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红酒的存放要求和年限
保存红酒的方法: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饮葡萄酒时,“白酒宜冷冻,红酒宜室温”。 以白葡萄酒为例,一般轻质的白葡葡和香槟,最佳的享用温度是7~10摄氏度;优质陈年白葡萄酒是10~12摄氏度;贵族霉甜白葡萄酒则以13~15摄氏度为佳。 玫瑰红酒的最佳享用温度是10~12摄氏度。红酒宜保持在室温时享用,这里的室温是指17~21摄氏度。红酒如果过暖,味道会变得怪异,活力减退。 因为葡萄酒的味道和香气都要在适当的温度中才能较好地挥发,在酒精挥发过程中令人产生最舒适的感觉。如果酒温太高,苦涩、过酸等味道便会跑出来;如果酒温太低,应有的香气和美味又不能有效挥发。 保存葡萄酒最忌讳的是温度的强烈变化,如果你在店家购买的时候是处于常温之下,则在家里只要保存于常温之下即可。你若想饮用冰镇过的葡萄酒于饮用前冰冻即可。如果你将葡萄酒储存于冰箱中,只适合存放于温度变化较小的蔬菜室内。最理想与长期的储存环境是温度约在摄氏12~14度间保持恒温,湿度在65%~80%间,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于地下室。保持干净,以免其它异味渗入酒内。 1、葡萄酒储藏应在阴暗,凉爽,温度稳定在11-15度,储藏室周围环境温度应在摄氏12-15度左右为宜。湿度在70-75%,安静无其它异味。 2、将葡萄酒水平放置或倒置为好,这样可以保持瓶塞与酒的接触,起到密封酒的作用。 拥有一个好的酒窖就可能去以好的价格买进年轻的酒,存放到最好的时候再喝。同时对于酒要有好的存放条件,酒窖要阴暗,凉爽,温度应稳定在11-15度,湿度在70-75%,安静无其它异味。如果没有酒窖,也可以把酒放在专门的酒柜中存放。 建议将葡萄酒水平放置为好,这样可以保持瓶塞与酒的接触,起到密封酒的作用。如果瓶子是站 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瓶塞会干枯变细,而使酒氧化了。把要喝的酒提前几小时打开瓶塞直立放置, 这样沉淀物就落在瓶底了。 周围温度在摄氏12-15度左右为宜。微小的波动对酒没有影响,突然急剧的温度变化对酒是有损害的。应该知道酒在温度高的酒窖里比在温度低的酒窖里能更快地达到峰值。 相同年限的酒不都是最好的时侯,很多的白葡萄酒和桃红酒是在1-2年时喝。餐桌酒或者地域型的酒以及一些新酒都是当它们上市时就喝。有些红葡萄酒是要等一段时间再喝。少数大牌的红,白葡萄酒要等十年以上为好。 通常的习惯,葡萄酒是不长时间放在冰箱里的,这种突变的行为会损伤酒的品质。然而有些利口酒是可以在冰箱中存放一,两天的。香槟酒可以在开启前在冰箱里放几小时。
㈡ 红酒有存放年限的限制吗
虽然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如果要定量的话还是很难的。其中某一个因素变化了,其结果也就会有不同,而常常这种变化的结果是要通过实际品尝才可最终确定的,并得到一定的预见。也就是说,每支酒,不同年份,视实际情况不同而定。显然,预先硬性的规定某支酒10年或是20年或是50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试想,1900年的Chateau d'Yquem仍然完美,这个“保质期”该如何确定呢,当然,如果没有所谓“保质期”的规定,对于葡萄酒知识相对较少的一般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难于判断和理解的问题。也为其在选择时带来不便。
㈢ 红酒有存放年限吗,是跟白酒一样,放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红酒是有生命的,生命曲线是口向下的抛物线,当红酒的口感到达顶峰后,内再存下去,口感只能越来容越差的,不同等级的红酒的有效存储期限不同,同一种红酒不同环境的存储期限也不同,所以国外酒庄很少有标有效期的,新酒有建议饮用期,陈年酒提示可以存储多少年,而中国的白酒只要不开封,存的时间长口感就相对更绵长些。
