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墨脱,谁了解怎样才能去墨脱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临岸
B. 有谁去过墨脱,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我也是在安的书中看到的这个地方。
所以现在我一听到西藏的名字就会很激动。
也许,美的不仅仅是那里的风景,更是一路上走进去的那个过程吧。
善生,内河。
C. 中国境内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地方
中国境内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地方---墨脱!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着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5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车,而旦很难保证通行。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编后:墨脱的姑娘们选择恋人有一个条件:小伙子必须能走路(*^__^*)
D. 安妮宝贝的《莲花》中去墨脱的路真的很难走吗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墨脱的自然景点很多,有西藏宗教信徒们颇为向往的“贡堆颇章”神湖,碧波荡漾的湖水环抱着一座绿色的小岛,岛上野花遍地,怪石林立,两块白如玉的长方形巨石一竖一横形成T字,耸立在岛的正中。每当阳光照在湖面上,一条彩虹便飞架在岛的上空,令朝圣者顿生身临“仙界”之感。还有最近才发现的日那才崩溶洞,主洞直线距离约一公里,主洞两侧有众多的支洞,洞内水柱晶莹透明,造形各异,神态逼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之。墨脱还有数不清的大小瀑布,最大的要数江新瀑布,自测高度约 300米,水势汹涌,瀑声震天,直泻雅鲁藏布江,激起百尺浪花,极为壮观。
布裙湖位于墨脱县背崩乡境内,面积约580公顷, 湖面约100公顷。这一泓清澈透明的湖水被绿色的群山环绕。北面有一缺口,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飞波下注的瀑布扎入西工河内,飘出一缕缕轻纱般的白雾,弥漫在西工河两岸。湖的周围地势平缓,湖面犹如碧绿的明镜嵌入由各色野花妆扮的土地中。绿色的山,绿色的水,怒放的山花交相辉映。轻风吹起,吹动着岸边的垂柳,湖面上形成一道道波纹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据当地的群众传说,布裙湖周围还有野人出没。究竟是野人,还是大猩猩或类人猿?这还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谜。
墨脱自然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多样的林木结构层,正是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繁衍的极好场所。而德阳沟则更是动物们生活嬉戏的乐园。德阳沟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我国控制线境内最南端,面积约一万公顷。德阳沟的野生动物之丰富程度可谓我国少有,举世罕见。
清晨,各种各样的画眉鸟在林中穿梭飞舞,用那银铃般的歌喉,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 揭开了晨曦的帷幕。身体灵巧的杜鹃鸟和体重约十余斤的大犀鸟相附和唱,一群群鹦鹉伴着曲子在林海上空展翅飞翔。各色不知名的小鸟的啼鸣声在林中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孙悟空”在大树和粗藤上荡着秋千,嬉戏打闹。大地充满着一片生机。当然,森林霸主老虎。残忍贪婪的金钱豹,也会在这块属于它们的领地上悠然自得地生活,吓得那些胆小的黄麂,苏门羚,盘羊等四处躲藏。每当雨过天晴时,那些久居洞穴的大蟒和各色的蛇纷纷出洞,陶醉在阳光的温暖中,补充多日没进食的肚子。组织纪律严格的羚牛群更是在德阳沟比比皆是。
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E. 关于我国墨脱县地理、人文、经济等情况。我想知道。请告诉我。
墨脱县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风景照(20张)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着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墨脱的这种宗教神秘色彩,直接渗透到门巴人的心灵里。记得一个名叫曲尼的墨脱门巴族宗教画师曾绘声绘色地讲到:墨脱的地形像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卧的圣体――耸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那座白云缭绕、难以一睹风采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这位女神俊俏的容颜;东部一带密布的森林和地势平缓的沃土,是她柔软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蓝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总之,墨脱的山山水水,都是这位女神躯体的组成部份。 