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青海公务员晋升年限

青海公务员晋升年限

发布时间:2021-03-25 18:51:12

① 公务员一定是五年晋升一个级别,两年晋升一个档次吗

不是的。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有年限规定。
职级晋升具体条件:

1、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

2、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

3、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

4、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

5、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举例说,办事员任满8年未提拔,可享受科员待遇;科员任满12年未提拔,可享受副科待遇;副乡科级、副主任科员满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科级待遇,正科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副处级待遇,副县处级干部15年未提拔,可享受正处级待遇。

职级晋升后,可以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但工作岗位不变。比如,一名县文化局局长或乡镇镇长,一直未得到提拔,满15年后,虽然还当局长或镇长,但可享受副县长的工资待遇。

(1)青海公务员晋升年限扩展阅读:

公务员调任资格条件:

第六条调任人选应当具备公务员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条件,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强、勤奋敬业、实绩突出。

(二)具有与拟调任职位要求相当的工作经历和任职资历。

(三)具备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规定的晋升至拟任职务累计所需的最低工作年限。专业技术人员调入机关任职的,应当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者已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四)调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调入市(地)级以下机关任职的,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调任厅局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调任县(市)领导班子成员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调任其他处级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调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六)符合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调任: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四)受处分期间或者未满影响期限的;

(五)正在接受审计机关审计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公务员

② 基层公务员职级晋升有年限规定吗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版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权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及以下设置。 职务与职级 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在满足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基础上:
晋升科员须任办事员满8年,级别达到25级; 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2年,级别达到23级;
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20级;
晋升副处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19级;
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15年,级别达到17级。

③ 公务员有没有规定要做多少年才可以申请升职

公务员升职没有自己申请直说,只有新进公务员一年试用期满后可以申请转正,年限只是升职的基本条件,不是到年限就给升职。

提拔担任党政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1、提任县处级领导职务的,应当具有五年以上工龄和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2、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一般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3、提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由副职提任正职的,应当在副职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由下级正职提任上级副职的,应当在下级正职岗位工作三年以上。提任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的任职年限,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厅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一般应当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5、应当经过党校、行政院校、干部学院或者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他培训机构的培训,培训时间应当达到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规定要求。确因特殊情况在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应当在提任后一年内完成培训。

6、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7、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资格要求。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还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3)青海公务员晋升年限扩展阅读: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晋升的程序:

1、采取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产生预选对象;

2、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进行资格审查;

3、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晋升考核;

4、由任免机关领导集体讨论决定人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当员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④ 公务员职务晋升年限

公务员应当在职级职数内逐级晋升,晋升职级不是达到最低任职年限就必须晋升回,也不能简单按照答任职年限论资排辈。公务员晋升职级所要求任职年限的年度考核结果均应为称职以上等次,其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任职年限缩短半年;每有1个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等次或者不定等次的,该年度不计算为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

⑤ 公务员晋升职务的条件和年限

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要看有没正科的编制,有的话还要在符合条件的人里面竞聘上岗.感谢您对中公网校网站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⑥ 青人社厅发(2015)114号关于青海省县级以下公务员职级并行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贯彻实施〈青海省县以下机关建立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意见〉若干
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自治州委组织部、编办、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做好《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青办发〔2015〕30号)的实施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30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制定了《贯彻实施〈青海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意见〉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5年9月24日

贯彻实施《青海省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意见》
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

