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服务事项

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服务事项

发布时间:2021-07-17 14:20:32

A. 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内容是什么如:甘肃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行政管理服务中心。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你好,你咨询的是甘肃省直第八期的考试内容吗?如果是的话那考试内容是所报岗位的专业课知识,只考一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更多招考详情关注甘肃中公教育事业单位官网。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B. 山东新闻出版广电局 的原则 、定位是什么

犇考网司马为你解答:
你说的应该是编辑记者考试吧,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是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工作人员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的重要前提。参加该考试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且具备一年以上在广播电视系统实习或者工作经历之后,由所在单位向省级广电局申报,经批准后才能获得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证和播音员主持人证。
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由广电总局组织实施,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的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该考试主要分为编辑记者和播音员主持人两类。其中《综合知识》、《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是公共科目。专业科目上编辑记者考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而播音员员主持人考得是《播音主持业务》。
该考试自05年开始举行后,立刻成为众多资格认证中含金量极高的资格考试。

C.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设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单位的审核;取消从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业务的单位变更《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或者兼并、合并、分立的审核。
2.取消只读类光盘生产设备引进、增加与更新的审核。
3.取消出版物总发行单位设立从事发行业务的分支机构的审核。
4.取消期刊变更登记地的审核。
5.取消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的审核,工作由省出版协会承担。
6.取消报纸、期刊综合质量评估的审核,工作由省报刊协会和省期刊协会承担。
(二)下放的职责:
1.将设立从事包装装潢印刷品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的企业审批职责下放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2.将设置卫星接收设施接收境内卫星节目审批职责下放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3.将建立城市社区有线电视系统审批职责下放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三)承接的职责:
1.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及其变更业务范围或兼并、合并、分立审批职责。
2.地方对等交流互办单一国家电影展映活动审批职责。
3.国外人员参与制作的国产电视剧审查职责。
4.地市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标审批职责。
5.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批职责。
6.只读类光盘设备投产验收工作职责。
(四)加强的职责:
1.组织推进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公共服务,大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
2.推进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转变,推动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
3.加强全省数字出版以及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的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协调其健康发展。
4.加强全省著作权保护管理、公共服务和国际应对以及反侵权盗版工作,促进版权产业繁荣发展。
5.加强全省“扫黄打非”集中行动、专项治理和大案要案查处等工作。
6.加强全省全民阅读及重大全民阅读活动宣传、督办与推广等工作。

