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对被申请人复违法披露、使用制、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将给权利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应权利人请求并由权利人出具自愿对强制措施后果承担责任的书面保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扣留被申请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 (2)责令被申请人停止销售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生产的产品。 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对侵权物品可以作如下处理: (1)责令并监督侵权人将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返还权利人。 (2)监督侵权人销毁使用权利人商业秘密生产的、流入市场将会造成商业秘密公开的产品。但权利人同意收购、销售等其他处理方式的除外。
Ⅱ 商业秘密罪怎么构成怎么算是侵犯商业秘密罪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以下行为均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和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5、三人明知或者应知以上几条所列的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Ⅲ 〔急求〕关于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的定罪原则
1、《刑法》第219条规定: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第220条规定:“ 单位犯本节第213条至第219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拉责任人员,依照本节中该条的规定处罚。”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第20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3、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企业采用上述办法,因为太复杂、成本太大。一般是直接依据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采取民事诉讼的办
在外偷偷兼职公司知晓解聘
■疑难问题
陈先生问:我前年大学毕业后,到某计算机公司软件开发部做高层技术人员,月薪5000元左右。去年10月起,我又偷偷到一家游戏软件公司做兼职技术人员,两边的薪水加起来,月收入接近万元。可好景不长,我在外兼职的风声很快传到计算机公司领导那里,上月30日,我被计算机公司解聘,理由是“违反公司规定擅自在外兼职,涉嫌泄露公司技术”。
我兼职并没有影响工作,而且也没有将公司技术泄露,公司这样做对吗?
■律师答疑
新疆四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圣杰:根据你的问题分析,企业是有权解除与你的合同关系的。虽然,劳动法没有禁止劳动者不能兼职,但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外,法律还规定,本职工作与兼职单位存在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办事的情形,都应当尽量回避兼职。
因此,如果企业在和你签订的聘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禁止员工在外兼职,那么你有责任遵守这一规定;而你本职和兼职从事的都是软件开发,因此存在泄露商业机密的可能,所以企业有权对你这种触犯企业利益的行为进行处罚,企业也有权解除与你的合同。
问法提示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或在规章制度中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劳动者不能从事兼职,特别是与用人单位已签订“保密合同”或“竞业限制协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