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电晕膜有效期

电晕膜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7-04 18:58:51

Ⅰ bopp薄膜的保质期有多久

好长时间哦,看你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室外阳光下使用的话,估计也就一年时间。也有可降解BOPP薄膜,使用时间会更短。你网络一下PP论坛,里面很多做BOPP薄膜的朋友

Ⅱ bopp 膜的电晕一般是多少范围

你好,一般电晕值达到42达因就行了。如果你电晕完不是马上用,要放一段时间或转手卖出去的话,那就打高一点,打个48左右的,因为电晕值也会衰退的。望采纳,本人是“ 南通三信”电晕厂的!

Ⅲ 电晕处理后的塑料可以打印吗

要看什么塑料了,一般PP PS PET PVC等电晕后可以打印,其他就难说了。
而且要注意的是,电晕的活性只能维持一周,一周以后会衰减的。
最可靠的办法是,在做片材的时候,涂布一层处理液,可以维持粘附力。
电晕处理是一种电击处理,它使承印物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
电晕处理器由电极、高电位器及走卷导辊组成,当电压超过1-2mm的空气间隙的电离电阻时,就会产生连续放电,由于导辊上的电介质使放电获得均一的分散。电极装在罩室内,以防接触。为了降温及排除所产生的臭氧,用排气风扇把电晕处理器附近的空气往外吹散。但为了不让臭氧向外排放,还须让排气先通过一个空气净化器。
电晕处理增加基材的附着性能是通过下列机理的:
·移除表面上被吸收的原子和分子。
·促进原子的接触,增进湿润。
·增进表面能,调节极性。
·创造能起化学反应的原子基或功能团。
电晕处理对塑料表面所产生的物理及化学影响是复杂的,其效果主要通过三方面来控制:1、特定的电极系统,2、导辊上的电介质,3、特定的电极功率。
至于走卷速度、卷的宽度及塑料种类的变化,只需调节电机功率,有的是自动控制的,其效果的重复性有保证。
电晕处理的作用在于:
1、从电极上释出的电子受高压的加速而冲向走卷。
2、电子与空气分子相撞击产生部分臭氧及氧化氮。
3、电子与塑料膜(例如聚乙烯)撞击后,使碳氢链或碳碳链断裂。
4、受电晕影响的空气与这些自由基发生反应,主要是氧化。
5、羟基、酮基、醚基、碳酸基、酯均是极性基团,是油墨附着的基础。
由于不同的化学结构有不同的原子键,所以对塑料电晕处理的效果也视塑料的化学结构而异。不同的塑料需要进行不同强度的电晕处理。已证实:BOPP薄膜在生产后还会发生结构状态的变化,在几天内,聚合物由无定形变化成晶体形,从而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
经过电晕处理后,塑料表面层的交联结构比其内层的交联结构减少,因此其表面层的功能团有较高的移动性。所以,在储存中,不少塑料出现电晕处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剂由内部向表面迁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响附着力的因素,这种负面影响无法完全抑制。
实际上相对湿度也会影响电晕处理的效果,湿度是去极化剂,但一般来说由于影响并不严重,往往在测试误差范围之内,被忽略不计。如果采用连机电晕处理,则更可不必考虑。
要把塑料表面处理达到一定的表面能,就需要把电晕处理的量(D)达到一定数值,其公式是:D=P÷(CB×V)
D=电晕处理量P=电动机功率(瓦)CB=电晕处理宽度(米)
V=走卷速度(米/分)
举例:有一塑料薄膜印刷商要以350米/分的速度进行1600mm宽的薄膜印刷,有PET、LDPE、PP共聚体及PP均聚体等不同塑料膜。在开印前,这些薄膜的表面能均须处理达到45mN/m以上,根据电晕处理经验,知道上述各种薄膜的电晕处理量大致要达到:
PET 5.0(由42达到45mN/m)
LDPE 7.5(由38达到45mN/m)
PP共聚体 12.5(由40达到45mN/m)
PP均聚体 25.0(由39达到45mN/m)
那么其电晕处理的功率(P)也就可以根据P=D×CB×V计算出来,其中PP均聚体的功率要求最高为25×1.6m×350米/分=14000瓦,而PP共聚体为7000W,LDPE为4200W,PET为2800W。
一般情况来说,电晕处理器是按照要求最高的功率设定,对于要求低些的薄膜,把功率调低来处理。
电晕处理的效果与电极的设计有较大关系。多片电极的效果最好(如Softal公司的专利),这一系统的特点是电晕处理的能力是通过平行成排的电极片播散出来的。在热膨胀的情况下,电极片可以在不改变极片间隙的情况下移动。另一优点是:由于放电的均一性,可避免长持续的放电通道。据对比,多片电极比一般金属电极(如单片电极或U型电极)的效果,可能要高出5到10mN/m。而且处理后的塑料在储存一个月后,其表面能的衰减情况前者却反而比后者弱。