D.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是个什么部门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4号),设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一、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举办全国性出版物订货、展销活动审批。
2.取消在境外展示、展销国内出版物审批。
3.取消设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单位审批。
4.取消从事出版物全国连锁经营业务的单位变更《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登记事项,或者兼并、合并、分立审批。
5.取消只读类光盘生产设备引进、增加与更新审批。
6.取消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章程修改审批。
7.取消出版物总发行单位设立从事发行业务的分支机构审批。
8.取消期刊变更登记地审批。
9.取消影视互济专项资金使用审批。
10.取消军队协助拍摄电影片军事预算审批。
11.取消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
12.取消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所需进口设备、器材、胶片、道具审批。
13.取消电影洗印单位接受委托洗印加工境外电影底片、样片和电影片拷贝审批,同时强化政策导向和管理措施。
14.取消一般题材电影剧本审查,实行梗概公示。
15.取消出版物发行员职业技能鉴定职责,工作由相关协会、学会承担。
16.取消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职责,工作由中国出版协会承担。
17.取消报纸、期刊综合质量评估职责,工作分别由中国报业协会和中国期刊协会承担。
18.取消涉外著作权登记服务职责,工作由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承担。
19.取消调控书号总量的职责。创新书号管理方式,规范书号使用,遏制违规行为。
20.取消管理广播剧的职责。
21.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2.将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变更业务范围或兼并、合并、分立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3.将地方对等交流互办单一国家电影展映活动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4.将国外人员参与制作的国产电视剧审查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5.将地市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标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6.将设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7.将只读类光盘设备投产验收工作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
8.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职责。
(三)加强的职责。
1.加强组织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公共服务,大力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繁荣发展。
2.加强指导、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优化配置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加强业态整合,促进综合集成发展。
3.加强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4.加强对数字出版以及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的规划指导和监督管理,推动协调其健康发展。
5.加强著作权保护管理、公共服务和国际应对,加大反侵权盗版工作力度。
6.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作。
7.加强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转变,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
二、主要职责
(一)负责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宣传的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
(二)负责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三)负责制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事业发展政策和规划,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扶助老少边穷地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建设和发展。负责制定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并组织实施。
(四)负责统筹规划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五)负责监督管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和业务以及出版物、广播影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指导对市场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指导监管广播电视广告播放。负责全国新闻记者证的监制管理。
(六)负责对互联网出版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等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负责对网络视听节目、公共视听载体播放的广播影视节目进行监管,审查其内容和质量。
(七)负责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依法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应急广播建设。负责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
(八)负责印刷业的监督管理。
(九)负责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走出去”工作。负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及对港澳台的交流与合作。
(十)负责著作权管理和公共服务,组织查处有重大影响和涉外的著作权侵权盗版案件,负责处理涉外著作权关系和有关著作权国际条约应对事务。
(十一)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
(十二)领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对其宣传、发展、传输覆盖等重大事项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
(十三)承办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设2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负责文电、会务、应急值班、机要、档案、督查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安全保密、信访、建议提案办理和机关财务等工作,指导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和政务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重大政策。组织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重大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涉外法律事务等工作。
(三)规划发展司(改革办公室)。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调控目标并组织实施,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研究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导、协调推进有关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四)公共服务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和保障标准,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对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扶助,指导监督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五)综合业务司。
指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协调行政审批工作。拟订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承办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六)宣传司。
承担广播电视宣传和播出的指导、监管工作。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广播电视活动。指导、监管理论文献片、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和播出。具体指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重大宣传工作。
(七)新闻报刊司。
承担报纸(报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动,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报纸、期刊内容的审读和舆情分析工作。承担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审核、发放、备案和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
(八)电影局。
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指导电影档案管理、技术研发和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承担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管。组织指导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出版工作,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书号、版号管理工作。
(十)电视剧司。
承担电视剧制作的指导、监管工作,组织对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调控电视剧的播出。
(十一)印刷发行司。
承担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纠正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指导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印制发行工作。指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印刷业发展。
(十二)传媒机构管理司。
承担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移动电视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
(十三)数字出版司。
承担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网络文学、网络书刊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十四)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承担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和宣传。
(十五)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
拟订“扫黄打非”方针政策和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非法和违禁出版传播活动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
(十六)版权管理司。
拟订国家版权战略纲要和著作权保护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国家享有著作权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和法定许可使用进行管理。承担著作权涉外条约有关事宜,处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权关系。组织查处著作权领域重大及涉外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十七)进口管理司。
承担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在华设立办事机构。对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引进、播出和中外广播电视节目合作的制作、播出,以及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落地和接收进行监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拟订新闻出版及印刷业、广播影视及视听类新媒体科技发展规划、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和监测监管网的规划,推进三网融合。承担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的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广播影视质量技术监督、监测和计量检测工作。
(十九)财务司。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及内部审计工作。
(二十)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组织开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的对外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作。承担国际文化协定中有关项目的执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等工作。
(二十二)保卫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有关安全制度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管理机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单位和核心机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四、人员编制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机关行政编制为508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1名、援派机动编制5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39名)。其中:局长(兼国家版权局局长)1名、副局长4名、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1名(副部长级);司局领导职数77名(含总工程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3名)。
五、其他事项
(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挂国家版权局牌子,在著作权管理上,以国家版权局名义行使职权。
(二)关于动漫和网络游戏管理,与文化部的职责分工维持不变。
(三)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六、附则
本规定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E. 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版权局)设19个内设机构:
办公室(对外合作交流处)
负责文电、会务、应急值班、机要、档案、督查、办公自动化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安全保密、信访、建议提案办理、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和政务信息化等工作。承担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事宜。承担全省出版物的进口管理和广播影视节目的进口、收录管理。
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办公室)
负责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及省政府规章草案,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工作。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和协调,负责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的管理工作。
规划发展处(改革办公室)
负责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调控目标并组织实施,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导、协调推进有关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公共服务处(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和保障标准,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组织、协调、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对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扶助,指导监督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承担对口支援、救灾、扶贫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工作。承担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宣传处
承担全省广播电视宣传和播出的指导、监管工作。指导、协调全省性广播电视宣传活动及对外宣传。指导、监管理论文献片、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的制作与播出。指导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组织指导全省广播电视节目的监听监看及违规查处工作。
新闻报刊处
承担全省报纸、期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报刊)出版物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负责国内报刊社、通讯社设在我省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报纸、期刊内容的审读和舆情分析工作。负责全省新闻单位记者证的审核、报批和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
电影电视剧处
承担全省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组织对电影、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省性重大电影活动。指导电影档案管理、技术研发工作。负责地方对等交流互办单一国家电影展映活动许可管理。负责对国外人员参与制作国产电视剧进行审查。指导、调控电视剧的播出。
出版管理处(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承担全省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管。负责音像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单位设立、变更业务范围或兼并、合并、分立许可管理。组织指导重要文件文献、重点出版物和教科书的出版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审读审听审看工作。承担书号、版号管理工作。承担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印刷复制处
承担全省印刷、复制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负责印刷复制行业标准的监督实施,承担印刷复制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重要文件文献、重点出版物和教科书的印制。指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负责省内只读类光盘设备投产验收工作职责。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印刷业发展。
传媒机构管理处
承担全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移动电视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地市级、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变更台标许可管理。监督全省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及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落地与接收。指导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
数字出版处
承担全省数字出版内容、产业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网络文学、网络书刊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处
承担全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工作。
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处(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扫黄打非”工作方针政策,拟订“扫黄打非”工作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非法和违禁出版传播活动的大案要案。承担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发行处
承担全省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组织指导重要文件文献、重点出版物和教科书发行工作。负责音像电子制品批发、零售、出租、放映活动的监管。推动发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版权管理处
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版权战略纲要和著作权保护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承担省政府享有著作权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和法定许可使用进行管理。承担著作权涉外条约有关事宜,组织查处著作权领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协调全省版权产业建设与发展,指导版权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版权产业群建设。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科技处
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及印刷业、广播影视及视听类新媒体科技发展规划、政策和行业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开展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拟订全省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和监测监管网的规划,推进三网融合及应急广播建设。承担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的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广播影视质量技术监督、监测和计量检测工作。
财务处
承担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内部审计工作和各类专项资金监管。
人事处
承担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人事管理、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从业人员职(执)业资格管理和职业技能鉴定有关工作。
安全保卫处
拟订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有关安全制度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础设施保护工作和全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指导重点单位和核心机密、要害部门的安全保卫工作。
机关党委
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设立机关党委办公室,承担机关党委的日常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 按有关规定设置。
离退休干部处 负责局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F.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平时我们说的广电总局是一个部门吗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前身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内视总局。2013年容3月14日国务院将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随后更名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机构设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设22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负责文电、会务、应急值班、机要、档案、督查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安全保密、信访、建议提案办理和机关财务等工作,指导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和政务信息化工作。
(二)政策法制司。
研究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管理重大政策。组织起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管理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承担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重大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涉外法律事务等工作。
(三)规划发展司(改革办公室)。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调控目标并组织实施,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研究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领域重大改革措施,指导、协调推进有关体制机制改革工作。依法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统计工作。
(四)公共服务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和保障标准,协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工程,对老少边穷地区进行扶助,指导监督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五)综合业务司。
指导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织、协调行政审批工作。拟订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承办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六)宣传司。
承担广播电视宣传和播出的指导、监管工作。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广播电视活动。指导、监管理论文献片、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和播出。具体指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重大宣传工作。
(七)新闻报刊司。
承担报纸(报社)和期刊(刊社)出版活动,国内报刊社、通讯社分支机构和记者站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报纸、期刊内容的审读和舆情分析工作。承担全国新闻单位记者证的监制审核、发放、备案和管理工作。组织查处重大新闻违法活动。
(八)电影局。
承担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指导电影档案管理、技术研发和电影专项资金管理。承办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项。
(九)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承担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和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对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内容和质量进行监管。组织指导涉及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出版工作,组织实施全民阅读推广活动。承担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书号、版号管理工作。
(十)电视剧司。
承担电视剧制作的指导、监管工作,组织对国产电视剧、引进电视剧和对外合拍电视剧(含动画片)的内容进行审查。指导、调控电视剧的播出。
(十一)印刷发行司。
承担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单位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查处、纠正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指导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文献、教科书的印制发行工作。指导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印刷管理工作。推动印刷业转型升级及新兴印刷业发展。
(十二)传媒机构管理司。
承担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业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广播电视节目传送、有线电视付费频道、移动电视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
(十三)数字出版司。
承担数字出版内容和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网络文学、网络书刊和开办手机书刊、手机文学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十四)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
承担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视视频点播、公共视听载体播放广播影视节目内容和业务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和宣传。
(十五)反非法和违禁出版物司(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办公室)。
拟订“扫黄打非”方针政策和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指导、协调全国“扫黄打非”工作,组织查处非法和违禁出版传播活动的大案要案。承担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日常工作。
(十六)版权管理司。
拟订国家版权战略纲要和著作权保护管理使用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承担国家享有著作权作品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作品的著作权登记和法定许可使用进行管理。承担著作权涉外条约有关事宜,处理涉外及港澳台的著作权关系。组织查处著作权领域重大及涉外违法违规行为。组织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十七)进口管理司。
承担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的进口管理。依法管理境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在华设立办事机构。对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引进、播出和中外广播电视节目合作的制作、播出,以及卫星电视接收设施、境外卫星电视节目的落地和接收进行监督管理。
(十八)科技司。
拟订新闻出版及印刷业、广播影视及视听类新媒体科技发展规划、政策、行业标准并组织实施。拟订广播影视传输覆盖网和监测监管网的规划,推进三网融合。承担广播影视安全播出的监督管理和技术保障工作,承担广播影视质量技术监督、监测和计量检测工作。
(十九)财务司。
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负责预决算、国有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及内部审计工作。
(二十)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组织开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著作权的对外及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协调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走出去”工作。承担国际文化协定中有关项目的执行工作。
(二十一)人事司。
承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行业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承担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等工作。
(二十二)保卫司。
拟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有关安全制度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管理机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重点单位和核心机密、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新闻出版系统直属单位
· 人民出版社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 新闻出版报社
· 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监测中心)
·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服务中心
· 中国版本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
·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 中国印刷博物馆
广播影视系统直属单位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 中央电视台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
· 总局监管中心
· 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管理中心
· 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
· 广电总局信息中心
· 广播科学研究院
· 广播电视规划院
· 中广电设计研究院
· 中国电影科研所(电影质检所)
· 电视艺术委员会
· 广播艺术团(电影乐团)
· 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资料馆)
· 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
· 电影数字节目中心
· 电影资金办
· 总局机关服务局
· 广播影视研修学院(总局党校)
· 广播影视人才交流中心
· 广播电视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
· 中央新影集团
· 电视剧制作中心
· 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
·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 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
·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爱乐乐团)
·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 中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新闻出版系统行业协会
· 中国出版协会
·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
· 中国报业协会
· 中国期刊协会
· 中国记者协会
·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
· 中国音像协会
·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
·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
·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
·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 (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即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呼号为CCTV-6):中央电视台,因历史遗留问题,仍然以CCTV-6作为频道呼号)。
(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高清频道(即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高清频道,呼号为CCTV-6HD):与CCTV-6同步播出,以CCTV-6HD作为频道呼号)。

