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历史各朝代皇帝名号及在位年限。
中国历代皇帝在位时间表: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
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
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
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
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
汉平帝刘衎(kan):1-6年;
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
光武帝刘秀:25-58年;
汉明帝刘庄:58-76年;
汉章帝刘炟(da):76-89年;
汉和帝刘肇:89-106年;
汉殇帝刘隆:106-107年;
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
汉顺帝刘保:126-145年;
汉冲帝刘炳:145-146年;
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
汉桓帝刘志:147-168年;
汉灵帝刘宏:168-190年;
汉献帝刘协;190-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国(220-265年)
魏国
魏文帝曹丕:220-227年;
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
魏齐王曹芳:240-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
魏元帝曹奂:260-265年。
蜀国
昭烈帝刘备:221-223年;
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吴国
大帝孙权:222-252年;
会稽王孙亮:252-258年;
景帝孙休:258-264年;
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西晋(265-317年)
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东晋(317-420年)
晋元帝司马睿:317-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322-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325-343年;
晋康帝司马岳:343-345年;
晋穆帝司马聃:345-362年;
晋哀帝司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
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
Ⅱ 唐朝所有皇帝在位时间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高祖李渊(566-635) 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 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 (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 (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 (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则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Ⅲ 唐朝有多少个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哪位
唐朝有21个皇帝,在位期间最长的是唐玄宗,在位45年。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Ⅳ 唐朝的各位皇帝及在位时间
一、
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庙号:高祖
帝名:李渊
辈份:第一代
在位:618——626(8年)
生卒:566——635(70岁)
皇考:北周唐国公李虎子李昺子
生母:独孤氏
年号:武德(618——626)
陵墓:献陵(今陕西省三原县城东25公里之土原上)
二、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庙号:太宗
帝名:李世民
辈份:第二代
在位:626——649(23年)
生卒:598——649(52岁)
皇考:高祖次子
生母:窦氏
年号:贞观(627——649)
陵墓:昭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
三、
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庙号:高宗
帝名:李治
辈份:第三代
在位:649——683(34年)
生卒:628——683(56岁)
皇考:太宗第九子
生母:长孙皇后
年号:永徽(650——655)显庆(656——661)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8)总章(668——670)咸亨(670——674)上元(674——676)仪凤(676——679)调露(679——680)永隆(680——681)开耀(681——682)永淳(682——683)弘道(683)
陵墓: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
四、
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庙号:中宗
帝名:李显
辈份:第四代
在位:683——684(1年)705——710(5年)
生卒:656——710(55岁)
皇考:高宗第七子
生母:武瞾
年号:嗣圣(684)神龙(705——707)景龙(707——710)
陵墓: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龙泉山上)
五、
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庙号:睿宗
帝名:李旦
辈份:第四代
在位:684——690(6年)710——712(2年)
生卒:662——716(55岁)
皇考:高宗第九子
生母:武瞾
年号:文明(684)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690)景云(710——712)太极(712)延和(712)
陵墓:桥陵(今陕西省蒲城县北之丰山)
六、
谥号:则天顺圣皇后
庙号:无
帝名:武瞾
辈份:第三代
在位:690——705(15年)
生卒:624——705(82岁)
皇考:武士彟
生母:杨氏
年号:天授(690——692)如意(692)长寿(692——694)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5——696)万岁通天(696——697)神功(697)圣历(698——700)久视(700——701)大足(701)长安(701——704)神龙(705)
陵墓:与高宗合葬乾陵(今陕西省乾县西北梁山上)
七、
谥号:少帝
庙号:无
帝名:李重茂
辈份:第五代
在位:710(十天)
皇考:中宗子
年号:唐隆(710)唐元(710)
八、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帝名:李隆基
辈份:第五代
在位:712——756(44年)
生卒:685——762(78岁)
皇考:睿宗第三子
生母:窦氏
年号:先天(712——713)开元(713——741)天宝(742——756)
陵墓:泰陵(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金粟山)
九、
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庙号:肃宗
帝名:李亨
辈份:第六代
在位:756——762(6年)
生卒:711——762(52岁)
皇考:玄宗第三子
生母:杨氏
年号:至德(756——758)乾元(758——760)上元(760——762)宝应(762)
陵墓: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十、
谥号:睿文孝武皇帝
庙号:代宗
帝名:李豫
辈份:第七代
在位:762——779(17年)
生卒:726——779(54岁)
皇考:肃宗长子
生母:吴氏
年号:宝应(762——763)广德(763——764)永泰(765——766)大历(766——779)
陵墓: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十一、
谥号:神武圣文皇帝
庙号:德宗
帝名:李适
辈份:第八代
在位:779——805(26年)
生卒:742——805(64岁)
皇考:代宗长子
生母:沈氏
年号:建中(780——783)兴元(784)贞元(785——805)
陵墓:崇陵(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嵯峨山)
Ⅳ 唐朝一共有几位皇帝哪个皇帝在位时间最长
共有21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为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712年至756年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李隆基在位前期,勤于政事,政治清明,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贪图享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军事政策失误,结果爆发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制度。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
