均法,而是继续用双倍余额,则接下来
第四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40%=51840元
第五年应提的折旧额=(600000-240000-144000-86400-51840)*40%=31104元
比正确的方法多计提了30144元,即使得预计净残值减少30144元,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