Ⅳ 薄膜电晕保多久

保用时间与材料种类及储存环境密切相关,温度、湿度、薄膜中的添加剂都会影响电晕值;
极性薄膜类(PA、PET。。。)存储六个月一般可用,复合后测试数据变化不大;
厚的PE膜(80um)一般四个月还可用,6个月就有点风险;
要求高的产品如:蒸煮型CPP最好不要超过三个月。

Ⅳ 电晕击穿薄膜怎么回事

以我们顺天人包装的经验来看,塑料薄膜表面的电晕处理并不是越大越好,如果塑料薄膜表面火花处理过大,会将薄膜击穿,使表层老化、光泽消退、粘连、强度降低或内层薄膜的热封性能变差,也就是不易封口。一般印刷加工的薄膜,表面张力要求为38一42dyn;复合加工的薄膜,表面张力要求达到42 -54dyn;真空镀铝加工的薄膜,表面张力则要求不小于42一50dyn。

Ⅵ 薄膜为什么要时效处理

电晕处理是为了增加塑料薄膜表面的粗糙度,促进油墨的附着。

Ⅶ 电晕处理PE膜的有效期有多长

电晕处理主要降低PE的表面张力,增加其达因力。你可以查下文献了解下,具体时效应该不长。做实验嘛!

Ⅷ 什么是塑料薄膜的电晕处理法

电晕处理是一种电击处理,它使承印物的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

原理:

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塑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

(8)电晕膜有效期扩展阅读

1、经过电晕处理后,塑料表面层的交联结构比其内层的交联结构减少,因此其表面层的官能团有较高的移动性。所以,在储存中,不少塑料出现电晕处理效果的衰退,添加剂由内部向表面迁移,也是使表面能下降,影响附着力的因素,这种负面影响无法完全抑制。

2、电晕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许多承印物的表面能量,使之易于同印刷油墨、涂布材料及胶粘剂相粘结。所有承印物在制造过程中进行一些处理之后便具有较好的粘着特性。

电晕处理属于后期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电晕处理并不是在生产承印物时所能运用的改变承印物表面能的处理法。其它处理方法包括火焰处理及涂布处理法。具体采用哪种处理法主要取决于承印物的结构。

Ⅸ 电晕处理后的膜可以存放多长时间

塑料薄膜的电晕处理法:在处理装置上施加高频高压电,使其电晕放电,产生细小密集的紫蓝色火花。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各种等离子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而冲击处理装置内的塑料制品,这些等离子粒子的能量一般在几至几十电子伏特,与塑料分子的化学键能相接近,因此,能诱发塑料表面分子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大表面粗糙度。在电晕放电时,还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使塑料表层分子氧化,产生羰基化合物、过氧化合物等。另外,电晕处理还有除去油污、水汽和尘垢等作用,经过上述物理和化学改性后,能明显改善塑料表面的润湿性和附着性。优点:
①处理材料的范围广,可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聚酯、聚碳酸酯、氟塑料、以及各种相应的共聚物,金属箔等;
②处理时间短、速度快,可在生产线上进行处理;
③操作简单、控制容易;
④电晕处理只涉及材料表层极浅的范围,一般只有纳米数量级,基本上不影响制品的机械性能;
⑤无废液排放,基本上不污染环境;⑥处理成本低。
工艺线路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即通常所说的热膜处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处理形式。由于在高聚物分子还没有完成结晶的情况下就进行处理,因此,处理效果强,但一般只适用于当即进行再加工(如印刷、涂布或复合)的薄膜处理。处理装置设置在薄膜冷却定型段后面,卷取装置之前。
第二种形式是在薄膜的再加工线上进行,即通常所说的冷膜处理,这种形式的处理质量还与薄膜的经历有关。若薄膜生产后存放时间长,析出的添加剂大量附在薄膜表面,处理质量就会变差。选用这种形式还应注意电火花是否会对所使用的溶剂产生着火的可能。处理装置设置在印刷(或涂布、复合)装置之前。
第三种形式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组合,即先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处理,然后在薄膜的再加工线上进行第二次处理。它适用于第一次处理质量差,或第一次处理后存放时间已长,处理效果已消退许多的薄膜。

Ⅹ 吹膜用的电晕药水有保质期吗

没有配的时候看看试剂有没有吧!我这都配两年了还有这么多呢

阅读全文

与电晕膜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工作计划 浏览:190
上海市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757
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 浏览:564
工程质量维修期限承诺 浏览:769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