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以及再次上诉
1、审理了六个月,属于正常现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2、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可以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交给第一审人民法院。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六条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1)民事二审期限扩展阅读:
上诉须知
1.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
(1)上诉人、被上诉人的基本情况。系自然人的,载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或者出生时间、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等;系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载明其名称、住所、组织机构代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2)作出一审裁判文书的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案由及上诉人收到一审裁判文书的时间;
(3)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4)致送法院的名称;
(5)上诉人签名、捺印或者盖章;
(6)上诉时间。
2.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3.如果您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4.为了及时启动二审程序,建议最好通过原审人民法院递交上诉状。
Ⅱ 民事上诉案件立案期限是多久
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对二审案件的立案期限做明确的规定,但是二审的上诉案件需要在三个月之内审结。
根据《民事诉讼法》
一百六十四条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六十六条 提出上诉状
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 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条 原审法院工作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答辩状,应当在五日内连同全部案卷和证据,报送第二审人民法院。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二审审限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Ⅲ 民事案件二审受理案件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民抄事诉讼法》的规定袭,二审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时限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不是从上诉人上诉之日起计算,而是从一审法院将卷宗移送二审法院,二审法院立案之日起计算。
结案时间以将二审判决书或者裁定书、调解书送达给最后一个当事人为止。
Ⅳ 民事诉讼二审审理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第二审的审理期限,由于案件性质不同期限也不同。
《行政内诉讼法》规定:人民法容院第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两个月,从收到上诉状之日起计算。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Ⅳ 民事二审的审理期限到底是几个月
民事案件二审期限是三个月,但是现在法院超期审理很严重,你还不敢去催他,只能耐心等。你可以去法院监察室投诉一下看看,前提是你不怕法官做出不利于你的判决。
Ⅵ 二审民事上诉超期限怎么办
1、民事来上诉超期限,一审判决生效了自,则不可以上诉;
2、如果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Ⅶ 民事二审终审后执行期限是多久
从被执行人收到的二审判决书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内出现执行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情况,则施用诉讼时效中止或者中断的规定计算执行期间。同时,两年的执行期间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则应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算。二审判决是生效的终审判决,自被执行人收到二审判决后,如果二审判决规定了履行期间,则从二审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间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如果二审判决是维持原判等判决,则按一审法院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算两年执行时效。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
第一百七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