唐朝与当时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Ⅵ 唐朝统治中国多少年.共有多少皇帝在位.他们的顺序是怎样的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
唐朝帝王世系
追认的先祖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世年限 年号 在位时间
— 德明帝(高祖追崇) 皋陶 — — —
— 先天太上皇(玄宗追崇) 李敬 — — —
唐圣祖(高祖追崇) 玄元帝 李耳 前462—前302左右 — —
— 兴圣帝(高祖追崇) 李暠 351—417 庚子 400-417
唐献祖(高祖追崇) 宣帝 李熙 — — —
唐懿祖(高祖追崇) 光帝 李天锡 — — —
唐太祖(高祖追崇) 景帝 李虎 — — —
唐世祖(高祖追崇) 元帝 李昞 ?—573 — —
唐朝皇帝世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年限 年号
① 唐朝 618年—690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626 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649 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683 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 嗣圣684年
睿宗(被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 文明684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②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690-705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年-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年-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年-705年
③ 唐朝 705年—907年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710 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恭宗 殇皇帝 李重茂 710 唐隆710年
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712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79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 永贞805年
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806-820 元和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4 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826 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0 宝历 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846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859 大中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8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904 龙纪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祐904年
景宗 昭宣光烈孝皇帝 李柷 904-907 天祐 904年-907年
Ⅶ 有没有详细的关于唐朝历代皇帝的在位时间及年号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乾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684年~705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712年~713年 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756年~758年 乾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圣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859年 咸通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873年~874年 乾符874年~879年 广明880年~881年 中和881年~885年 光启885年~888年 文德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889年 大顺890年~891年 景福892年~893年 乾宁894年~898年 光化898年~901年 天复901年~904年 天佑904年 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904年~907年 武则天自立了周这个国号
Ⅷ 所有唐朝皇帝以及他们在位时间!(包括武则天)
唐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618年登基 公元626年去位 高祖(李渊) 出生:公元566年--去世:公元635年(在位8年)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李渊生于长安,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渊累任州刺史,炀帝时,被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征高丽之役,任督运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抚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时李密率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正相峙战斗,李渊乘机进取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洛阳虎牢之战,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登基 公元649年去位 太宗(李世民)8 出生:公元598年--去世:公元649年(在位23年)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玄奘取经, 公元649年登基 公元683年去位 高宗(李治) 出生:公元628年--去世:公元683年(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药王孙思邈, 公元690年登基 公元705年去位 则天皇帝(武则天)8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暂无. 公元705年登基 公元710年去位 中宗(李显)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元710年(在位5年)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暂无. 公元710年登基 公元712年去位 睿宗(李旦) 出生:公元662年--去世:公元716年(在位2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暂无. 公元712年登基 公元756年去位 玄宗(李隆基)8 出生:公元685年--去世:公元761年(在位44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开元之治,李白诗词,鉴真东渡,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登基 公元762年去位 肃宗(李亨) 出生:公元711年--去世:公元762年(在位6年)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杜甫, 公元762年登基 公元779年去位 代宗(李豫) 出生:公元726年--去世:公元779年(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在位时遭到吐蕃的进攻,失地逃亡.死于779年,时年54岁。 暂无. 公元779年登基 公元805年去位 德宗(李适) 出生:公元742年--去世:公元805年(在位26年)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暂无. 公元805年登基 公元805年去位 顺宗(李诵) 出生:公元761年--去世:公元806年(在位0年)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暂无. 