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刑事自诉再审期限多长时间
如果是当事人自己申请再审的案件,首先要由法院立案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再审,内审查的期限是三个月容,至迟不超过六人月;当法院决定再审后,应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七十五条 对立案审查的申诉案件,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决定,至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三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不得超过六个月。
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抗诉的案件,审理期限适用前款规定;对需要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的,应当自接受抗诉之日起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下级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适用前款规定。
② 刑事自诉案件有追诉时效吗
刑事自诉案件有追诉时效。
中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回最高刑为不满五年答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
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5、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③ 普通刑事自诉案件程序审理期限超过,怎么处理
1、适来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公源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审理期限为1个月,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期限为6个月;3、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为20日。
④ 刑事自诉案件 审理期限
按照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规定,适用普通版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被羁押权的自诉案件,应当在被告人被羁押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有法定延长情形的,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对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应当在立案后6个月内宣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理期限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⑤ 普通刑事自诉案件程序审理期限超过,怎么处理
1、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刑事公诉案件和被告人被羁押的刑事自诉案件,审理期版限为1个月,至迟不权得超过1个半月。2、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未被羁押的自诉案件,期限为6个月;3、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为20日。
⑥ 刑事自诉案件的追诉时效是多少天
中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版年有期徒刑的权,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5、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⑦ 刑事自诉案件的上诉是有期限的吗
现实困惑张某和妻子王某平日里就横行霸道,经常欺负邻居,在他们居住的小区里人尽皆知。一天下午,王某因为一些琐事与邻居老太太发生争吵,没吵几句双方便动起手来,老太太的老伴儿闻讯赶来竭力劝说他们不要打架,没想到,劝解不仅没起作用,85岁高龄的老人还被同样听到风声前来增援的张某一阵拳打脚踢。老人将张某夫妇告上法庭,经过司法鉴定,老人被鉴定为轻伤。法院经审理认定张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张某不服判决,想提起上诉。请问,张某应该在一审判决后的多长时间内提起上诉?律师点评
刑事诉讼中的上诉是有期限的,张某的上诉应当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上诉权是被告人依法享有的重要刑事诉讼权利之一,被告人提起上诉,不需要理由,也就是说,只要是被告人提起的上诉,法院一般都会受理。但是,上诉是有期限的,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法院之所以规定上诉期限,一方面是为了让上诉人有一定的时间考虑是否提出上诉和提出上诉的理由;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效率,以免拖延诉讼。
本案中,张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起上诉,这是张某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但是,张某要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如果过了期限,就丧失了上诉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八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
第二百一十九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特别提醒
上诉是有期限的,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必要的时间考虑,准备上诉,以更充分地行使上诉权,同时保障第二审程序及时、顺利进行,并且使正确合法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迅速执行,错误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得到及时纠正。
17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