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部队援藏干部家属是否允许探亲
可以,但是如果你援藏地区过于偏僻的话,最好不要让家属来探亲。这样很容易出危险的,以前就发生过这种事。
⑵ 支援西藏
几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主要包括:
1.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1986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中规定:鼓励科技人员到边远地区工作;边远省、自治区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给予一定优惠待遇。1995年3月和1996年10月,中组部、人事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为西藏、新疆选派干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定期轮换进藏、进疆的干部,除和派出单位同类同级干部一样享受在内地的住房、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外,还可享受一次性的补贴。他们在藏、在疆工作期间,享受所在地区同类人员的地区津贴和其他各项待遇。休假和探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可合并使用,一年一次,往返路费由派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的报销,采取在西藏、新疆治疗的,由西藏、新疆所在单位报销;在内地治疗的,由派出单位承担,等等。
2.规定服务年限并加强管理。(1)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分配、调往西藏、青海高原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不包括按协议支援的人),服务期限为8年。(2)90年代以来选派进藏、进疆的干部只转组织关系和行政关系,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实行双重管理,以西藏、新疆地方党委管理为主。(3)90年代选派进藏的干部,定期轮换的时间原则上定为5年。根据实际情况和西藏的工作需要,以及进藏干部所担任的职务,分片负责的省(市)和对口支援的部委,在10年之内,可以分2批或3批轮换进藏干部。选派到新疆工作的干部,在新疆工作时间为:党政干部5年,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年。
3.表彰先进。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表彰支援边远地区的模范、先进科技人员工作者,肯定他们的业绩和贡献,也鼓励更多的人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
4.返回内地安置。(1)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分配、调往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不包括按协议支援的人),工作满8年后,除自愿留下者外,可以调回沿海、内地。对已在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满20年,要求回沿海或内地的科技人员,可以有计划地将他们分期分批调回原派出单位或地区,也可以调回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区工作。50年代支援边远地区(不包括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年满55岁的科技人员,可先回内地落户。体弱多病,身体不能适应边远地区工作的,可提前退休、离休。过去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支援边远地区的科技人员,达到退休、离休年龄时,允许他们回到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除京、津、沪从严控制外,其他地区应准予落户并给予方便。(2)选派到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和工人期满后,由西藏、新疆自治区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安排他们回内地,由内地派出省市和部委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在西藏、新疆所担任的职务和表现情况,妥善安排工作。内调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平职安排,职数已满的,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如原为正职干部安排正职确有困难,可安排为副职,保留原正职待遇。专业技术干部要安排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岗位,并按其在藏、在疆的技术职务予以聘任。对在西藏、新疆表现优秀的,可提拔使用。凡是自愿延长在西藏、新疆工作时间或要求长期留在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⑶ 支教有什么要求
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援藏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7〕171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对口支援西藏昌都地区教育工作力度,经请示市政府援藏办同意,决定开展2008—2009学年度援藏支教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支教人员选拔条件(一)政治思想素质好,热爱教育事业,有良好的师德;(二)40岁以内,身体健康的男性;(三)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四)具备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一定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二、支教期限与待遇对口支教的期限为1年,即从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支教工作时间视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时间,不影响转正定级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支教期间,支教人员只转临时党组织关系,人事关系不转,待遇不变;派出单位每月补助支教人员高寒津贴不少于500元;支教人员1年内可在派出单位报销两次往返交通费。三、支教工作要求(一)各支教区要高度重视援藏支教工作,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指派专人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把本次援藏支教工作作为重要的特殊任务予以落实。(二)各支教区要认真做好支教人员的选派工作,通过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选派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做好支教对象的报名推荐和资格审查工作,并于6月30日前将选派的支教人员推荐表交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办公室,支教人员将于9月10日前统一派往昌都地区。(三)各支教区要加强对支教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关心支教人员的生活,为支教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在支教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在职务评聘、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四)支教人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教计划,支教结束后,要求写出个人工作总结和自我鉴定,经受援单位提出意见,报区教委核查后,存入个人档案,作为锻炼、培养、评优和评聘教师职务的依据。
⑷ 援藏期间可以申请转业吗
没有特殊情况,援藏期间不能申请转业。除非你的身体出了状况非得离开西藏否则基本不可能,找家里的理由都是不行的。这件事难。只有等你的期限结束后才能办理转业手续。
⑸ 援藏干部子女转学籍之后可以以西藏户口参加高考吗
不能 户口转了也没用 你高考还是在原籍考呀 这是西藏教育规定的
⑹ 应届大学毕业生援藏具体是咋回事呢
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⑺ 援疆援藏和支边干部措施有哪些含义
