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购入的旧设备如何提取折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折旧年限,不论是新旧设备,均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和第五十九条以及第六十条处理,其中对购入的旧设备又以按实际使用剩余年限提取折旧,计税基础应为买入价加上相关税费。 关于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问题,如果能够取得前环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则可就其剩余年限计提折旧;对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应当根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㈡ 购买旧设备的折旧年限
首先按购买时的净值入账,作原值再按剩余的使用年限提吧
供参考
㈢ 购入旧设备如何提取折旧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和折旧年限,不论新旧设备,均应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回例》第五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理,对购入的旧设备按实际使用剩余年限提取折旧,计税基础应为买入价加上相关税费。
关于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如果能够取得前环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则可就其剩余年限计提折旧。
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应根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双倍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额=年折旧率╳固定资产账面净值÷12
年折旧额=每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最后2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预计净残值)÷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二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残值后的净额平均分摊。
㈣ 购入旧的固定资产,税法折旧年限如何确认
一、处理方式:
1、可以确定已使用年限
年限确认: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
准备资料:获取购入旧固定资产企业的原始入账发票,出厂时间证明资料;以及企业账面记录等作为依据。
2、无法确定已使用年限
年限确认: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准备资料:成新度的测算底稿及判断依据等
二、法规依据:
1、现行有效的规则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第三条规定,企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对其购置的新固定资产,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的折旧年限的60%;若为购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的60%.最低折旧年限一经确定,一般不得变更。
这边对应购置的旧货中,有说明其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60%的比例是新旧都相同的。
㈤ 购入旧的原本就没折旧完的设备,转固时,要如何确定折旧年限
企业外购固定资抄产的计税袭基础和折旧年限,不论新旧设备,均应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处理,对购入的旧设备按实际使用剩余年限提取折旧,计税基础应为买入价加上相关税费。
关于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认定,如果能够取得前环节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则可就其剩余年限计提折旧。
无法取得上述证据的,应根据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
如果你们买到的资产价格都不超过2000元,直接入当期费用就是了
㈥ 购入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么确定
企业购来入的固定资产,其折旧源年限可按不短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该旧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旧。企业应提供取得该旧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
㈦ 企业购买二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何确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年限认定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3]1095号)规定,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政策精神,企业取得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主管税务机关首先应当根据已使用过固定资产的新旧磨损程度、使用情况以及是否进行改良等因素合理估计新旧程度,然后与该固定资产的法定折旧年限相乘确定。如果有关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难以准确估计,主管税务机关有权采取其他合理方法。
㈧ 购入旧的固定资产如何确定其使用年限,
一般有四种方法:
第一、已知取得的旧固定资产在对方已使用多少年,那么按着法定年限确定折旧年限。如:购买一台旧生产用设备,已知使用7年,这样就可以确定以后的折旧最低为3年。
第二、不知对方使用年限,但已知这台设备是八成新,你也可按着法定年限确定折旧年限10年,确定最低不得少于8年。
第三、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成交价,你可以按同类固定资产恒量这个资产的原始价值,如:购买一台旧生产用设备,成交价50万元,已知同类资产现价100万元。那么你可以按最低5年确认。
第四、购的旧固定资产对方已提足折旧,对买方来说是购买的固定资产,有支出就要形成固定资产。并且也要通过折旧收回这笔支出。这样就需要技术人员(专家)判定还能使用几年。最好有鉴定报告。
(8)购入旧设备折旧年限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的更换与改良的会计处理方法有三种:
1、替代法(substitution method)
如果被更换的固定资产部件单独记账,且不单独记账但已知其原始成本和累计折旧,则按照新的成本重新确认新的固定资产部件或固定资产。
注销旧部件账户或在固定资产账户中冲减旧部件成本和相应的累计折旧,并确认损益。这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不易操作,在通常情况下,固定资产的部件不单独记账,也无法知道其账面成本和累计折旧。
2、冲减累计折旧法(rection of 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如果固定资产更换与改良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意味着以前计提的累计折旧多提,应将更换或改良成本记入累计折旧的借方,从而达到增加固定资产净值的目的。这一方法只适应于能够延长固定资产寿命的更换和改良。
3、成本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new cost)
将国家资产更换或改良成本记入一个资产账户,这一方法有一个假定,即旧部件成本通过折旧变得极小而可以忽略不计,否则将因一个部件包含两个成本价格而高估资产价值。
㈨ 购入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怎么确定
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旧年限可按不短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专规定的最属低折旧年限减去已使用年限后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该旧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可不再提取折旧。企业应提供取得该旧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证据,如初始购置发票、出厂日期等能够证明已使用年限的证据。
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
(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五)电子设备,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