朵尼拉绘声绘色的述说,使我们这些外来人深切地感到,墨脱是个神秘的地方,难怪在这里有着许多可供信徒朝拜的圣地,其中着名的就有仰桑河、布达切波雪峰和宫堆颇章。清澈味甜的仰桑河。 仰桑河位于墨脱南部,是一条从东流向西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那里曾经是波密王设立的嘎朗央宗的县治之所,专门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务,如今已为印占区。据墨脱人讲,由于那里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实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别美丽,清澈发蓝,略带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称。在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块被称为“甲穷”的巨石,活像一只威武的雄鸡。每当夜色降临,常发出喔喔的叫声,使人如临仙境;这巨石周围的绿林丛中,鸟儿的鸣唱格外悦耳动听;有时清脆婉转的鸟声像是在呼唤众神的名字,召请神明的降临,为远道来的朝拜者赐福。正是这些美妙的传说,吸引着广大藏区的信徒到此朝拜。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认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诚的信徒,在朝拜圣地途中遇有不测,在弥留之际,亦要面对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祷,以了却平生之愿。 墨脱的另一着名圣地布达切波坐落在该县西北方向的气势磅礴的雪峰之中。雪峰周围有众多低矮石山,状如罗列的犬马牛羊,或跪或立,其头均朝向神山,恰似供奉的祭品。布达切波雪山的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溶洞,内有暗流,淙淙作响。暗流两岸是白色泥土,气味芬芳。据说在这香味四溢的泥土上面,一些有幸的朝圣者能看到仙童留下的脚印,或听见他们嬉闹的笑语声,当然见不到仙童的影子。这时人们就要向河里投食物、钱币和装饰物品作为献祭,并求神赐福。凡来这里的朝圣者,均取此地之白泥土带回家乡,馈赠亲友,以避邪消灾。 宗教的神秘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而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向往考察探险的宝地。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蜿蜒千里,像温顺的少女,流至米林派村的时候,她却一反常态,变成一条奔突不羁的巨龙,冲破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两座大雪峰的层层堵截后,调头向南呼啸而去,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马蹄形大拐弯奇景,纵贯墨脱全境,直抵印度阿萨姆平原。由于雅鲁藏布江的万世劈山奔突之功,造就了南北走向的大峡谷,为强劲的印度洋季风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屏障打开了大门,形成了西藏高原别具一格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清朝末年到这里安国定边的清兵首领刘赞廷对此深有感触,对墨脱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对此地高山峡谷的亚热带雨林作了精要的描述。 到了本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华金栋亦潜入墨脱在山谷探险,并在白马狗熊(地名)一带的江面上发现了一个壮丽的瀑布,每遇丽日蓝天,飞瀑蒸腾,形成无数七色彩霞,因而被称为“虹霞瀑布”。到了90年代,中国科学院对墨脱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考察,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作了全面研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无论在深度或长度都居世界第一,最深处即在南迦巴瓦岸和加拉白垒峰之间,深度达5382米;长度即派村至巴昔卡,长度达494.3公里,这使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自愧不如。
F. 我想去墨脱,可不知道线路图
地址:位于西藏东南角,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
邮政编码:850000
电话:无。
门票:无。
气候:那里的雨季一般是6、7、8月份,虽然下雨的话温度不会太高,但是沿途的塌方和泥石流也会增加。
推荐线路:
第一条路线:
