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刑事判决书中 “继续追缴犯罪所得赃款”,请问由哪个主体进行追缴是否有追缴期限
检察,机关。是追缴主体机关。只要,案情需要。没有期限。但问题。不严重。也就不再追缴。如已够立案标。
准。如已过了,诉讼期限。各种,案由。有不一样。以各案,为准。
② 刑事判决的继续追缴款追缴期限是多少年
无期限,会直到债务人寿终。
刑事判决生效后,下列事项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内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容
1、财产刑;
2、已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在判决主文、判决书附件和《移送执行书》中已明确作为违法所得应予追缴没收的;
3、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或判决主文、《移送执行书》中明确应返还被害人合法财产不成时责令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的。
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及审理中已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需没收、销毁或直接发还被害人的,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负责执行。财产处理时遇有特殊情况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应予配合。
刑事判决中财产刑及财产部分执行案件的执行期限为6个月。
③ 社保追缴期限是几年
原单位三年社保没有缴纳。
如果现在追缴,是没有过时效期的。
可以通过劳动局举报或法院起诉的方式追缴。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④ 罚金有无追缴时效如何计算
我国罚金刑执行方式不外乎四种,即一次或分期缴纳、强制缴纳、强制追缴、减免缴纳。
1、一次或分期缴纳。遵照刑罚及时性原则,能够尽快一次性缴纳的,首先应考虑一次性缴纳,其优点在于不因缴纳拖延与分次进行而淡化刑罚效应,同时减少法院在执行工作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分期缴纳主要是考虑犯罪人的经济状况,衡量其有无一次性缴纳的可能性。事实上,如果在宣判前犯罪分子无力缴纳,宣判后犯罪分子被关押,已丧失了缴纳的可能性,除非其亲属愿意代为缴纳。
2、强制缴纳。对判决规定的期限届满后能够缴纳而拒不缴纳的犯罪人,采取强行扣押存款、查封款项的手段,从中提取法院判处的罚金额;对没有金钱但拥有其他财产而不缴纳罚金的人,采取强制查封其财产或追回其隐藏、转移的财产,将其中一部分拍卖、变卖以折抵罚金;对没有供生活使用之外的财产,但有固定收入却全部用于挥霍而拒绝缴纳罚金的人,通知有关单位或人员定期扣除生活必需费用之外的收入,以折抵罚金。强制缴纳是对一次或分期缴纳之后,剩下的能缴纳而不缴纳的犯罪人采取的特别执行方式或补救性执行方式。
3、随时追缴。由于罚金的执行没有期限限制,什么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什么时候就可以执行,发现多少,执行多少,直到执行完毕。罚金刑不受时间限制,能有效地发挥判决的裁定惩罚犯罪分子,警戒社会不稳定分子,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以实现刑罚的目的,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
4、酌情减免。罚金刑的减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也就是天灾人祸,这是前提条件。第二,由于灾祸而致缴纳有困难,这是本质条件,一般是指丧失罚金执行的能力。第三,经法院裁定。
⑤ 关于未申报税款追缴期限问题的批复 是否有效
《税收征管法来》第五源十二条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下发《关于未申报税款追缴期限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国税函[2009]326号),对无限期进行了解释,明确税务机关对未申报税款的追缴期限一般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五年。《批复》明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造成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情形不属于偷税、抗税、骗税,其追征期按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精神,一般为三年,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