公元820年登基 公元824年去位 穆宗(李恒) 出生:公元795年--去世:公元824年(在位4年)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暂无. 公元805年登基 公元820年去位 宪宗(李纯) 出生:公元778年--去世:公元820年(在位15年)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暂无. 公元824年登基 公元826年去位 敬宗(李湛)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26年(在位2年)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他在位的时候宦官的势力太大.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暂无. 公元827年登基 公元840年去位 文宗(李昂)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40年(在位13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他在位的时候也曾希望能剿灭宦官,但是失败.死于840年时年32岁。 甘露事件, 公元840年登基 公元846年去位 武宗(李炎) 出生:公元814年--去世:公元846年(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暂无. 公元846年登基 公元859年去位 宣宗(李忱) 出生:公元810年--去世:公元859年(在位13年) 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他在位期间,注重考核官员,天下小康,他推崇佛教,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暂无. 公元859年登基 公元873年去位 懿宗(李漼) 出生:公元833年--去世:公元873年(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暂无. 公元873年登基 公元888年去位 僖宗(李儇) 出生:公元862年--去世:公元888年(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黄巢起义, 公元888年登基 公元904年去位 昭宗(李晔) 出生:公元867年--去世:公元904年(在位16年) 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暂无. 公元904年登基 公元908年去位 哀帝(李拀) 出生:公元892年--去世:公元908年(在位4年) 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求采纳
Ⅸ 唐朝所有皇帝的年号和在位时间是什么
武德 高祖 李渊 (618) 53 9 70 父李柄,袭封唐国公,隋柱国大将军 年七岁袭封唐国公。大业中任岐州辞史,荥阳与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同年五月起兵反隋,十一月攻入长安,立杨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恭帝),国号唐,改元武德 武德、贞观 太宗 李世民 (626) 28 24 51 高祖次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在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杀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及其诸子,遂被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即皇帝位,尊高祖为太上皇 贞观、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风、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 高宗 李治 (649) 22 35 56 太宗第九子 即位前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其长兄太子承乾被废而被立为太子,太宗死,嗣位 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是、长安、神龙 则天顺圣皇后 武照 (690) 67 16 82 井州文水人,父武士跃,贞观中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高宗皇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与朝政,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中宗李显即位,照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四子李旦,载初元年(690年)废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都洛阳,史称“武周” 嗣圣、神龙、景龙 中宗 李显 (683)(705) 28 2,6 55 高宗第七子 以皇太子嗣位,则天皇后临朝称制。嗣圣元年(684年)武氏废帝为庐陵王,迁房州。圣历元年(698年)召还东都,复位为皇太子,神另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乘武则天病危,拥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 文明、景云、太极、延和 睿宗 李旦 (684)(710) 23 7,3 55 高宗第八子 684年,武后废中宗,立李旦为帝,武后称帝,降李旦为皇嗣。中宗复位后,封旦为相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临朝摄政,临淄王李隆基(李旦之子)诛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旦让位于太子隆基,自称太上皇 先天、开元、天宝 玄宗 李隆基 (712) 28 45 78 睿宗第三子 即位前封楚王,后封临淄王,景龙四年(710年)韦后毒死中宗,李隆基等诛韦后,拥李旦为帝,隆基被立为皇太子,712年,受禅即位 至德、乾元、上元、宝应 肃宗 李亨 (756) 46 7 52 玄宗第三子 初封陕王,蓰封忠王,开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废,李亨被立为皇太子,755年,安禄山叛乱,次年六月陷潼关,亨随玄宗出逃,至马嵬驿,与玄宗分道,北上灵武,七月,即帝位于灵武,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代宗 李豫 (762) 37 18 54 肃宗长子 初封广平郡王,后封楚王,蓰封成王,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2年以太子嗣位 建中、兴元、贞元、宝应 德宗 李适 (779) 38 27 64 代宗长子 初封奉节郡王,进封鲁王、雍王、764年被立为皇太子,代宗死,以太子即位 永贞 顺宗 李诵 (805) 45 46 德宗长子 初封宣城郡王,进封宣王,德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以太子即位,改元永贞,实行革新,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逼帝退位,称太上皇,在位实八个月 元和 宪宗 李纯 (805) 28 16 43 顺宗长子 初封广平郡王,顺宗时被立为皇太子,永贞元年(805年)八月,被官逼顺宗退位,拥立太子 元和、长庆 穆宗 李恒 (820年) 26 5 30 宪宗第三子 初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元和七年被立为皇太子,宪宗死,以皇太子即位 长庆、宝历 敬宗 李湛 (824年) 16 3 18 穆宗长子 初封鄂王,长庆二年被立为太子,穆宗死,以太自嗣位,后被宦官刘克明杀死 宝历、大和、开成 文宗 李昂 (827) 19 14 32 穆宗第二子 即位前封江王,宦官刘克明等杀敬宗,拥其弟李昂既帝位 开成、会昌 武宗 李炎 (840) 27 7 33 穆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颖王,开成五年(840年)正月,文宗病重,宦官仇士良等拥立李炎为皇太弟,废太子成美为陈王,文宗死,炎以皇太弟嗣位,后以服用金丹病死 会昌、大中 宣宗 李忱 (846) 37 14 50 宪宗第十三子,穆宗弟 穆宗时封光王,武宗时立为皇太子叔,武宗死,由宦官拥立为帝,后服用长生药中毒而死 大中、咸通 懿宗 李凗 (859) 27 15 41 宣宗长子 武宗时封郓王、宣宗死,宦官王实等矫诏,立以为皇太子,旋即位 咸通、乾符、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僖宗 李擐 (873) 12 16 37 懿宗第五子 即位前封晋王,懿宗病死,宦官刘行深等杀懿宗年长诸子,立擐为皇太子,懿宗死,擐嗣位 文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昭宗 李晔 (888) 21 17 38 懿宗第七子 懿宗时封寿王,僖宗病死,宦官杨复恭立晔为皇太弟,僖宗死,晔即位,天复四年(904年)朱全盅、忠逼帝迁都洛阳,同年八月杀之 天佑 哀帝 李祝 (904) 13 4 17 昭宗第九子 乾宁时封辉王,天复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杀宣帝,立祝为皇帝,天佑四年(907年)帝僤位于朱全忠,唐亡,帝被封为济阴王,次年被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