1.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1986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中规定:鼓励科技人员到边远地区工作;边远省、自治区可以在国家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给予一定优惠待遇。1995年3月和1996年10月,中组部、人事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做好为西藏、新疆选派干部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定期轮换进藏、进疆的干部,除和派出单位同类同级干部一样享受在内地的住房、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外,还可享受一次性的补贴。他们在藏、在疆工作期间,享受所在地区同类人员的地区津贴和其他各项待遇。休假和探亲,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可合并使用,一年一次,往返路费由派出单位承担。医疗费用的报销,采取在西藏、新疆治疗的,由西藏、新疆所在单位报销;在内地治疗的,由派出单位承担,等等。
2.规定服务年限并加强管理。(1)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分配、调往西藏、青海高原地区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不包括按协议支援的人),服务期限为8年。(2)90年代以来选派进藏、进疆的干部只转组织关系和行政关系,不转户口和工资关系,实行双重管理,以西藏、新疆地方党委管理为主。(3)90年代选派进藏的干部,定期轮换的时间原则上定为5年。根据实际情况和西藏的工作需要,以及进藏干部所担任的职务,分片负责的省(市)和对口支援的部委,在10年之内,可以分2批或3批轮换进藏干部。选派到新疆工作的干部,在新疆工作时间为:党政干部5年,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年。
3.表彰先进。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表彰支援边远地区的模范、先进科技人员工作者,肯定他们的业绩和贡献,也鼓励更多的人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
4.返回内地安置。(1)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分配、调往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不包括按协议支援的人),工作满8年后,除自愿留下者外,可以调回沿海、内地。对已在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工作满20年,要求回沿海或内地的科技人员,可以有计划地将他们分期分批调回原派出单位或地区,也可以调回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区工作。50年代支援边远地区(不包括西藏、青海高原地区)年满55岁的科技人员,可先回内地落户。体弱多病,身体不能适应边远地区工作的,可提前退休、离休。过去从沿海内地省市、中央部门支援边远地区的科技人员,达到退休、离休年龄时,允许他们回到原籍或配偶、子女所在地。除京、津、沪从严控制外,其他地区应准予落户并给予方便。(2)选派到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和工人期满后,由西藏、新疆自治区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安排他们回内地,由内地派出省市和部委的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在西藏、新疆所担任的职务和表现情况,妥善安排工作。内调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平职安排,职数已满的,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如原为正职干部安排正职确有困难,可安排为副职,保留原正职待遇。专业技术干部要安排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岗位,并按其在藏、在疆的技术职务予以聘任。对在西藏、新疆表现优秀的,可提拔使用。凡是自愿延长在西藏、新疆工作时间或要求长期留在西藏、新疆工作的干部,应大力提倡和鼓励。
⑻ 单位要援藏,要安排去乌鲁木齐公安对口,请问还回的来吗新疆的干警目前生活怎么样 有那么的干警讲讲不
援藏为什么去乌鲁木齐,应该是援疆吧~~
不了解公 安系统援疆或援藏的条件,但是这是一种援助工作的行为,有期限的,到期后需要回原单位,不会不回来的,当然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延期
⑼ 国家制定有关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的政策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
选派干部、专业人才到西藏、新疆和边远民族地区工作,主要是为了:加强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一、选派干部、专业人:
1、有助于加强同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联系;
2、有助于带动当地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吸收和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作法;
3、有助于为民族地区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拓宽开发利用资源渠道;
4、有助于促进西藏、新疆和边远民族地区的各项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技术人员、专家、学者:
1、促进了双方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了全局意识;
2、传授了先进管理知识,增强了内地干部为边远民族地区服务的自觉性;
3、加快了地区间的经济融合,推动了民族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4、加强了中央国家机关、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联系;
5、拓宽了民族地区引进资金、技术、项目和开发利用资源的渠道;
6、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
党和国家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50年来,选派了大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西藏、新疆和边远民族地区工作。
这一批批援藏、援疆和支边干部,与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9)援藏期限扩展阅读
选派原因: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松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并常常把边疆民族地区作为破坏活动的突破口之一,采取种种手段妄图煽动民族分裂,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对口援疆:
对口援疆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
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
⑽ 考研复试被刷下来的话还能调剂吗
可以。
初试成绩符合复试调剂基本分数要求但在原报考单位没有复试资格,可以申请调剂。调剂复试的具体要求均以初试结束后教育部发出的当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通知的规定为准。
(10)援藏期限扩展阅读:
复试相关规定
(一)招生单位要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复试,如有必要,可再次复试。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二)招生单位在复试前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三)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应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
(四)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报考的考生(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或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可除外),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五)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六)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七)少数民族地区仅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中所列的民族自治区域。考生网报时应如实填写民族身份,现场确认后不得更改。
(八)教育部依据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但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由招生单位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