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

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

发布时间:2021-05-24 04:12:16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指什么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居住小区及小区级别以下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归属为居住用地R),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一类为居住区及其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归属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

(1)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扩展阅读:

最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分类标准和旧的用地分类标准对比分析如下: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的服务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在于必须控制以保障满足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分为 9 个种类:

1、“行政办公用地”将原国标“行政办公用地”缩小范围,仅包括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等非营利性设施用地,市场经济体制下转轨为商务办公的设施用地则归入本标准分类的“商务设施用地”中。

2、“文化设施用地”将原国标“文化娱乐用地”缩小范围,仅包括图书、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用地。原标准“新闻出版用地”、“文化艺术团体用地”、“广播电视用地”的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除了事业单位的办公设施用地以外,纳入本方案“艺术传媒产业用地”,原标准“广播电视用地”的转播台、差转台等用地纳入本方案“广播电视设施用地”。

㈡ 物业管理用房、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的产权如何界定

物业管理用房和公共设备设施的产权归属于全体业主所有。

市政设施分几种:

1、能源供给,如水、电、燃气等,在用户端计量表后的部分,产权归业主;计量表以前(含表本身),产权归供给方。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等,入户端口以内的,产权归业主;入户端口以前部分归供应商。

2、市政供暖或地区集中,供暖入户节门以后的设备设施归业主,节门以前(含节门)归供暖方;小区锅炉供暖的,节门以前部分归全体产权人共有,节门以后归使用业主。

3、市政排污管道等,以小区建筑红线为界,红线内归全体产权人;红线外归市政部门。

(2)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扩展阅读:

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

(五)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

(六)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

(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

(八)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九)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㈢ 关于城市规划的几个概念——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

根据《城市规来划基本术自语标准》
公共设施用地 public facilities
城市中为社会服务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及设计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municipal utilities
城市中为生活及生产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包括:供应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环境卫生设施、施工与维修设施、殡葬设施及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用地。
城市基础设施 urban infrastructure

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通常认为城市公共设施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金融等各类为城市服务的公共设施。

㈣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设施是指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各种公共性、服务性设施,按照具体的项目特点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设施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其中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是配套设施,使得基础设施得到更好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实现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设施。

㈤ 公共设施分类

正因为对公共设施的研究才刚起步,所以才很有必要对公共设施加以定义。从最普通的意义来说,所谓公共设施,是指那些提供某种公共福利或公共服务的设施。可以将公共福利定义为由政府所提供的福利,因此,所谓公共设施,是指所有在某种程度上为政府所有、或为政府所经营的设施。不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类型的设施或福利,都在一定时间、一定场所为政府所提供。因此,根据过去实际的观察来定义公共设施,肯定会又冗长、又复杂,或只适用于某种社会型态。从本章的目的出发,我们采用首先由M.泰兹(Teitz,1968)提出的公共福利的定义:公共设施或公共福利是指那些以1)集体使用;2)短期最低边际成本或3)法定使用为特征的设施或福利。

集体使用的设施或福利所具备的特征是:对其使用不能加以限制或取消。例如,一个国家的国防,就是一种集体福利,对某一公民来说,如果所有别的公民都从该福利中获得利益,那么实际上他就不被剥夺享受这种既存福利的权利。如果这种服务已提供给国民,它的成本是均分的,因此必须由所有人分享。再如,城市开放空间是一种公共设施,不可能限制某些使用者进入某公共开放空间或游乐地。

短期最低边际成本福利是指那些一旦建成后,投资者不需再追加附加成本,便可向所有使用者开放的设施,例如公营的公路。总的来说,公路上并不拥挤,因此在现有的行人当中,再多增加一名旅游者使用公路,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由私人提供这类福利,常常显得不足,而提供这类福利的成本,以及社会对其的需要,又是那样的巨大,常常使得政府不得不肩负起提供这类福利的责任。

