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商服务 > 马鞍山王芸

马鞍山王芸

发布时间:2021-05-21 00:01:57

⑴ 荀慧生的活动年表

1916年10月6日,农历丙辰年九月初十日:荀慧生出师。
早在1907年荀慧生被其父卖给梆子艺人庞启发为徒,按照常规1915年就应出师,由于荀父与庞启发在荀慧生学艺的契约上没有标明具体的出师时间,荀慧生在学艺后期红极一时,给师傅赚了很多钱,庞启发不让荀慧生出师,威胁并软禁了他。后在李洪春、尚小云的帮助下逃走。由白社及三乐班主李继良出面,以折衷办法达成协议,延长出师时间两年,演出所得与师傅对半分成。
1917年,农历丁巳年:朱幼芬组班
名旦朱幼芬组班,演于中和园,营业不振。后邀入时慧宝、尚小云、荀慧生、龚云甫等人,于是每日满堂。时先生当时嗓音高亢,以《戏迷传》一剧红遍梨园。
1919年9月9日,农历己未年闰七月十六日: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
荀慧生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当时随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同去,有三小一白之称。
1923年,农历癸亥年:荀慧生收叶寿梅为徒
荀慧生收票友叶寿梅为徒,为荀慧生第一个弟子。
1923年4月26日,农历癸亥年三月十一日:程艳秋结婚
程艳秋和果秀英在前门外同兴堂饭庄举行结婚典礼。整个饭庄喜气洋洋,四周挂满了贺喜的祝辞和书画,宾客达四五百人。
因为新郎程艳秋、岳丈果湘林、冰媒梅兰芳以及新郎的师傅荣蝶仙、王瑶卿,新娘的外祖父余紫云等人,都是唱旦角的,因此在京的旦行名角,几乎倾巢出动,前来贺喜助兴。包括:陈德霖、余玉琴、田桂凤、王瑶卿、王琴侬、朱幼芳、阎岚秋、朱桂芬、荀慧生、于连泉、朱琴心、王蕙芳、姚玉芙等,全都在座。报刊称之为“自有伶人办喜事以来,真正巨观之名旦大会也。”
婚后罗瘿公为果秀英改名为果素瑛。
1925年,农历乙丑年:杨宝森留沪在义母处调养
因在沪演出三个月,杨宝森嗓音极度疲劳而倒仓,乃至一字不出。经荀慧生介绍,拜认剧评家郑过宜母亲为义母,即留沪寄居义母处调养。
1925年,农历乙丑年:《梨园外史》单行本出版
北京京华印书局印制的《梨园外史》一册单行本出版,共十二回。封三版权页的著作者署名为“作剧先生”和“观剧道人”。“作剧先生”是江苏吴县的潘镜芙的化名,“观剧道人”是湖北安陆陈墨香的化名,除曹心泉、荀慧生等五人的序外,还有陈墨香的序(却并非以自序形式出现):
“《梨园外史》小说家言也,纪道咸以来伶官故实。其间事迹,询之老伶未尽符合,然其描摹优人之状态,讨论戏曲之源流,至为详细,诚非老于斯事者不能道其只字。纪事小有牴牾,奚足为病!昔太史公传优孟,世且摘其谬误,况此固以稗野自命者乎?施耐庵、曹雪芹之小说,摹绘得神,亦但能得盗贼、儿女之性情耳;至事迹之有无,直同镜花水月。而此书所纪,尚不尽蹈空,欲考梨园掌故者岂可忽诸?方今之世,风俗淫靡,梨园以旦为第一流,读此编‘胡喜禄扫尽铅华’一章,知作者盖有隐痛焉!余出入伶官之家将三十年,于若辈之情伪,知之甚深,只以赋性疏懒,未克独力撰作。是书之成,实为先获我心,故援笔乐为之叙。墨香氏题。”
1925年,农历乙丑年:余叔岩、杨小楼组双胜社
余叔岩与杨小楼第二次合作,班名改为“双胜社”,在香厂新明戏院演出。阵容十分齐整,旦角是荀慧生,架子花武二花是钱金福,丑角是王长林,小生是冯蕙林。在这个时期唱过多次新鲜好戏,如《青石山》中,杨小楼的关平,余叔岩的吕洞宾,钱金福的周仓;《战宛城》,余叔岩饰张绣,杨小楼饰典韦,钱金福饰许褚,荀慧生饰邹氏,王长林饰胡车。又排了一出老戏《摘缨会》,余叔岩的楚庄王,荀慧生的许姬,杨小楼的唐狡,钱金福的先蔑,王长林的襄老。此外,余叔岩与荀慧生还合演了很多生旦对儿戏,如《打鱼杀家》、《南天门》、《梅龙镇》等。
1925年4月26日,农历乙丑年四月初四日:余叔岩首演《摘缨会》
余叔岩在新明戏院首演《摘缨会》。余饰楚庄王,杨小楼饰唐狡,荀慧生饰许姬,钱金福饰先蔑,王长林饰襄老。
1925年10月2日,农历乙丑年八月十五日:荀慧生改艺名“白牡丹”为荀慧生
经杨小楼、余叔岩建议,荀慧生改艺名“白牡丹”为荀慧生。
1927年7月23日,农历丁卯年六月廿五日:《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结果揭晓
《顺天时报》举办的“五大名伶新剧夺魁”,历时一月终得出结果,五人分别以梅兰芳《太真外传》、程艳秋《红佛传》、尚小云《摩登伽女》、荀慧生《丹青引》、徐碧云《绿珠坠楼》入选夺魁剧目。
1928年1月13日,农历丁卯年十二月廿一日:1928年1月13日第一舞台演出
义务戏。
演出剧目
《大回朝》(裘桂仙)
马鞍山》(时慧宝)
《收关胜》(尚和玉)
大轴是四大名旦(梅、程、荀、尚)、老生三杰(余、高、马)等名伶合演的全本《红鬃烈马》:
《彩楼配》(王琴侬)
《三击掌》(陈德霖,贯大元)
《母女会》(王幼卿,松介眉)
《投军别窑》(李万春,程玉菁)
《误卯三打》(周瑞安)
《赶三关》(马连良,朱琴心)
《武家坡》(余叔岩,程艳秋)
《算军粮》(荀慧生,高庆奎)
《银空山》(王凤卿,于连泉,朱素云)
《大登殿》(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李多奎,侯喜瑞,张春彦)
1929年,农历己巳年:时慧宝搭春生社
1929年至1932年,时慧宝搭入春生社与荀慧生合作,主要演于吉祥和哈尔飞戏院。主要剧目有:《换子》、《金马门》、《摔琴》、《雪杯圆》、《骂王朗》、《朱砂痣》、《七星灯》、《乌盆记》、《上天台》等。
1929年4月,农历己巳年:1929年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
第一舞台夜戏山西赈灾会募款义演。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高庆奎、荀慧生、程艳秋、王又宸、马连良、尚和玉、侯喜瑞、阎岚秋等名伶参加演出。
演出剧目
压轴《游龙戏凤》(梅兰芳,余叔岩)
大轴《八蜡庙》(杨小楼反串张桂兰,梅兰芳反串黄天霸,余叔岩反串朱光祖,程艳秋反串贺人杰,马连良反串关泰,阎岚秋反串褚彪,朱桂芳反串费德功,姜妙香反串金大力,郝寿臣反串小老妈,侯喜瑞反串秦小姐,李寿山反串丫鬟,诸如香反串秦义成)