㈣ 什么是红酒的 参考年限
意思是这一瓶酒是2004的葡萄,口感、品质的介绍,如果是2007年份同样是这一种酒的葡萄,它的介绍跟2004年份一样的介绍说法。
就是没有去调整最新的介绍,照旧用旧的介绍。
红酒达人
㈤ 红酒年限的好坏怎么区分
这个问题我可以理解成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红酒年份的好坏。
第二个是红酒储存时间长短对红酒的影响。
第一个红酒年份的好坏,年份对红酒质量好坏的影响很大。所谓年份,是指用来酿酒的葡萄的采摘年份,因为葡萄是地里种出来的,每年的天气,气候,微气候等等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每年的葡萄的质量都是有差异的,经常吃水果的应该都不难理解这样的差异。所以那些气候好,葡萄长得好的年份,这些葡萄用来酿的酒的质量肯定也就更高,葡萄酒的价格也更贵。比较经典的例子是82的拉菲,1982年是一个经典年份,比81,83都要好的多,所以现在一瓶82的拉菲要比81,83的贵三倍左右。
第二是红酒的储存时间。红酒不是一酿出来就是最好喝的时候,其要放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其顶峰。至于放多久是一个问题。红酒的生命力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开始的时候,放的越长,其品质会慢慢变好,但是生命力到达顶峰以后,再放下去,葡萄酒的各种指数都会下降。影响葡萄酒能放多久生命力能达顶峰的时间的因素主要有:葡萄品种、酿法、和储存条件,方法等。一般高酸高单宁,经过橡木桶醇化以后的葡萄酒可以放的更长。
常规来说,一般不过橡木桶的葡萄酒,采摘年份后5年内喝掉比较好。
过橡木桶的,一般5~10年。
一些顶级酒可以达到15~25年,极少数多的甚至可以达到更长。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储存条件,方法符合要求,主要是恒温,恒湿,温度和湿度都是在规定范围内,还要避光,避震,放置的话酒瓶口向上倾斜30度左右放置。
㈥ 红酒的保质期是多久
在人们的印象中,酒,尤其是白酒存放得越久味道就越香,事实真并非如此。不是所有的酒都可以无限期地存入,如黄酒、葡萄酒、红酒、果酒等都有保质期,过了保质期还是不喝为好。另外,人们对陈年酒的认识是错误的,真正的“陈年酒”是指在密封的酒桶中酿造存放的酒,而不是家里用瓶密封的酒,装瓶后的酒最好在三年内喝完,存放时间过长即使不变质,也会产生酒精度降低、酒味变淡等品质下降的问题。
国外再差的红酒也没有写保质期,完全是国内的硬性要求!
其实红酒并不是越老越好,一般还是需要一个成熟期的,但也就是1至5年,中档以上的名牌酒可以放置5年以上,但一般也不超过10年(法国一些顶级酒庄的名牌可以陈20年左右),具体时间要看年鉴,各个产地的每一年的情况不同的。当然过了时间红酒也不会“坏掉”,而是平淡无味了。
至于100%的纯100%的纯葡萄汁就是国内的特色了,因为有太多的厂家用糖水替代葡萄汁发酵!
温度要在5到15度之间,湿度要在50到80之间,瓶子要平放,否则塞子会干掉并发霉.还要避光避震,说实话你家要是没有地下室或者专门存放红酒的冰箱,那是不适宜长期保存红酒的.
再有,红酒并不是越陈越好,总会有个时间上的高点的.法国红酒的年鉴里,98年并不是个好年头.那么你的红酒如果不是顶级酒庄出的话,现在喝就正好.当然,可以继续放下去,决不会变质的,但味道就不会那么醇厚了,酒体会越来越差的.
国外的红酒没保质期的,但除非是非常好的红酒(价格50欧元以上的),一般会在10年内喝掉,要是一般的红酒,在5年内就要喝掉,楼主可以参考一下.