H.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季度推优工作内容及要求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做好2014年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播映工作的通知》(广发[2013]92号),为充分发挥季度推优纪录片的示范引导效应,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科教频道、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广东广电局、江西广电局、广州广电传媒集团、太原广播电视台相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小组,从全国选送的105部纪录片中推选出35部优秀国产纪录片。
2014年第四批优秀国产纪录片积极弘扬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丰富,角度多元,理念创新。其中,《水脉》《永远的铁道兵》《新军垦战歌》等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几代中国人为新中国和谐富强做出的不懈努力;《大抗战》《邓小平遗物故事》《台儿庄1938》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献片,反映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革命伟人浓烈的家国情怀;《曲山艺海》等多角度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深受观众喜爱和赞誉;《上海100》《纪录四川100双手》《替补》反映了普通人坚持追求梦想的努力。以上片目展现出近一时期国产纪录片的较高水平。
全国各卫视频道、各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各纪录片专业频道、各科学教育类专业频道,要主动选购选播总局推荐的优秀国产纪录片。相关栏目、机构播出推荐纪录片的情况,将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年度扶持项目评选考核体系。
推优片目版权信息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http://www.sarft.gov.cn/)和中国纪录片网(http://www.docuchina.cn/)查询。经总局遴选确定的优秀国产纪录片,通过中国纪录片网和“纪录•中国”APP移动平台向社会展播。