其中余叔岩反串朱光祖,扮相、白口、身段活脱脱一位极好的开口跳。特别是在桌子上的椅子上,拿了一个大顶,又直又干净,前后台都服了。后来,谭富英在北京,杨宝森在香港,均按余叔岩的路子反串过朱光祖。
1930年7月10日,农历庚午年六月十五日:马富禄拜傅小山为师
马富禄在两益轩拜傅小山为师,专学武丑。是日,荀慧生、张春彦、金仲仁等均在场。
1931年,农历辛未年:四大名旦合灌唱片《四五花洞》
长城公司请梅兰芳、尚小云、程艳秋、荀慧生四人,合灌唱片《四五花洞》一张,由徐兰沅京胡,王少卿京二胡,何斌奎司鼓,成为稀世绝品,并使“四大名旦”的称谓更深入人心。
“四大名旦”在上海合灌唱片《四五花洞》,为人们留下了一张京剧唱片的稀世珍品,同时也为上海剧坛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促成这件美事的即上海著名评剧家梅花馆主。梅花馆主郑子褒,曾任《半月戏剧》、《十日谈》、《金刚画报》、《戏剧画报》等多种戏剧刊物的主笔,又多年在长城唱片公司当经理,主持灌制过梅兰芳、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杨小楼、郝寿臣合作的《连环套》等唱片。1931年6月,杜月笙的杜氏祠堂落成,全国京剧名伶云集上海,其中四大名旦加雪艳琴、高庆奎、金少山合演的《五花洞》是杜祠堂会最精彩的节目。堂会结束后,长城唱片公司灵机一动,打算请四大名旦共灌《五花洞》唱片一张,与众多名伶具有深交的梅花馆主遂成关键人物。俗话说好事多磨,只有多磨的好事才显其珍贵难得。《五花洞》的灌制过程也是磨难重重,为剧坛平添几段趣闻轶事。
第一难是词腔的处理。该唱片直径15英寸,每面仅3分15秒,唱西皮慢板,只容纳两句。按台上唱法,真假潘金莲各两名,先由两人合唱一句,再换两人接唱一句,因前后词腔均无变化,在唱片中将难分各人特长。经斟酌,后定为每人独唱一句,唱词各异,唱腔自谱。
第二难是名字之排列。梅兰芳众望所归,居首无疑;程当红极一时可列第二;荀声誉日增可为第三;但尚资格既老难排最后。此事引起梨园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幸梅花馆主匠心独运,特制一轮轴形名牌,此事方休。
第三难是演唱之先后。梅首先声明唱第一句;程自谓可唱第二句;尚对梅唱第一句不予计较,但称第二句应由他唱;荀则表示若唱第三四句宁可不干,致此好事几乎告吹。梅花馆主再次斡旋。先对程说您是饱学之士,若和梅作神龙首尾相应,将受人嘉许;又对荀说,您的噪音低柔,第二句须翻高,如有逊色,反为不美,而第三句婉转低腔更显荀腔特色。程、荀皆允,尚便如愿以偿。以后伴奏和丑角人选问题也经一番周折终获圆满解决,《五花洞》遂成《四五花洞》。
稀世珍品来之不易,万事惧备后,荀、尚、梅、程自右而左并立于收音机前,四人同声念白∶“咳,这是从哪里说起……”接拉过门,梅、尚、苟、程依次各唱一句,最后合唱。“十三咳”。这样《四五花洞》之佳音终得永存。
1931年5月,农历辛未年: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
言菊朋第四次赴沪,与荀慧生同行,出演于上海大舞台。此次莅沪,言菊朋所演剧目有《卧龙吊孝》、《兴汉灭莽》、《楚庄王》等。此次言氏每月包银三千元,演期二月,除去开支,近乎白唱。一应收入端赖堂会。
1931年5月2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初四日:言菊朋四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言菊朋第四次赴沪,与荀慧生同行,出演于上海大舞台。当日打泡,言菊朋《捉放宿店》,荀慧生《荀灌娘》。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下午三时开演
《天官赐福》天蟾全班
《金榜乐》(徐碧云,言菊朋,芙蓉草,姜妙香)
《鸿鸾禧》(荀慧生,马富禄,金仲仁,张春彦)
休息
七时开演
《百花亭》(雪艳琴)
《汾河湾》(张藻辰,尚小云)
《打花鼓》(华慧麟,萧长华,马富禄)
《落马湖》(李吉瑞)
《芦花河》(程艳秋,王少楼)
《龙凤呈祥》(梅兰芳饰孙尚香,杨小楼饰赵云,马连良饰乔玄,高庆奎饰前刘备,谭小培饰后刘备,谭富英饰鲁肃,龚云甫饰国太,金少山饰张飞,萧长华饰乔福,姜妙香饰周瑜,曹毛宝饰孙权)
1931年6月1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中午十二时开演
《富贵长春》(麒麟童,赵如泉)
《八百八年》(袁履登,王晓籁)
《空城计》(郭继云)
《宇宙锋》(季小姐)
《群臣宴》(孙化成)
《庆顶珠》(王庾生,小杨月楼)
《安天会》(刘宗杨)
《北湖州》(郑永泉)《状元谱》(张藻辰,金仲仁)
《玉堂春》(芝英夫人,高庆奎,姜妙香,张春彦)
《定军山》(谭富英)
《坐宫》(王少楼,华慧麟)
《两将军》(李万春,蓝月春)
《骂殿》(程艳秋,贯大元)
《独木关》(李吉瑞,小桂元,苗胜春)
《卖马》(王又宸)
《长坂坡》(杨小楼饰赵云,高庆奎饰刘备,雪艳琴饰糜夫人,雪艳舫饰甘夫人,刘砚亭饰张郃,刘奎官饰张飞,蒋宝印饰曹操,刘斌昆饰夏侯恩)
《全部红鬃烈马》:
《彩楼配》(徐碧云)
《三击掌》(尚小云,贯大元)
《别窑》(麒麟童,王芸芳)
《探寒窑》(程艳秋,龚云甫)
《赶三关》(郭仲衡,芙蓉草)
《武家坡》(梅兰芳,谭富英饰前薛平贵,言菊朋饰后薛平贵)
《算粮》(谭小培,雪艳琴)
《银空山》(谭小培,荀慧生,姜妙香)
《大登殿》(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龚云甫)
1931年6月11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六日。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三天。
中午十二时开演
《满堂红》(杨鼐侬,金碧玉)
《岳家庄》(小杨月楼,小奎官)
《琼林宴》(言菊朋)
《战宛城》(麒麟童饰张绣,荀慧生饰邹氏,刘奎官饰典韦,金仲仁饰曹昂,曹毛包饰曹操,陈鹤峰饰贾诩,马富禄饰曹安氏,蒋宝印饰许褚)
《取荥阳》(马连良,金少山)
《取帅印》(高庆奎)
《花木兰》(徐碧云)
休息
七时开演
《马蹄金》(尚小云,贯大元,龚云甫)
《挑滑车》(刘宗杨)
《二进宫》(梅兰芳,谭小培,金少山)
《林冲夜奔》(李万春)
