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也就是政府花钱请人来进行一些公共性的服务,请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政府职能
政府购买服务复是指政府在社会公共制服务预算中拿出经费,向各类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直接拨款资助服务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好处是可以避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弊端(如贪污腐败等),提高服务的工作效率。同时这种行为能激发市场和民间公益力量,形成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能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方式,激发市场活力,同时也为政府减负了,使政府从参与者转变为监督者的角色。
2.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物业管理,购买民营剧团的演出等等。
3. 哪些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向社会力量购买
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面向全国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
一是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包括9项:公益性舞台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与宣传;公益性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与宣传;公益性出版物的编辑、印刷、复制与发行;公益性数字文化产品的制作与传播;公益性广告的制作与传播;公益性少数民族文化产品的创作、译制与传播;全民健身和公益性运动训练竞赛的宣传与推广;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的创作与传播;其他公益性文化体育产品的创作与传播。
二是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包括10项:公益性文化艺术活动(含戏曲)的组织与承办;公益性电影放映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全民阅读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含讲座)的组织与承办;公益性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公益性体育培训、健身指导、国民体质监测与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达标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公益性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面向特殊群体的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其他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承办。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包括4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与交流展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展示;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与展示。
四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运营和管理。包括9项:公共图书馆(室)、文化馆(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等运营和管理;公共美术馆、博物馆等运营和管理;公共剧场(院)等运营和管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等接收设备的维修维护;公共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书屋等公共数字文化设施的运营和管理;面向特殊群体提供的有线电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公共体育设施、户外营地的运营和管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的维修维护和监管;其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运营和管理。
五是民办文化体育机构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包括6项:民办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民办演艺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票价演出;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上网服务;民办农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含书屋)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民办体育场馆设施、民办健身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其他民办文化体育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免费或低收费服务。
4. 我国为什么大力推进向 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大力推广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政府购买服务面临诸多现实障碍,有待于一系列外部制度条件的成熟。
5.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什么意思言简意赅点
9月30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出台背景、基本定位以及意见中涉及的购买主体、承接主题等概念进行了解读:
一、什么是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二、《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新一届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重大部署,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进一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是惠及人民群众、深化社会领域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有效需求的关键之举,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事、政社分开的必然要求。出台《指导意见》,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整理利用社会资源、激发经济社会活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指导意见》的基本定位
答:《指导意见》的基本定位是做好顶层设计,相关政策设计注重原则性、方向性、统筹性和指导性。既鼓励支持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又明确一些基本原则要求,确保规范操作、稳妥推进。
四、关于“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的界定?
1、关于购买主体。《指导意见》将购买主体界定为“各级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同时提出,“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有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目前存在一些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环境保护督查监管机构、海洋维权巡航执法机构等,这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是转为行政机关,将其纳入购买主体,有利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相衔接;
二是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如公立医院、公立学校等,是政府设立的提供特定公共服务的主体,其中涉及的购买服务问题宜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展情况逐步研究推进;
三是群团组织主要是指妇联、工会、团委等,这些单位一直纳入行政编制并按照公务员管理,经费也由国家财政负担,虽然不属于行政机关,但其工作职责和提供的服务也可以采取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
2、关于承接主体。《指导意见》界定的承接主体为“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需要说明的是,承接主体必备的基本条件是独立的法人,能够承担民事责任。承接主体的具体资质条件,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购买主体会同财政部门根据购买服务项目的性质和质量要求确定。
6.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是什么意思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回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答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政府承担公共服务的新模式,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7.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涉及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叫公共,它的形式是服务版类而非商品类,比如权大病医疗保险等,向社会力量购买是推动市场化改革,要知道我们的国企和私企在政府采购项目上地位并不平等,审批服务大厅应该是政府职能而非商业项目,在我国,政府采购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措施,但政府向国企购买,那对私企是不公平的,推进市场化不仅在于价格可以有限制幅度的弹性波动,更在于市场参与者能公平的竟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