米林县派区一多雄拉一拿格一汗密一马尼翁一背崩。这是一条传统的大道,也是一条从喜马拉雅山北坡高原上到大峡谷下游河谷的道路。通常行走需要3天时间,中间还要翻越海拔4200米左右的多雄拉山口,汗密以下的老虎嘴一带,山路悬在陡崖上,十分险峻难行。从马尼翁走过钢架铁索吊桥,到达对岸的背崩区,海拔已降到700米左右。
第二条路线:
从米林县派区经大渡卡、格嘎到加拉,顺江而下进入大峡谷的小道。由加拉往下进入无人区,沿江大概走一星期方可到达白马狗熊。新中国成立以前,传统的通行是从白马狗熊上山,离开峡谷经西兴拉山口(海拔4400米)沿一条支沟直下,到达大峡谷经过大拐弯后的江边鲁古村,过溜索到甘代(东岸),由甘代顺江而下经加热萨区直奔墨脱。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墨脱的自然景点很多,有西藏宗教信徒们颇为向往的“贡堆颇章”神湖,碧波荡漾的湖水环抱着一座绿色的小岛,岛上野花遍地,怪石林立,两块白如玉的长方形巨石一竖一横形成T字,耸立在岛的正中。每当阳光照在湖面上,一条彩虹便飞架在岛的上空,令朝圣者顿生身临“仙界”之感。还有最近才发现的日那才崩溶洞,主洞直线距离约一公里,主洞两侧有众多的支洞,洞内水柱晶莹透明,造形各异,神态逼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之。墨脱还有数不清的大小瀑布,最大的要数江新瀑布,自测高度约 300米,水势汹涌,瀑声震天,直泻雅鲁藏布江,激起百尺浪花,极为壮观。
布裙湖位于墨脱县背崩乡境内,面积约580公顷, 湖面约100公顷。这一泓清澈透明的湖水被绿色的群山环绕。北面有一缺口,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飞波下注的瀑布扎入西工河内,飘出一缕缕轻纱般的白雾,弥漫在西工河两岸。湖的周围地势平缓,湖面犹如碧绿的明镜嵌入由各色野花妆扮的土地中。绿色的山,绿色的水,怒放的山花交相辉映。轻风吹起,吹动着岸边的垂柳,湖面上形成一道道波纹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据当地的群众传说,布裙湖周围还有野人出没。究竟是野人,还是大猩猩或类人猿?这还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谜。
墨脱自然保护区茂密的森林,多样的林木结构层,正是野生动物栖息、活动、繁衍的极好场所。而德阳沟则更是动物们生活嬉戏的乐园。德阳沟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我国控制线境内最南端,面积约一万公顷。德阳沟的野生动物之丰富程度可谓我国少有,举世罕见。
清晨,各种各样的画眉鸟在林中穿梭飞舞,用那银铃般的歌喉,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 揭开了晨曦的帷幕。身体灵巧的杜鹃鸟和体重约十余斤的大犀鸟相附和唱,一群群鹦鹉伴着曲子在林海上空展翅飞翔。各色不知名的小鸟的啼鸣声在林中此起彼伏,成群结队的“孙悟空”在大树和粗藤上荡着秋千,嬉戏打闹。大地充满着一片生机。当然,森林霸主老虎。残忍贪婪的金钱豹,也会在这块属于它们的领地上悠然自得地生活,吓得那些胆小的黄麂,苏门羚,盘羊等四处躲藏。每当雨过天晴时,那些久居洞穴的大蟒和各色的蛇纷纷出洞,陶醉在阳光的温暖中,补充多日没进食的肚子。组织纪律严格的羚牛群更是在德阳沟比比皆是。
墨脱在藏族人民心目中是宗教信徒朝圣的“莲花宝地”,又名“白马岗”。在某种意义上,墨脱作为一种象征而存在,这里是全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地处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深处,有人称,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言路,意思是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但游墨脱的妙处,也就在这抵达的险途中。
墨脱!是中国境内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地方。
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5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如今也只能分季分段通车,而旦很难保证通行。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交通
米林—派区 途中可在墨脱驻八一镇办事处或林芝军区找车,路上车辆很少,也可以搭车兼步行,90公里行程。
转运站—拉格 转运站距派区5公里,是一个小集贸市场,有食宿。到松林口3小时,汽车盘山道1.5小时到多雄拉山口,5小时到拉格,可以住宿。
拉格—汗密 2.5小时到大岩洞,5小时到汗密,那里有一个兵站,几个接待站,可住宿。
汗密—背崩乡 到阿尼桥4小时,再行7小时到背崩乡,住乡政府招待所。
背崩乡—墨脱 从背崩乡以北10小时到墨脱,这段小道较平缓,墨脱县城建在一个小山丘上,可住县政府招待所,15元/人,也可住川菜馆楼上,20元/人,但是没有厕所。
G. 墨脱,真的是传说中莲花隐喻的地方吗
在安妮墨脱世界里,两个本陌生的人徒步许多天,走过雪山、悬崖、原始森林、蚂蝗区,九死一生到达一个并不是十分美丽的地方,只因这是全中国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因它的险峻,吸引多众多不满平淡生活的人前去冒险,更因为这是一个传说中莲花隐藏的圣地.莲花,佛教中圣洁的花朵,在藏传佛教信仰的地方,这块圣地吸引众生前去生死边缘超度余生.我想走过墨脱的人都在自己徒步的痕迹中明白莲花的意义...