《弓砚缘》(雪艳琴,姜妙香,雪艳舫)
《卧虎沟》(李吉瑞)
《忠义节》(程艳秋,谭富英,王少楼)
《八大锤》(杨小楼饰陆文龙,马连良饰王佐,刘汉臣饰岳云,刘砚亭饰金兀术,刘奎官饰狄雷,高雪樵饰何元庆,马富禄饰乳娘,张质彬饰严成方,张国斌饰岳飞)
《五花洞》(梅兰芳、程艳秋、尚小云、荀慧生饰四潘金莲,高庆奎饰张天师,金少山饰包公)
《庆贺黄马褂》(麒麟童,王英武,赵如泉,刘汉臣,金素琴,刘奎官)
1932年3月11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初六日:荀慧生首演《红楼二尤》
荀慧生于北京哈尔飞剧院首演《红楼二尤》成功。
1933年1月9日,农历壬申年十二月十四日:荀慧生收丁云兰为徒
荀慧生在丰泽园收坤伶丁云兰为徒。
1935年5月20日,农历乙亥年四月十八日:荀慧生首次赴武汉演出
荀慧生应邀首次赴武汉演出,演于汉口大舞台。配演的有老生王文源、武生吴彦衡、老旦李多奎、花脸蒋少奎、小丑马富禄。剧目有荀慧生独创的《元宵谜》、《香罗带》、《钗头凤》、《丹青引》、《荀灌娘》等,也有别具荀派风味的《十三妹》、《大英杰烈》、《玉堂春》、《战宛城》等传统戏。头两天上座八、九成,第三天满座,加售站票。
1936年10月10日,农历丙子年八月廿五日:1936年怀仁堂庆祝双十节堂会
北京军政当局首领宋哲元在中南海怀仁堂办堂会戏,庆祝双十节。
演出剧目
《大登殿》(程砚秋,荀慧生,王凤卿,李多奎)
1936年10月22日,农历丙子年九月初八日:荀慧生首演《红娘》
荀慧生于北京哈尔飞剧院首演《红娘》成功。
演出剧目
《朱痕记》(程砚秋,谭富英)
《樊江关》(尚小云,筱翠花)
《战宛城》(李万春,荀慧生,郝寿臣)
《开山府》(李盛藻,袁世海)
《艳阳楼》(周瑞安)
《钓金龟》(李多奎)
1939年2月9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廿一日:吴素秋拜荀慧生义父
吴素秋拜荀慧生义父。
1939年5月3日,农历己卯年三月十四日:童芷苓拜荀慧生为师
童芷苓拜荀慧生为师。
1939年6月14日,农历己卯年四月廿七日:荀慧生收徐东霞为徒
荀慧生收徐东霞为徒。
1939年8月8日,农历己卯年六月廿三日:毛世来拜荀慧生为师
毛世来拜荀慧生为师。
1958年2月,农历丁酉年:戏曲界人士研究在大跃进中戏曲界如何创作更多的新剧目
由老舍、张季纯出面召集戏曲界人士研究在大跃进中戏曲界如何创作更多的新剧目为第二年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问题。荀慧生、张君秋、裘盛戎等30多人出席。
1959年5月25日,农历己亥年四月十八日:京剧《金玉奴》座谈会召开
北京市文联召开京剧《金玉奴》座谈会。《金玉奴》是荀慧生60高龄时重新加工整理的剧目,且自编自导自演,与会者一致予以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
1959年7月,农历己亥年:孙毓敏参加荀慧生京剧团
孙毓敏从北京市戏曲学校毕业,7月分配到北京荀慧生京剧团工作。
1961年6月,农历辛丑年:荀慧生京剧团赴江浙与上海等地演出
荀慧生京剧团赴江浙与上海等地演出。在沪期间,上海广播电台播放了孙毓敏的《荀灌娘》与《蝴蝶杯》的选场,她在《解放日报》撰文《看荀慧生老师演出杜十娘有感》。
1961年6月3日,农历辛丑年四月二十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一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一天。
演出剧目
《白蛇传》(孙毓敏饰白蛇,别永德饰许仙,吴纪敏饰青蛇,赵炳啸饰法海,赵慧英饰“水斗”之白蛇)
1961年6月4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一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二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二天。
演出剧目
日场
《荀灌娘》(孙毓敏,黄文俊,刘永贵,茹绍瑞,李薇华、赵慧英饰女兵)
1961年6月6日,农历辛丑年四月廿三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四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四天。
演出剧目
《蝴蝶杯》(孙毓敏,徐和才)
1961年6月17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五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五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十五天。
演出剧目
《花田八错》(荀慧生)
1961年6月18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六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六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十六天。
演出剧目
《金玉奴》(荀慧生)1961年6月19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七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十七天。
演出剧目
《红娘》(荀慧生)
1961年6月20日,农历辛丑年五月初八日:荀慧生京剧团赴上海演出第十九天
荀慧生京剧团在上海中国戏院(牛庄路)公演第十九天。
演出剧目
《杜十娘》(荀慧生饰杜十娘,孙毓敏饰丫鬟)
1962年3月26日,农历壬寅年二月廿一日,上午:高盛麟收杨少春为徒
高盛麟收杨少春为徒拜师会在北京工人俱乐部大厅举行。文化部.中国剧协.文化局及北京戏曲界知名人士.各剧团的领导及代表三百多人前来祝贺,会上在行罢鞠躬礼后,师徒双方、有关领导及来宾如荀慧生、马连良等,都发表了热情讲话。
拜师会前的专场考察中,杨少春演出了《挑华车》。
