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遗体捐献有年龄限制吗
只要所捐献的器官是健康的,没有年龄限制。
㈡ 遗体捐赠问题。。。
符合.自然人愿意死亡后捐献器官的,应当有同意捐献的书面证明;只有同意捐献的口头意思表示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其配偶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二)没有配偶的,有其父母或者成年子女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三)没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的,有其二名其他近亲属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四)没有任何近亲属的,有其工作单位或者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等组织以及二名医师的书面证明。
需要
㈢ 人死多长时间内,遗体是可以捐赠的啊
人死后最好在几个小时内捐赠遗体,时间上越短越好。因为捐献者死后,由于身体循环停止,器官内的细胞得不到血液的供氧,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开始死亡从而不能使用,如果死亡时间短,身体器官尚未损坏,这种情况下死者的大部分器官都是可以用的。
除了肾、肝脏、骨髓等不会影响捐献者生命的器官能够活体移植外,大部分移植手术都是捐献者死后移植的,但必须在死亡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算是没有血管的角膜,也有6-12小时的时间限制,超过这个时间就不合适移植了。现在器官保存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好,内脏器官有的也可以保存24-48小时。
捐献条件:
1、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遗体。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捐献遗体的,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规定的“甲、乙类”传染病病人的遗体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范畴。非正常死亡者暂不列入志愿捐献遗体之列。
(3)遗体捐赠修改有期限吗扩展阅读:
常见问题:
1、生前未办理登记手续。生前未办理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但本人临终前或死后其直系亲属要求志愿捐献遗体,并取得死者工作单位或公证处证明的,也可以在登记接受站办理接受志愿捐献遗体手续。
2、遗体捐献执行人。可以是捐献人的近亲属或者在工作上、生活上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自然人,也可以是捐献人生前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养老机构或者其他有关单位。
3、变更和撤销。办理登记手续后,可以变更或撤销。捐献人到办理登记的登记机构办理相关的变更或者撤销手续。
4、费用。遗体捐献为无偿及无条件捐献,在捐献过程中捐献者和家属也不负担任何费用。
5、纪念。捐献者名字将被敬刻于生命纪念碑(北京市长青生命纪念园内),家属可择时进行祭奠。
联系方式:
*首都医科大学,电话:83911443,13693207317;
*北京大学医学部,电话:82802466,15810955403;
*北京协和医学院,电话: 69156975,13501100862;
注:座机周一至周五8:30-17:00,手机24小时。
㈣ 微信登记了遗体捐献,怎么取消或者更改
你在登记的那个地方看看可不可以?那个进行修改,或者是删除。
首先先找到你登记的那个地方。
查询一下记录,是否可以更改或删除?
㈤ 遗体捐赠的相关问题
还是电话咨询红十字会比较清楚一些
㈥ 遗体捐献有什么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捐献行为,保障捐献人的合法权益,倡导捐献人体器官挽救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人体器官捐献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人体器官,是指身故后仍然具有特定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等人体器官。
第三条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
本市鼓励捐献人体器官。有关单位和个人对捐献人体器官的行为,应当给予支持。
分配和利用捐献的人体器官应当遵循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并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民政、交通、公安、财政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采取措施,积极支持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第五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公益宣传,促进形成有利于人体器官捐献的社会氛围。
第六条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红十字会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普及人体器官捐献的科学知识,推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市人民政府、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市红十字会对在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组织职责
第八条市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
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红十字会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捐献登记、捐献见证、捐献颁证、人道救助、缅怀纪念等工作。
第九条市红十字会应当在红十字会组织和医疗机构的人员中选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品行端正,热心公益,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并具有相应的沟通协调能力。
市红十字会对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进行培训,统一登记注册,颁发证件,并对其开展业务予以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负责人体器官捐献的知识普及、宣传咨询、信息报送,与具有捐献意愿的人员及其亲属沟通交流,参与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纪念活动。