H. 你对西藏的墨脱县了解多少
概况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行政区划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旁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1881年波密王在墨脱设宗。1927-1931年噶厦政府与波密王之间爆发战争,波密王战败。噶厦政府将墨脱分封给色拉寺、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7月建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2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西藏墨脱县地属林芝地区,西、北、东三面为喜马拉雅山与岗日嘎布山阻隔,南面与印度相邻,雅鲁藏布大峡谷和帕龙藏布峡谷从一侧分割,使道路无法通行,通往墨脱的仅能供行人和马队走的山路都要翻越4000米以上的雪山隘口,穿过蚂蟥、猛兽出没的原始森林,一路上可能遇到雪崩、暴雨、塌方、沼泽.
墨脱军民所需各类物资每年几十万斤,长期以来大部分靠人背畜驮。几十年来,死于墨脱路上的行人和运送物资的牲口不计其数。即便如此,人员与物资也只能在每年5至10月份期间进出,其余时间大雪封山,墨脱基本与外界隔绝。他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退休前看到墨脱公路修成。”由于公路不通,山路难行,墨脱的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当地人民至今沿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尽管移动网络已于今年年中覆盖到县城,但全县没有一张报纸,没有电影院、文化馆、书店.
早在1961年,当时的西藏军区公路部有关人员就开始了勘测工作。1965年,试图打通自帕龙老虎嘴沿帕龙藏布江、雅鲁藏布江通往墨脱的道路,由于山势太险而被迫停工,这是墨脱公路的第一次修建。1975年从波密县开始修建的墨脱公路到达了80K(从波密起点往墨脱方向80公里处,下同),这段泥土路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技术条件不够这条路于1980年停工
1994年,在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下,一条泥土公路终于修成,汽车第一次开进墨脱县城,这在当时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但当地地质构造极不稳定,部分路段很快就毁于大面积塌方和泥石流,墨脱公路成了“断头”路。1995年,国家投资2000万元,对墨脱公路嘎隆拉山危险段与弯道进行了加宽改造,这在相当程度上拉近了墨脱与外界的距离。
从2002年起,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对墨脱公路的建设进行前期勘查设计,经过多次论证,专家们另行选择了从多雄拉山至县城的路线,但是由于投资太大,墨脱公路至今尚未批准立项。
在这种情况下,墨脱并未消极地等待,在硬化路面公路尚未修通前,逐段加固、维护泥土路与骡马道成了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良方。
林芝地区交通局局长平措多吉说,在墨脱公路路线以及建设方案尚未正式确定前,地区政府准备继续依靠从波密县到80K公路段来转运物资,并在现有基础上将这段公路改建为三级砂石路,在危险地段增设防护栏,把桥涵等排水工程改造为永久性工程
据平措多吉介绍,近几年来,县政府动员当地居民在冬季农闲期间投工投劳修路,并给予劳动报酬,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现在,这段路基本能保证每年有5个月以上的畅通。
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后,墨脱的汽车运输已经形成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模式:夏季把货物运到80K集中,冬季等塌方路段修复后,再运往墨脱县城。通过这条140多公里的运输线运往墨脱的物资每年都在5000吨左右
I. 那里是中国最偏僻的地方
中国最偏僻的地方是墨脱县。墨脱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小村落,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因为地质条件复杂,山高路不修,到过墨脱人的人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直到2013年10月,墨脱才正式''摘帽''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
1996年,墨脱县辖8个乡:墨脱乡、背崩乡、德兴乡、格当乡、旁辛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甘登乡。县政府驻墨脱乡。
2000年,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 墨脱镇 、 背崩乡 、 德兴乡 、达木乡、 旁辛乡、 加拉萨乡、 甘登乡、 格当乡 。
截至2016年,墨脱县辖7乡1镇(其中包括1个珞巴民族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民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46个行政村,其中有5个边境乡、30个边境村。政府驻墨脱镇。
墨脱县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中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在该县境内,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J. 谁知道墨脱是什么地方环境怎样人怎样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3.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辖8个乡(含1个民族乡),59 个村民委员会。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该县南部2.4万平方千米地区被印度占领,划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边界问题仍未解决。墨脱县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在这约一 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 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