I.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公务员 怎样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内院批准的北京市人民容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京政发〔2009〕2号),设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简称市新闻出版局),挂北京市版权局(简称市版权局)牌子。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是负责本市新闻出版事业和著作权管理工作的市政府直属机构。


单位的性质您可以大体了解一下,报考公务员每个单位的职位也不一样,待遇也不同,只能说在这部门和你从事的理想行业是不是一样的,具体的职位还要看你选哪一个,你可以对照职位表的要求看看自己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政治面貌等是否符合要求。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学习资料请关注北京中公教育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阅读全文

与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服务事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第四届山东省知识产权新年论坛 浏览:176
房产证上没有使用年限 浏览:867
谁创造了拼图 浏览:998
简单的土地转让协议书 浏览:708
南京江北新区知识产权告知书 浏览:251
工商局廉政谈话讲话稿 浏览:979
转让优思明 浏览:583
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协议格式 浏览:117
商河县工商局 浏览:810
沈阳冠君知识产权事务所 浏览:342
知识产权保障制度总结 浏览:950
榆次区工商局电话 浏览:981
马鞍山新康达 浏览:448
学校矛盾纠纷处理制度 浏览:342
创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党的原则 浏览:890
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浏览:381
京韵花园纠纷 浏览:895
卫生服务站公共卫生考核方案 浏览:62
快递时效投诉 浏览:782
世纪创造绝缘有限公司 浏览: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