1966年8月23日,农历丙午年七月初八日: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被批斗
北京市文化局和“文学艺术家联合会”的作家、艺术家和干部老舍被拖到文庙批斗毒打,共29人,包括老舍、骆宾基、荀慧生、白云生、侯喜瑞、顾森柏、方华、郝成、陈天戈、王诚可、赵鼎新、张孟庚、曾伯融、苏辛群、季明、张国础、商白苇、金紫光、王松生、张增年、宋海波、张治、张季纯、端木蕻良、田兰、江风、肖军等。
当天上午,北京大学和北京第八女子中学的红卫兵学生闯到文化局和文联机关,对那里的“牛鬼蛇神”动手施暴。几个女红卫兵用铜头皮带劈面抽打肖军,给他挂上了“反动文人肖军”、“反革命份子肖军”等几块大黑牌子,还在他的名字上画了红色的大叉子,并且把他的头发剪掉。
下午3点,在烈日下,这29人被一个一个叫出来,排成一排站在院子里。每叫出来一个人,就在这个人的头上套上一块写着他的名字和罪名的牌子,4点多,这29人被用两辆大卡车,从他们在西城区的机关被运到东城区国子监“文庙”的院子里。那里曾是皇帝时代的最高学术和教育机构,后来成为首都图书馆。

⑵ 赵桐珊的活动年表

1916年9月,农历丙辰年:周信芳首演《英雄血泪图》
周信芳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英雄血泪图》,描写的是林冲故事。合演者:王鸿寿、芙蓉草、王兰芳、冯志奎等。
1919年4月21日,农历己未年三月廿一日:梅兰芳首次赴日本演戏
梅兰芳首次赴日本演戏。
随行人员
演员:姚玉芙、姜妙香、贯大元、高庆奎、赵桐珊、何喜春、陶玉芝、董玉林、王毓楼。
乐队:茹莱卿、陈嘉梁、何斌奎、孙惠亭、高联奎、唐春平、马宝铭、马宝珊、傅荣斌、张达楼、曹悠轩。
化装师:韩佩亭、李德顺等。
还有齐如山、李涛痕和曾留学日本的许伯明、舒石父。
1919年4月25日,农历己未年三月廿五日,9时:梅兰芳一行抵达日本
梅兰芳一行抵达日本东京车站。
随行人员
演员:姚玉芙、姜妙香、贯大元、高庆奎、赵桐珊、何喜春、陶玉芝、董玉林、王毓楼。
乐队:茹莱卿、陈嘉梁、何斌奎、孙惠亭、高联奎、唐春平、马宝铭、马宝珊、傅荣斌、张达楼、曹悠轩。
化装师:韩佩亭、李德顺等。
还有齐如山、李涛痕和曾留学日本的许伯明、舒石父。
1919年9月11日,农历己未年闰七月十八日:余叔岩老母六十华诞堂会
余叔岩老母六十华诞,在西河沿内正乙祠举办一场盛大堂会。白天演出杂耍,晚上演出京剧。其间名伶反串,妙趣横生。
梅兰芳在《辕门射戟》中反串小生吕布,风仪俊美,唱工佳妙刚健委婉,一洗脂粉之气,观众为之倾倒,乃该晚堂会中最为精彩之一出。梅此剧乃名小生朱素云所授。剧中第二场“看过了花笺纸二张”一段“二黄”,梅唱来抑扬顿挫,曲尽其妙。“刚强怎比楚霸王”一段“二六”,嘹亮婉转,婀娜刚健兼而有之,宛然小生好腔。第三场“射戟”及“修书”,做派均极稳练。末句“摇板”“从今后不管是和非”之“后”字,响遏行云,真欲去天三尺。该剧中梅唱工之繁妙足以压倒正工小生。加之余叔岩配演刘备,亦为此剧生色不少。穆麻子扮演张飞,李寿山扮演纪灵。
《春香闹学》由架子花脸李寿山扮演春香,以其伟岸之躯强做少女娇憨之态,令人捧腹。《打杠子》由旦角芙蓉草反串强盗张三,武花脸钱金福反串村妇,竟用沙哑之嗓念柔媚之音,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演到村妇用计诓过杠子之后,他一反“常态”,恢复其武花脸的表演,挥舞木杠,上下翻飞,有奇峰突起之妙。
此次堂会的第五出为余叔岩、王长林的《问樵闹府》。开场是郭仲衡、贾福棠的《百寿图》,第二出是《八蜡庙》,余叔岩饰朱光祖,系反串武丑。
1926年2月,农历丙寅年:周信芳转更新舞台 周信芳转更新舞台,演《飞龙传》,与杨小楼、芙蓉草合演,颇受欢迎。
1927年11月3日,农历丁卯年十月初十日:马连良首演《战宛城》
马连良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战宛城》。郝寿臣、王长林、赵桐珊、鲍吉祥合作演出。马的这出戏基本走余叔岩的路子。
1928年2月23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初三日:马连良首演《临江馆》
马连良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全部《临江馆》。姜妙香、赵桐珊、马富禄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初十日:马连良首演全本《浣花溪》
马连良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全本《浣花溪》。郝寿臣、赵桐珊、黄桂秋、马富禄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8日,农历戊辰年二月廿七日:马连良首演《范仲禹》
马连良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全部《范仲禹》。郝寿臣、赵桐珊、王长林、马富禄、刘玉泰合作演出。
1928年9月2日,农历戊辰年七月十九日:言菊朋首演《应天球》
民兴社在华乐园演出,言菊朋、郝寿臣创排《应天球》首演。压轴由关丽卿、芙蓉草合演《五花洞》。
未几,因营业不佳报散。
1928年9月20日,农历戊辰年八月初七日:程艳秋首演《梅妃》
程艳秋于北京华乐园日场首演《梅妃》。程艳秋饰江采萍,郭仲衡饰唐玄宗,赵桐珊饰杨玉环,李洪春、周瑞安、王又荃合作演出。
1929年,农历己巳年:杨宝森第一次灌录唱片
杨宝森倒仓息影五年,嗓音虽然逐渐恢复,但仍不理想,为生活计,经友人资助,重金聘请胡琴圣手孙佐臣操琴,在蓓开公司灌录唱片《七星灯》、《马鞍山》、《青石山》、《上天台》、《失街亭》、《捉放曹》计4张(8面)。这些唱段仍具谭派风格。
同年又在大中华公司陆续灌制唱片《摘缨会》(2面)、《战宛城》(1面)、《断臂说书》(1面)、《乌盆记》(4面)、《镇潭州》(1面)、《打鼓骂曹》(1面)、《天雷报》(1面)、《阳平关》(1面),与芙蓉草合灌的有《珠帘寨》(2面)、《四郎探母》(2面)、《梅龙镇》(2面)、《宝莲灯》(2面),计共10张(20面)。
1930年5月26日,农历庚午年四月廿八日,晚:黄桂秋首演《姜皇后》
黄桂秋班社在西城中天电影院演出夜戏。其中《姜皇后》为新排首演。
演出剧目
压轴:《法场换子》(言菊朋)
大轴:《姜皇后》(黄桂秋,芙蓉草)