一、关于实施范围
(一)因不符合登记条件未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的人员,不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
(二)已进行公务员登记备案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备案、因组织安排提前离岗的在编人员,在严格考核测评的基础上,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可晋升职级,同时必须由组织安排适当的工作。
(三)省直或市、州直驻县(市、区、行委)的正科级及以下单位,报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可列入实施范围。
二、关于晋升条件
我省各地区晋升职级的具体条件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6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8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 10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 10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 10 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二)西宁市、海东市。晋升科员级须任办事员满7年,级别达到二十五级;晋升副科级须任科员级或科员满10年,级别达到二十三级;晋升正科级须任副科级或乡科级副职、副主任科员满 12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晋升副处级须任正科级或乡科级正职、主任科员满 12年,级别达到十九级;晋升正处级须任副处级或县处级副职满 12 年,级别达到十七级。
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为优秀或基本称职及以下等次,相应缩短或延长任职年限仍按青办发〔2015〕30号的规定执行。
三、任职年限的计算
(一)已实行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序列的人民警察纳入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范围。计算任职年限时,按以下办法处理:二级警长任职经历按副调研员掌握;三级警长任职经历按主任科员掌握;四级警长和一级警员任职经历合并计算,按副主任科员掌握;二级警员任职经历按科员掌握;三级警员任职经历按办事员掌握。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首次晋升职级时,参照管理前在行政管理岗位的,参照管理后所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参照管理前在相当行政管理岗位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参照管理前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根据参照管理后所任职务,按以下办法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办事员的,将原聘任为技术员(含相当职务,下同)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现任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科员的,将原聘任为助教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现任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乡科级副职的,将原聘任为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现任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乡科级正职的,将原聘任为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时间与现任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现任职务为县处级副职的,将原聘任为教授专业技术职务的时间与现任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任职年限。工作人员再次晋升职级时,其任职年限,从实际任命职务或晋升职级之月其计算,原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时间不再合并计算为任职年限。
(三)从企业、事业单位调入(调任)、考录进入机关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人员,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原在企业、事业单位担任相当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原在企业、事业单位聘任了专业技术职务的,按本条第(二)款的办法计算任职年限。
(四)任同级职务期间如有中断,计算任职年限时应扣除中断的时间。
(五)计算任职年限时,只计算 1993 年及以后有考核结果的年限。
四、关于几种情况人员的职级晋升
(一)军队转业干部按其现工资待遇对应的相应职务层次晋升职级,其原军队职务(专业技术等级)的任职时间与地方相应职务层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其中,到地方所任职务低于原军队职务的,其在地方享受工资待遇职务的时间与军队相应职务的任职时间合并计算。
(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 按其现执行的职务工资对应的相应职务层次晋升职级,任职时间从其享受相应职务层次工资待遇之月起计算(新参加工作人员的试用期除外)。
(三)现执行的工资待遇对应的职务层次高于其实际任命职务的其他工作人员,按其实际任命的职务晋升职级。
(四)因年度考核不称职等原因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的人员,按新任职务重新确定能否晋升职级,之前与新任职务同一职务层次或高于新任职务层次的任职年限可与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年度考核确定为基本称职等次、不进行年度考核和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本考核年度不计算为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除新录用公务员外,每有 1 个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的,任职年限条件延长 1 年。
(五)受处分的人员,处分期内不能晋升职级,处分期不计算为晋升职级的任职年限,处分期满后符合晋升条件的可以晋升职级。受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根据处分对年度考核结果的影响确定任职年限条件延长的时间,具体办法按本条第 (四)款的相关规定执行。受撤职处分的,解除处分后按新任职务重新计算任职年限,之前的任职年限不能与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六)对超职数配备的干部,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晋升职级; 不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转为享受与现任职务相当职级的待遇。晋升职级且退出现任职务和转为享受相当职级待遇的,均可不占原职务层次职数,但仍按原职务层次进行管理,可在原职务层次基础上按规定晋升职务。要严格执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组通字〔 2O14 〕 5 号)规定,不得超职数配备干部和自行提高职级待遇。
(七)《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干部队伍管理机制的意见》(青办发〔2013〕3号)中在青南地区乡镇试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规定,统一按青办发〔2015〕30号执行,已晋升职级的保留原待遇。
五、关于晋升职级后享受的待遇
晋升职级后,享受相应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工资待遇。基本工资,按《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省财政厅〈关于青海省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四个实施办法〉的通知》(青政办〔2006〕141 号)规定的公务员晋升职务相应增加工资的办法执行;津贴补贴,按晋升后职级相应职务层次的标准执行。
六、关于晋升职级的管理
(一)职级应逐级晋升,不能一次晋升两个职级。
(二)晋升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按现行规定执行,不能按职级晋升领导职务或非领导职务。
(三) 公务员在省内不同地区之间调动的,执行调入地区的职级晋升条件。在原单位已按规定条件晋升了职级的,按现行干部管理制度规定明确职务,如明确的职务层次低于原任职级,应保留原职级待遇。
七、关于执行时间
对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人员,各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审批。2015年1月15日前,已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人员,从2015年1月起晋升职级;此后符合职级晋升条件的人员,从符合晋升条件之月起晋升职级,并从晋升职级的下月起执行晋升后职级相应的工资待遇。

⑦ 公务员一级一级的升职年限

各个不同序列的公务员,升职年限不一样,不详细说明,无法具体回答。
根据领导干部选拔回作用条例及有关答规定,担任领导职务的,一般应任下级职务满三年。但这是一个一般规定,只规定了最低年限。而且公务员的升职,也并不是年限到了就能升的。干了一辈子,到退休的时候还只是科员的又不是没有。普通公务员,大概也就是到主任科员为止了,这个升职年限无法说的。
但升得最快的,三年一级三年一级。参考我国的习、副、主、席的简历。

阅读全文

与青海公务员晋升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