法定使用福利常指受客观条件影响、而又为社会所必需的福利。如果依靠私营市场来布局这类设施,会造成设施的不合理布局,甚至于造成这类设施的缺档。这类设施包括学校、博物馆以及自然保护区等。关于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中恰当地位的问题,还存有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尤其集中在某些服务是否确实属于法定福利的问题上。例如,医疗保健、中小学免费午餐、高等教育、幼儿日托、以及能源资源等福利和服务的属性——公营或私营——问题,在许多国家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与公共福利的定义密切相关的,是公共福利的分类问题。分类工作可以帮助我们为规划决策或政策制定,确定不同福利的目标。其中最简单的分类之一,是由C.雷维尔(Revelle)、D.马克斯(Marks)和利伯曼提出的(1970)。他们建议,可以将公共福利分为普通福利和非常或紧急福利两大类。普通福利包括:公园、公共住宅、公路、给水工程、垃圾处理设施等。与这些设施不同的是:医疗保健、防火、治安等福利,它们常常与紧急情况有关。这两类公共设施的目标和区位特征,常常很不一样,因此应分别加以规划。不过,雷维尔的分类方案显得过于粗糙,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普通设施与紧急设施二者的区别,有时并不一定很明显。

M.G·奥斯汀(Austin,1974)提出了另外一种分类方法,他的分类更为强调区位意义,强调设施对周围地区人口的影响。他把公共设施分为以下三类:

1.有害于位址型:这类设施通常为社会所必需,但它的存在会给当地带来一些损害,常见的有垃圾堆和焚化场。

2.中性位址型:在设施服务区范围内,这类设施的效用在各个区位都几乎相同,例如中学、大学等。

3.有益于位址型:离这类设施最近的地区,得到的效用最多。它的社会效用的距离衰减曲线,可能较平缓,如公园,也可能相对较陡,如消防队。

一般地讲,游憩设施属于有益于位址型一类,但有时候,对同一设施的分类可能不一致,至少也是较难划分的。例如,游乐地常常是受欢迎的设施,人们喜欢它离自己的家近一点,但那些住在游乐地附近的人,可能会因为与游乐地有关的喧闹、垃圾和游人穿庭越户带来的烦恼,其净社会效用受到损害。因此,由于游乐地的上述特征,对不同类群的使用者来说,它既属有害于位址型、也属于有益于位址型。又如,某修复的历史古迹,可以从很远的地方吸引游客,因而对当地的经济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由于该设施施惠于某广大地区,所以可将其归为中性位址型设施。但事实上,从该设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对当地人来讲,要远比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效益重要得多,所以,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将这一历史古迹称为有益于位址型设施。

㈥ 单位公房已房改,其公建配套设施的产权属性如何界定

这事可复杂了,政策性很强、历史原始资料难找。现在在搞四供一业移交,解决各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 有专班在工作中。

㈦ 公共服务用房包括哪些

公共服务用房是指为教学、科研提供公共服务使用的房屋,如公共教室、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会堂、体育场馆等。学校暂不核定公共服务用房的定额面积,但对其进一步合理规划,有效使用。

㈧ 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公共设施之间的区别!

一、指代不同

1、基础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

2、市政公用设施:指由政府、法人、或公民出资建造的公共设施。

3、公共设施:指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的、给社会公众使用或享用的公共建筑或设备。


二、内容不同

1、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2、市政公用设施:城市污水排放、雨水排放、路灯、道路、桥梁、隧道、广场、涵洞、防空等市政设施。

3、公共设施:可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邮政电信和商业金融服务等。

三、作用不同

1、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

2、市政公用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

3、公共设施:是满足人们公共需求(如便利、安全、参与)和公共空间选择的设施,如公共行政设施、公共信息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公共教育设施、公共绿化设施、公共屋等。

㈨ 哪些属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版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权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如托儿所、幼儿园、、、粮店、菜店、副食店、服务站、储蓄所、邮政所、居委会、派出所等用地。

阅读全文

与公共服务设施产权界定辨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
法国发明家巴耶尔首创 浏览:561
油条机我爱发明 浏览:648
北京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