1931年2月24日,农历辛未年正月初八日:言菊朋与关丽卿新组一班
言菊朋与关丽卿新组一班,于元兴堂宴客,角色有孙毓堃、芙蓉草、张春彦、王又荃、马富禄、刘砚亭等。
1931年6月9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一天。
下午三时开演
《天官赐福》天蟾全班
《金榜乐》(徐碧云,言菊朋,芙蓉草,姜妙香)
《鸿鸾禧》(荀慧生,马富禄,金仲仁,张春彦)
休息
七时开演
《百花亭》(雪艳琴)
《汾河湾》(张藻辰,尚小云)
《打花鼓》(华慧麟,萧长华,马富禄)
《落马湖》(李吉瑞)
《芦花河》(程艳秋,王少楼)
《龙凤呈祥》(梅兰芳饰孙尚香,杨小楼饰赵云,马连良饰乔玄,高庆奎饰前刘备,谭小培饰后刘备,谭富英饰鲁肃,龚云甫饰国太,金少山饰张飞,萧长华饰乔福,姜妙香饰周瑜,曹毛宝饰孙权)
1931年6月10日,农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时: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会演第二天。 《富贵长春》(麒麟童,赵如泉)
《八百八年》(袁履登,王晓籁)
《空城计》(郭继云)
《宇宙锋》(季小姐)
《群臣宴》(孙化成)
《庆顶珠》(王庾生,小杨月楼)
《安天会》(刘宗杨)
《北湖州》(郑永泉)
《状元谱》(张藻辰,金仲仁)
《玉堂春》(芝英夫人,高庆奎,姜妙香,张春彦)
《定军山》(谭富英)
《坐宫》(王少楼,华慧麟)
《两将军》(李万春,蓝月春)
《骂殿》(程艳秋,贯大元)
《独木关》(李吉瑞,小桂元,苗胜春)
《卖马》(王又宸)
《长坂坡》(杨小楼饰赵云,高庆奎饰刘备,雪艳琴饰糜夫人,雪艳舫饰甘夫人,刘砚亭饰张郃,刘奎官饰张飞,蒋宝印饰曹操,刘斌昆饰夏侯恩)
《全部红鬃烈马》:
《彩楼配》(徐碧云)
《三击掌》(尚小云,贯大元)
《别窑》(麒麟童,王芸芳)
《探寒窑》(程艳秋,龚云甫)
《赶三关》(郭仲衡,芙蓉草)
《武家坡》(梅兰芳,谭富英饰前薛平贵,言菊朋饰后薛平贵)
《算粮》(谭小培,雪艳琴)
《银空山》(谭小培,荀慧生,姜妙香)
《大登殿》(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龚云甫) 1934年,农历甲戌年:李雯溪拜赵桐珊为师
李雯溪拜赵桐珊为师。
1934年2月14日,农历甲戌年正月初一日:言菊朋三次赴汉演出
言菊朋三次赴武汉演出,演于新建之汉口大舞台。此前一年春言曾到汉,章遏云看准武汉人喜欢言派的独特风味,就安排在过年这个休闲娱乐的日子,再次把言菊朋请来。从初一演到十六(3月1日),中间竟加了8个日场,足见卖座不错。配演的有青衣花旦胡菊琴、青衣芙蓉草、武生张德俊,花脸蒋少奎。
16天24场全部戏码(没有一场重复):
《打金枝》、《捉放曹》、《御碑亭》、《托兆碰碑》、《汾河湾》、《打鼓骂曹》、《宝莲灯》、《失空斩》、《珠帘寨》、《马义救主》、《洪羊洞》、《甘露寺》、《桑园寄子》、《白蟒台》、《定军山》、《忠孝全》、《游龙戏凤》、《吞吴恨》、《法门寺》、《瑜亮差》(《黄鹤楼》至《吊孝》)、《大登殿》、《鼎盛春秋》、《三让徐洲》、《探母》(带回令。
1936年8月21日,农历丙子年七月初五日:马连良首演《胭脂宝褶》
马连良排一本《胭脂宝褶》,就是把老戏《遇龙馆》和《失印救火》贯串起来,增益首尾,加些情节而编成的一出本戏。马连良前饰永乐帝,后饰白怀,唱并不多,前边二黄,后边西皮。但是永乐帝重念,白槐重做,而身段的边式利落,那更是一时无两,菊坛一人。初演时,配角是叶盛兰的白简,马富禄的金祥瑞,芙蓉草的韩若水女儿,刘连荣的公孙伯,茹富蕙的闵江。 1939年2月,农历己卯年:章遏云赴沪演出
章遏云赴上海演于黄金大戏院,挂头牌,杨宝森挂二牌,其他演员还有叶盛兰、芙蓉草、马富禄、刘连荣、贯盛习、刘斌昆、李克昌等。
这期自2月19日开始,至5月14日止,演期近三个月,以合作群戏《雁门关》(1至8本,分两天演完)受欢迎,杨宝森饰杨四郎,叶盛兰饰杨八郎。章遏云、杨宝森合作戏有全本《御碑亭》、《双姣奇缘》、《牧羊卷》、《四郎探母》、《薛平贵与王宝钏》、《打渔杀家》、全部《骊珠梦》(自正德帝游巡大同起至礼葬凤姐止)等。杨宝森单挑戏有《珠帘寨》、《击鼓骂曹》、《失空斩》、《全本乌龙院》(与于素莲、刘斌昆等)、《捉放曹》、《奇冤报》、《托兆碰碑》、《打棍出箱》、《洪羊洞》等。
1939年11月,农历己卯年:王玉蓉赴沪演出
王玉蓉在老师王瑶卿陪同下南来上海演于黄金大戏院。此前在沪休息的杨宝森,加入王玉蓉班合作演出,裘盛戎也同时参加,其他合作者还有金仲仁、吴彦衡、芙蓉草等。演期从11月4日至12月17日。杨宝森冠以“红极一时余派传人正宗须生”头衔,并由姑父王瑶卿亲自把场。
王玉蓉与杨宝森合作戏有《王宝钏》、《四郎探母》、《双姣奇缘》、《汾河湾》、《王春娥》、全部《李艳妃》(扶幼主起至斩李良止,裘盛戎花脸)、全部《孙夫人》等。杨宝森单挑戏有《定军山》、《阳平关》、《连营寨》、《失空斩》、《捉放曹》、《托兆碰碑》、《击鼓骂曹》、《珠帘寨》、《八大锤》、《法场换子》、《奇冤报》、《洪羊洞》等。
1941年9月,农历辛巳年: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
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与杨宝森并挂头牌,其他主要合作者有姜妙香、俞振飞、芙蓉草、刘连荣、艾世菊等,杨宝忠亦参加为杨宝森操琴。这期演出自10月1日起,至11月13日止,一个半月。于11月返京。
1941年10月11日,农历辛巳年八月廿一日: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
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演于黄金大戏院,与杨宝森并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宋江闹院》(杨宝森饰宋江,芙蓉草饰阎惜姣,艾世菊饰张文远)
1941年10月26日,农历辛巳年九月初七日: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六天
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六天,演于黄金大戏院,与杨宝森并挂头牌。以下演出剧目的节目单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复剧目。