㈦ 红酒是不是时间年限越长的越好啊
当然不是。
根据抄美国出版的《完全袭红酒课程》一书上说,全世界95%的红酒最好就是上市的当年就喝掉。其余5%的红酒还得看是什么样的红酒。一般来说法国普通AOC级别的酒保存世界也就5~8年,高级一点的AOC可以保存10~15年,最好的顶级好酒可以保存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红酒陈酿味道可能会变得更好,但也可能会变得更差。
保存的话,首先红酒要卧放,避光,温度在13度左后最好,湿度在75%左右。一般存放在地窖里就很好,当然没条件的可以买电子酒柜,如果也没有就尽量找无光照,阴凉的地方,如衣柜,床底也可以
㈧ 红酒年限的好坏
一般来说,我们认识到最传统的红酒都是来自法国的,而大家所讨论的“好年份”,正正是针对著名盛产红酒的法国波尔多地区所出产的红酒。“好年份”的定义是指那些年份的天气十分适合葡萄的种植,这些日长夜短、温差少和雨水少的地方,出产的葡萄酿制的红酒品质比较优良,至于价格的高低,就要视乎出产的数量和产地了。普遍红酒的“好年份”就有1982年、1985年、1986年、1990年、1996年、2000年及2001年、2003年。
酒的年份(millesimes)这个词,可在法语国际会议方案中找到严谨的定义:“年份是贴在葡萄酒瓶上确保生产年的格里历年数字”。然而,一个定义并不总是足够严密明确的,从1582年以来,在广告里总要附加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millesimes这个葡萄酒专有名词,专指葡萄酒的出生日期。在酒的标签上标明它的身份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证明这个酒的酒龄,以便允许葡萄酒爱好者按照他的口味和状况选择一个年青的酒或是陈年的酒;二是说明葡萄收获的年份,一般来说葡萄园中的葡萄,一年和一年的收获质量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产葡萄酒的质量水平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酒瓶上标明年份,可给消费者在去掉瓶塞前就能获得酒的质量信息。各个年份酒都有它的典型性,它的演化特征,它的名望和它的标价,为此所有的高级葡萄酒产品都会标出年份。在酿酒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产地的自然条件对年份酒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同一年份在不同的产区或者同一葡萄园在不同的年份酒的质量都不相同。在商店的货架上,对普通价格而言,也有很优秀的酒不标明年份,但通常这都是一些年青的酒,或者是合理的混合品种酿造的酒。
millesimes每年都不相同,这是气候变化的杰作。从来没有过两个葡萄收获期是一样的,可以断言,从酿造者的观点来说,人们永远也不会在不同的年份做出相同的酒来。气候对于葡萄而言似乎比对其他的水果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由脚到顶的葡萄穗成熟需持续45天,果穗成熟很容易受到伤害,在收获期天气的好坏给葡萄质量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非常大。而好年份和差年份又是不可预见的,并没有固定的周期。
根据波尔多地区的记录,从1930年到1980年的50年间,好年份有20个,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30—39年只有两个,34和37年;40—49年有三个,45、47、49年;50—59年有五个,50、52、53、55、59年;60—69年有四个,61、62、64、66年;70—79年有六个,70、71、75、76、78、79年;可见每个十年中好年份的出现数目都不同,奇数偶数虽大致相当,但并没有什么规律。
有那么多好年份,那么要不要对它们进行分级也来个比较呢?照道理作为职业品尝者,不应该无视年份差别的出现,也不能避开年份分级的需要,应该像提出原产地命名规则一样,给年份打分排队。然而事实上,对一个年份的评分并不是绝对值,仅是对同一地块收获的不同年份酒的比较,要公正地建立一个年份等级是很困难的,因为年份具有抽象性和主观性,它涉及到不同年龄的酒对年平均质量的比较。比如前年是2004年,其他年份怎样能接近现在的酒型去比较呢?要综合2002,2000,1998等年份的印象;而这些酒已经在瓶中保藏好几年了,它们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化呢?这就需要对这些酒先前的印象有一个很好的追溯以往的推理判断,并再展示以往的那些年份的评价。人们明白这样的分级不仅很麻烦而且会引来无休止的商榷。故品尝者之间对此留有很大的余地,能广泛地达成共识。另一个概念是像均质一样,在产生的年份等级系列中,应当把酿造的难易性、结果的规律性、商业气氛等因素也纳入年份的印记中,这又会导致一些大的、好的庄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不可比因素更多。至于进行不同地区年份的比较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最简便实用的办法,就是把年份分为好和差两级,事实上好坏年份并没有截然不同的分界,“没有更坏的年,只有困难的年”。这是一条定律。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即便在葡萄原料质量欠缺的年份,现代化的工艺技术也可以弥补其不足,如果达不到高质量,也至少总能保证其没有错误,中等好的年份,总能出比较好的酒。有一些葡萄酒的爱好者,局限于他们的体验,总是想高档酒出自于大年份,其实他们不了解精明的买主所遵循的原则是“小庄园,大年份;大庄园,小年份”。
特殊的气候和现代的技术都是很重要的,葡萄酒工作者永远不能忘记先天和后天的统一性。
在葡萄酒的商标上注明葡萄收成的年份,这种葡萄酒称为“年份葡萄酒”,其意一是向消费者提供一个特殊的信息,让高层次的消费者按年号选购酒;二是葡萄酒标明采收、酿造年份,对于葡萄酒收藏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卖一瓶就会少一瓶;三是饮用标有年份的葡萄酒,有可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回忆那一年的欢乐与奋斗,增加饮酒时的情趣,这也是葡萄酒文化的一种享受。
在法国等欧洲国家,政府每年对于各种葡萄酒,包括年份葡萄酒的生产总量均进行登记,实行在源头控制。所以,年份葡萄酒的销售量在逐年减少而绝不会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