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交通通达指数公式
A 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图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分别为0.8、1、1.4。即甲、乙、丙三图交通的联结度为0.8、1、1.4。
B. 指数计算,详细步奏
如图所示
C. 交通指数的计算方法
交通指数是对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动态车辆位置信息(简称浮动车数据)进行深入加工处理获得的,有超过3万余辆浮动车数据通过通信网络实时回传给数据处理中心。首先对车辆位置数据处理,得到不同功能等级道路的运行速度,然后根据道路功能不同以及流量数据计算该道路在全网中所占权重,最后通过人对拥堵的感知判断,给出换算到0-10的指数指标值。
交通指数计算最小时间单位是15分钟,指数值可以实时动态地反映全路网的运行状态,通过定义通勤早、晚高峰或者节假日高峰等不同统计周期,可以得到工作日高峰平均交通指数、日交通指数最大值等反映一天典型交通特征的指数。
D. 关于CPI指数的计算方法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以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100元,那么:
以1995年为基期
CPI 1995= (1000/ 1000)*100%= 100%, CPI 2000=(1100/ 1000)*100%=110%
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 ((CPI 2000- CPI 1995) / CPI 1995)*100%= 10%
统计方法
各省(区、市)调查总队要在当地抽选调查市县和价格调查点。目前我国调查地区样本总数共有550多个市县,采价点样本近3万个,近4000名受过专业培训的价格采集员从事价格收集工作。
第一步,调查市县自主选定价格调查点。
这些市县要确定价格调查的商店、农贸市场和服务网点(统计术语称之为调查点),调查点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将所有调查网点分别以零售额和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然后,依据所需调查点数量进行等距抽样,并结合大小兼顾及分布合理的原则抽选。
第二步,价格采集。
各省(区、市)都有固定的价格调查人员和临时调查员按统一规定进行价格收集工作。调查点确定以后,各市、县价格调查人员就要按照规定时间对选定的商店、市场和服务网点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采用“三定”原则进行收集调查登记,“三定”原则即定点、定时、定人直接采价。
定点,就是到已选定的调查点,即固定的调查商店和农贸市场,以保障价格资料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比性。定时,即在固定的日子和时间来采价,这是保证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在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因为采集价格的时间不同,商品的价格也存在差异。
这一点鲜活商品体现的最为明显,比如鲜菜,通常是上午刚上市时价格高一些,晚上收市时价格则低一些。因此,在进行价格调查时,不但每个月的调查次数和日期应保持一致,每次调查的时间也应相对固定。
定人,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由固定调查人员去调查,这是为了避免因调查人员的频繁变动而引起的人为价格调查误差,保持价格资料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比性。同时各地也常常利用价格采集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辅助性调查工具。
实际采价时还有以下一些原则:同一规格品的价格必须同质可比,即产品性质基本相同可以进行比较;如果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调查采集实际成交价格;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如鲜菜、鲜果等鲜活食品),至少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
一般性商品每月调查采集2-3次价格。第三步,数据上报。调查市县每月将调查的价格资料通过网络上报给省(区、市)调查总队,经过审核后由调查总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数据上报到国家统计局。
(4)公共交通服务指数计算扩展阅读:
CPI指数的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其调整之时机通常于通货膨胀发生之后,幅度较实际通货膨胀率为低。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反之则上升。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因此,可利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E. 请问一下城市公共交通人均出行出行次数是怎么计算的加急~~
这个在 公交公司都有统计数据的!
F. 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三者在人口规模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指标方面是怎样的
住区 居住区 居住组团
人口 3~5万 1~1.5万 1000~3000
道路宽度 ≥12m 6~9m 3~5m
绿地指标 >10000㎡ >4000㎡ >4000㎡
至于专公共服务设施,种类太属多,一般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指标,即使在一个城市中,也会因为开发地块的地理性质不同而导致人口容量的大小差异,从而引起公共服务设施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以“千人指标”为计算的标准,这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细微的工作,也是涉及面很广的城市建设技术政策,只有通过对各行各业的大量调查研究和预测,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制定出符合该城市该区域的相应的指标。
G. 指数计算,算晕了
详细见下图,满意请采纳。
H. 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知道一部分,也不一定全面,可以参考。
首先是单位,这个不是交管局搞的,是交通委。
据说有个系统叫“浮动车”什么之类的,大概意思是监控北京市的出租车,通过出租车的车载GPS计算在每条路上的出租车平均车速。可能也有部分其他车,但应该是以出租车为主的。几万个样本吧。
I. 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指数计算公式为什么和深圳市的计算公式不同
因为两个城市面积相差大,北京要比深圳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