演出剧目
《打渔杀家》(杨宝森,芙蓉草)
1941年11月9日,农历辛巳年九月廿一日:程砚秋首演《女儿心》
程砚秋于上海黄金大戏院首演《女儿心》,此亦即程砚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十天。程砚秋饰百花公主,顾珏荪饰江六云,赵桐珊饰江花佑,张春彦饰邹化,苗胜春饰安西王,刘连荣饰巴喇铁头,曹二庚、李四广、刘斌昆、韩金奎、盖三省、慈少泉、李小龙、杨善华分饰瞎、老、哑、瘸四对情侣。 1943年8月,农历癸未年:宝华社二次赴沪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于黄金大戏院。本次分两期,第一期自8月11日起至9月20日,先与李玉茹等同台;第二期与章遏云再度合作。这两期其他演员基本相同,有芙蓉草、俞振飞、袁世海、高盛麟、娄振奎、高德松、哈宝山、艾世菊、孙盛武、刘斌昆、李盛泉等。
1943年8月11日,农历癸未年七月十一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演于黄金大戏院。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杨宝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飞)
1943年8月12日,农历癸未年七月十二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演于黄金大戏院。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杨宝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飞)
1943年8月13日,农历癸未年七月十三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演于黄金大戏院。
演出剧目
《击鼓骂曹》(杨宝森,娄振奎)
《拾玉镯》接《法门寺》(杨宝森饰赵廉,李玉茹饰孙玉姣、宋巧姣,俞振飞饰傅朋,孙盛武饰前刘媒婆,艾世菊饰贾桂,袁世海饰刘瑾,哈宝山饰宋国士,芙蓉草饰后刘媒婆,刘斌昆饰刘公道) 1943年8月27日,农历癸未年七月廿七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十七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演出全部《杨家将》,包括:金沙滩、双龙会、双被擒、双招亲、两狼山、盼救兵、芭蕉树、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状、雁门关、打御史、清官册、调寇准、南清宫、审潘洪。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8月28日,农历癸未年七月廿八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十八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杨家将》。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9月8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初九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二十九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九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演出全部《杨家将》,包括:金沙滩、双龙会、双被擒、双招亲、两狼山、盼救兵、芭蕉树、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状、雁门关、打御史、清官册、调寇准、南清宫、审潘洪。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9月9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初十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十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杨家将》。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9月16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十七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十七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七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演出全部《杨家将》,包括:金沙滩、双龙会、双被擒、双招亲、两狼山、盼救兵、芭蕉树、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状、雁门关、打御史、清官册、调寇准、南清宫、审潘洪。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9月17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十八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三十八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八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杨家将》。其中杨宝森饰前杨令公后寇准,高盛麟饰前杨七郎,李玉茹饰铁镜公主,芙蓉草饰萧太后,娄振奎饰后杨七郎,哈宝山饰杨六郎,俞振飞饰八贤王,孙盛武饰马牌子,袁世海饰后潘洪