第十一条本市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支持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科学知识,及时向市红十字会提供相关信息。
第三章 捐献登记
第十二条市红十字会及其委托的区县红十字会是人体器官捐献的登记机构。
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机构应当将其联系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市红十字会建立并完善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
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应当包括人体器官捐献的捐献登记、器官获取、器官分配、器官移植等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捐献人体器官应当由本人以书面形式表示捐献意愿,并向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机构、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应当协助其完成捐献登记。
捐献意愿登记后,市红十字会应当为捐献意愿表达人颁发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证。
第十五条捐献意愿表达人的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应当尊重捐献意愿表达人的捐献意愿。
第十六条捐献意愿登记后,本人可以要求变更或者撤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及时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捐献意愿登记后,本人有权查询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中的本人登记情况,登记机构应当予以协助。
第十七条生前未明示不捐献人体器官的人身故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死者的人体器官。
以前款规定形式捐献人体器官的,有关捐献信息应当记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
第四章 权利保障
第十八条捐献意愿表达人和捐献者的捐献意愿、捐献行为、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和社会尊重。
第十九条捐献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在病情救治需要接受人体器官移植时,可以优先排序。
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及相关医务人员应当对捐献者遗体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尊重捐献者的尊严。
第二十一条民政部门应当免除捐献者的丧葬费用,并为丧葬事宜提供便利条件。
第二十二条市红十字会应当向捐献者亲属颁发人体器官捐献荣誉证书,设置捐献者纪念设施,定期组织开展悼念活动。
第二十三条市红十字会可以设立人体器官捐献救助基金,按照本市有关规定用于救助经济困难的捐献者家庭。
红十字会及相关单位根据需要,应当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捐献者亲属给予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第二十四条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医务人员依法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支持和协助,并提供便利条件。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人体器官捐献及相关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市红十字会应当将人体器官捐献的登记信息、完成捐献的信息和相关工作情况,定期向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将有关器官获取、器官移植等信息及时报告市红十字会。
第二十七条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红十字会、相关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与人体器官捐献相关的信息和资料予以保密。
第二十八条市红十字会的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工作、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应当接受社会监督。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向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有关司法部门举报涉及人体器官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查处,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亲属之间捐献活体器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捐献信息应当纳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
捐献人体角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捐献意愿表达人在办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的同时,表达捐献遗体意愿的,红十字会应当一并办理捐献遗体登记相关事宜。
㈦ 问:遗体捐赠是签了捐赠协议死后多久捐(具体时间和详细操作程序)
我本来想在网络上帮助大家回答问题,积点功德,您替的问题我看后连接了您给的连接页,花了我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看天涯上的这篇小说。差点没气死我。在殡仪馆工作这么多年了,我真没想到社会上会有人用我们的行业做素材些这么无聊的小说。写的漏洞百出,作者根本就不是我们殡仪行业的人。对我们殡仪行业根本就不了解。为了使您心里不要对殡仪馆产生卖器官的怀疑,我简单对他小说上面的故事做分析:
1,火化炉门是上下开启的,他说“金牙灿”活了,入炉后他们用力顶住炉门怕逝者出来?这简直就是对火化机的原理不了解。他根本就不可能是殡仪行业的人。
2,他说:"金牙灿"在火化时登记了墓地的所在地,这就更不可能了,全国任何一家殡仪馆都不可能登记骨灰将来的安放处。
还有太多莫名其妙的描写了。您不用担心遗体进入殡仪馆后会出现任何问题。现在殡仪馆所以地方都安有探头,绝无死角。录像监控24小时开放,出现任何问题公安机构有权随时查看,这种小说只有社会上不明真相的人才会瞎编乱造。您放心吧。
㈧ 遗体捐献后可以指定制成标本长期保存吗
一般情况下,在器官取用后,遗体会用于医学专业解剖实习,是否用于标本制作没有明确规定,或许可以要求。
㈨ 关于遗体捐赠的一些问题
找一个老婆,生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