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机关
2005年以前,股份有限来公司自是必须在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
2005年,新公司法出台,取消了这一条规定。同时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出台,明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由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登记。
【原文如下】
第八条 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直辖市的工商行政管理分局、设区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区分局,负责本辖区内下列公司的登记:
(一)本条例第六条和第七条所列公司以外的其他公司;
(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登记的公司。
前款规定的具体登记管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但是,其中的股份有限公司由设区的市(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登记。
⑵ 工商注册登记地址与实际地址不一致工商局如何处罚
1、如果是公司或者是分公司营业执照,根据《公司法》第212条第二款“公司登记回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答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工商部门会先责令你在7个工作日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到注册机关办理公司住所变更登记,逾期将处罚款。
2、如果是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第二十二条“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变更,未办理变更登记的,由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规定,工商部门可直接对你处1500元以下的罚款。
⑶ 工商机关登记的地址与实际地址不符,如何起诉
在我理解,除非合同约定了管辖权法院,从其约定外,还应在工商登记地的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5〕5号)
第三条 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
第四条 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第五条
对没有办事机构的个人合伙、合伙型联营体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注册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注册登记,几个被告又不在同一辖区的,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十八条 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即时结清的合同,交易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九条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书面协议,包括书面合同中的协议管辖条款或者诉讼前以书面形式达成的选择管辖的协议。
第三十条 根据管辖协议,起诉时能够确定管辖法院的,从其约定;不能确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管辖。
管辖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二条 管辖协议约定由一方当事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协议签订后当事人住所地变更的,由签订管辖协议时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⑷ 工商登记注册号是什么是否有查询系统可以查询
一、工商注册号等于一个主体的身份证号码,一个企业只有一个。工商注册号和营业执照上的NO.后面的号码是一样的。
现在已取消工商注册号,而采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因为从2015年10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标准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
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并对涉及到的组织机构、法人、其他组织、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概念作出了规定。
二、可以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4)工商登记机关350393扩展阅读
代码构成特点:
一是嵌入了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确保社会信用代码不会重码。换言之,组织机构代码的唯一性完美“遗传”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是在组织机构代码前增加行政区划代码,这个组合不难发现就是税务登记证号码。这样就提高了统一社会代码的兼容性,在过渡期内税务机关可以利用这种嵌套规则更加便利地升级到新的信用代码系统。
三是预留前两位给登记机关和机构类别,这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应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于登记机关管理,可以作为检索条目,第二位可以准确给组织机构归类,方便细化分管。
四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主体标识码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过数字字母组合,加上指数级增长,可以确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需升位就可容纳大量组织机构。
五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位数为18位,和身份证的位数相同,这一巧妙设计在未来“两码管两人”的应用中可以实现登记、检索、填表等统一。
六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中内嵌的主体标识码具有校验位,同时自身第十八位也是校验位,与身份证号相比是双校验,确保了号码准确性。
⑸ 公司营业执照登记机关是佛山市南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那么企业行政隶属是不是区(县)级别
区级别行政隶属
⑹ 非法人机构企业如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不知道你具体要办哪种?非法人企业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下面我就已合伙企业为例,这类比较多)
1.个人独资企业
2.合伙企业
3.企业法人的非法人分支机构
4.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非法人企业
办理流程:受理——审查——核准——发照
合伙企业设立登记应提交文件材料
(一)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合伙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原件1份);
(二)经办人身份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由企业登记代理机构代理的,同时提交企业登记代理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须加盖本企业印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
(三)全体合伙人的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复印件各1份,验原件)及计生证明;
(四)全体合伙人签署的合伙协议书(原件1份);
(五)合伙协议约定或全体合伙人决定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提交全体合伙人的委托书(原件1份);
(六)出资权属证明:
是指合伙人用于出资的财产和财产权利属于合伙人所有或者使用的证明文件。不能提交所有权和使用权证明的,应当提交全体合伙人认定的书面文件(原件各1份);
(七)企业经营场所证明:
①经营场所为投资人自有的,提交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1份,验原件)和投资人出具的场地使用声明(原件1份);
②经营场所为投资人租赁的,提交经房屋租赁主管机关登记或备案的租赁合同(原件1份)和投资人出具的场地使用声明(原件1份);
(八)设立申请前已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的,提交《合伙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1份);
(九)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提交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原件各1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八条,《广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三条
参考资料:赛思德财税官网
⑺ 新版营业执照上的工商登记注册号怎么看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共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1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6位)、主体标识码(采用组织机构代码,9位)、校验码(1位)五部分组成。
通过采用组织机构代码作为主体标识码,体现了国务院“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要求,同时兼顾了有关部门按地区、行业、机构类别分类管理需求。
2015年10月1日起,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所以没有单一的注册号了,而是使用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取代了原来的营业执照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代码。
(7)工商登记机关350393扩展阅读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具有以下五方面特点:
(一)唯一性。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其中的9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唯一的。一个主体只能拥有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只能赋给一个主体。主体注销后,该代码将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询功能。
例如,一个主体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按照法定程序,需依法注销该事业单位,再设立新企业。新设立企业是一个新主体,需向其发放新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兼容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最大程度地兼容现有各类机构代码,既能体现无含义代码的稳定可靠,又能发挥有含义代码便于分类管理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各部门改造成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第二、三部分设计了机构类别代码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与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证书号、机构信用代码相应部分含义一致。第四部分主体标识码采用组织机构代码,保证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与组织机构代码有效衔接。
(三)稳定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经赋予,在其主体存续期间,主体信息发生任何变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均保持不变。例如,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生迁徙或变更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等,均不改变其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四)全覆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实施后,对新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注册登记时发放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对已设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适当方式换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现对法人和其他组织全覆盖。
(五)协调性。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自然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公民身份号码)位数一致,都是18位。
⑻ 如何查询企业工商登记信息
1、当地登记机关的门户网站,一般可以查营业执照上的登记事项。
2、电话咨询当地登记机关,一般可以查营业执照上的登记事项。
3、要查全面的登记信息,凭相关法律文书、证明等到当地登记机关档案室。
⑼ 发现某个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有误,向什么机构反映
如相关权利义务人发现某个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确实有误,应直接向该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的登记机关即工商局投诉或申请,工商局不予更正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