1943年9月20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廿一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四十一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十一天,即与李玉茹合作的第一期最后一天,演于黄金大戏院。此后休息一周。
演出剧目
《四郎探母》(杨宝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飞)
1943年9月30日,农历癸未年九月初二日:宝华社二次赴沪演出第五十一天
杨宝森带领宝华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十一天,演于黄金大戏院。
演出剧目
《红鬃烈马》(杨宝森,章遏云,俞振飞,芙蓉草,艾世菊)
1945年10月31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六日:庆祝蒋主席六秩华诞国剧大公演
在上海天蟾舞台举行庆祝蒋主席六秩华诞国剧大公演。由上海戏剧联合会主办,会长梁一鸣。
演出剧目
《蟠桃盛会》(周菊舫饰猪龙婆)
《九龙杯》(程少余饰黄三太,杨盛春饰计全,叶盛章饰杨香武,高盛虹饰邹应龙)
《双姣奇缘》(言慧珠饰孙玉姣,姜妙香饰傅朋,孙盛武饰前刘媒婆,马富禄饰贾桂,袁世海饰刘瑾,何润初饰国太,顾正秋饰宋巧姣,张盛利饰宋国士,杨宝森饰赵廉,刘斌昆饰刘公道,赵桐珊饰后刘媒婆,马世啸饰刘彪)
《龙凤呈祥》(李少春饰赵云,谭富英饰刘备,周信芳饰乔玄,韩金奎饰乔福,李盛泉饰吴国太,林树森饰鲁肃,刘连荣饰孙权,孙兰亭饰贾华,梅兰芳饰孙尚香,李世霖饰诸葛亮,赵如泉饰张飞,叶盛兰饰周瑜)
其中《法门寺》赵廉一角,本拟请马连良,但因被卷入所谓“汉奸”官司,一时不便登台,改请杨宝森。 1946年,农历丙戌年,秋:秋声社抗战胜利后赴沪演出
本年秋至次年夏,程砚秋先应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邀,率秋声社赴沪演于中国大戏院。演毕,又应王准臣先生之请续演营业戏两期共六十六天于天蟾大舞台,第一期与谭富英先生合作,加入叶盛兰、袁世海、高盛麟;第二期与李少春、俞振飞、芙蓉草合作,阵容齐整,名角云集。砚秋把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创演的全部本戏如《赚文娟》、《花舫缘》等,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排的全部本戏《费宫人》、《锁麟囊》、《女儿心》等一一展示于舞台,甚至连多年未曾露演的别具风格的传统老戏如《玉堂春》、《骂殿》、《桑园会》、《御碑亭》、《弓砚缘》、《汾河湾》等都演了,可以说是程派艺术的一次总检阅和总结性质的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
1946年6月20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一日:1946年6月20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黄桂秋与马连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维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本日首演,三千观众座无虚席。
演出剧目
全本《四进士》,
1946年6月21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二日:1946年6月21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黄桂秋与马连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维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三千观众座无虚席。
演出剧目
全部《苏武牧羊》
1946年6月22日,农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1946年6月22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黄桂秋与马连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维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三千观众座无虚席。
演出剧目
全部《三娘教子》 1946年8月,农历丙戌年:1946年8月上海黄金大戏院演出
本月中,黄桂秋与王琴生、俞振飞、高盛麟、芙蓉草、梁一鸣、李金鸿等演于黄金戏院,并邀杨宝忠操琴。此次打泡戏是“黄三出”,即《春秋配》、《别宫祭江》、《苏三起解》。特别是与高盛麟合作首演《庐城侠侣》连演连满,电台还进行了实况转播。
1946年11月,农历丙戌年: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
杨宝森随梅兰芳剧团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此为杨首次参加梅剧团,虽为梅挎刀,但有时排名并列,双挂头牌。其他主要演员还有萧长华、姜妙香、俞振飞、刘连荣、芙蓉草、杨盛春、王泉奎、哈宝山、何润初、刘斌昆、叶盛茂、韩金奎等。演出自11月2日起,至次年1月8日,期间12月24至28日因梅兰芳赴京参加演剧,停演。
1946年11月10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十七日: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九天
杨宝森首次随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九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此为杨首次参加梅剧团,虽为梅挎刀,但有时排名并列,双挂头牌。
演出剧目
日场
《法门寺》(梅兰芳饰宋巧姣,杨宝森饰赵廉,刘连荣饰刘瑾,萧长华饰贾桂,芙蓉草饰刘媒婆)
夜场
《洪羊洞》
1946年11月22日,农历丙戌年十月廿九日: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二十一天
杨宝森首次随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二十一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此为杨首次参加梅剧团,虽为梅挎刀,但有时排名并列,双挂头牌。
演出剧目
《宋江闹院·坐楼杀惜》(杨宝森饰宋江,芙蓉草饰阎婆惜,刘斌昆饰张文远)
1946年12月1日,农历丙戌年十一月初八日:杨宝森首次参加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三十天
杨宝森首次随梅兰芳剧团演出第三十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此为杨首次参加梅剧团,虽为梅挎刀,但有时排名并列,双挂头牌。
演出剧目 《御碑亭·金榜乐》(梅兰芳,杨宝森,萧长华,姜妙香)
夜场
《打渔杀家》(杨宝森,芙蓉草)
1947年1月13日,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廿二日:梅兰芳、杨宝森义演《御碑亭》
梅兰芳和杨宝森等在上海天蟾舞台义演《御碑亭》,其他演员还有姜妙香、萧长华、芙蓉草等。
1947年5月,农历丁亥年:高盛麟、李少春、谭富英在沪打擂台演出
周信芳要提携总挂“特别牌”的高盛麟,决定接下来由当年32岁的高来挑班头牌唱大轴。当时上海由于有麒老牌、李玉茹挂头、二牌,每每演出,高只能“名列前茅”。当时高在京剧界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太大。再者当时北京正红的两大名角正在上海演出,一台是谭富英、王玉蓉在皇后大戏院,一台是李少春、袁世海在天蟾舞台。高对此信心不足,而周信芳则慧眼独居,为高拍胸:一切有我!这样,高在芙蓉草、苗盛春二位先生鼓励才下顶下这个“雷”。
经过他们一番策划,以武生闻名的高盛麟出其不意,以文武老生戏打炮:头天《战太平》,二天《打棍出箱》,三天《定军山》,头天打炮,高盛麟饰花云,芙蓉草的二夫人,苗盛春的花安,姜妙香的王子,李克昌的北汉王。当天倾盆大雨而剧场观众爆满,台前台后水泄不通,剧场气氛热烈,效果极好。当天李少春也唱《战太平》,侯玉兰的二夫人,孙盛武的花安,高维廉的王子,袁世海的北汉王,阵容颇佳,一时观众真有顾此失彼之感。
高头天满堂,下两场《打棍出箱》、《定军山》又座无虚席,三天过后,高换戏归行,大演杨派武生戏和盖派武生戏,戏码不断翻新,观众处之若骛。又演过了半个多月,高又出新裁:每天一文一武双出,前演《战长沙》、《定军山》、《捉放曹》、《武家坡》、《逍遥津》等,后就演《一箭仇》、《四杰村》、《洗浮山》、《铁笼山》、《挑华车》、《四平山》、《长坂坡》等。就这样,高盛麟和谭富英、李少春三人,足足唱了近两月的对台戏,上座始终不衰,天天爆满,皆大欢喜。奠定了高的大武生地位。
1947年9月3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九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一天
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一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
演出剧目
《法门寺》(杨宝森饰赵廉,张君秋饰宋巧姣,裘盛戎饰刘瑾,刘斌昆饰贾桂,芙蓉草饰刘媒婆)
1947年9月8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四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六天
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六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原定只演五天,后续演五天。
演出剧目
《法门寺》(杨宝森饰赵廉,张君秋饰宋巧姣,裘盛戎饰刘瑾,刘斌昆饰贾桂,芙蓉草饰刘媒婆)
1947年9月12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
杜月笙六十华诞南北名伶义演第十天,即续演第五天,也即最后一天,演于上海中国大戏院。
演出剧目
《搜孤救孤》(孟小冬饰程婴,赵培鑫饰公孙杵臼,裘盛戎饰屠岸贾,魏莲芳饰程妻)
《四郎探母》(梅兰芳饰铁镜公主,李少春[坐宫]、周信芳[交令、过关、巡营]、谭富英[见弟、见娘]、马连良[见妻、哭堂、回令]分饰杨四郎,芙蓉草饰萧太后,姜妙香饰杨宗保,马富禄饰佘太君,马盛龙饰杨六郎,高玉倩饰四夫人,刘斌昆饰大国舅,韩金奎饰二国舅)
1963年6月6日,农历癸卯年闰四月十五日:整理改编京剧传统剧目小型座谈会召开
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徐平羽召开整理改编京剧传统剧目小型座谈会,被邀请参加的有老舍、吴晗、田汉、马彦祥、周巍峙、剪伯赞、周贻白、文怀沙、徐兰沅、赵桐珊、张梦庚等。会上,夏衍传达了周恩来总理关于一年内整理改编100出京剧传统剧目的指示,并将工作组初步拟定落实到人的改编计划,送请与会者阅提意见,据此,田汉提出扩大作者队伍的建议。
会后,马彦祥与任桂林率工作组,于6日15日、6月22日和6月29日先后召开会议,商定了整理改编计划;并拟定由北京市文化局代部拟稿,向周总理报告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报送落实到人的整理改编计划。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个人决定改编京剧《花田错》,当年冬与樊楝卿合作完成初稿。

阅读全文

与马鞍山王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