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马鞍山多高呀
马鞍山主峰海拔270米
马鞍山: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内峰山容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70米,现已辟为马鞍山公园,对游客开放.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柳宗元游览此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游客》中也对此山的面貌及特点作了详尽介绍。马鞍山为柳州古八景之一,是历代游客寻幽探胜和登高望远的最佳去处,至今山上睬洞崖石刻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游客的诗文数十处。
Ⅱ 在马鞍山那里能买到细支的天子香烟
你好 重庆卷烟厂出品
Ⅲ 请问江西九江的细黄沙多少钱一吨船运至安徽马鞍山大概运费是多少一吨请大侠们知道的告诉一下 谢谢。
我家里在鹰潭是搞承包河道砂场的~有兴趣可以谈谈
Ⅳ 马鞍山有什么风景胜地请详细介绍!!
采石矶
采石矶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核心景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5公里处的长江东岸,南接著名米乡芜湖,北连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寻,突兀江流,历史悠久,名胜众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誉
采石矶风景1(18张)是中国长江中游南岸的一个港口,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的长江北岸。采石矶为长江沿岸三矶之一(另燕子矶和城陵矶),亦是南宋著名战役采石之战发生的所在地。
采石矶位于马鞍山市区西南约5公里的采石公园里的翠螺山庄,采石矶的得名据说是因三国东吴时.此处曾产五彩石,又固其形状如蜗牛,又有“金牛出渚”的传说,故又名牛渚矶.它和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这里曾发生“宋金采石之战”。
Ⅳ 新洲至光谷马鞍山森林公园如何搭车
公交线路:219路 → 231路 → 525路 → 513路,全程约67.6公里
1、从武汉新洲步行约2.0公里,到达龙腾大街幸福时代广场站
2、乘坐219路,经过5站, 到达阳光大道阳逻中队站
3、步行约270米,到达平江东路阳光大道站
4、乘坐231路,经过5站, 到达群力村站
5、步行约50米,到达群力村站
6、乘坐525路,经过7站, 到达武东路青王路口站
7、步行约190米,到达青王路武东路口站
8、乘坐513路,经过14站, 到达珞喻东路森林公园站
9、步行约200米,到达马鞍山森林公园
Ⅵ 马鞍山市当涂的前身在古代属于什么地方
明 清两朝代,今安徽当涂县 是太平府
Ⅶ 马鞍山金康钢材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你好,你这边可以参考一下楼下回复的内容,很详细具体。
Ⅷ 马鞍山有多高
你问的是柳州的马鞍山吗?
马鞍山,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版,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权,是柳州市中心区的一座最高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70米,现已辟为马鞍山公园,对游客开放.从山脚沿石径到达山顶,放眼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相传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马鞍山上下棋,至今山上留有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和"棋盘石"、"仙人洞"等。柳宗元游览此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游客》中也对此山的面貌及特点作了详尽介绍。马鞍山为柳州古八景之一,是历代游客寻幽探胜和登高望远的最佳去处,至今山上睬洞崖石刻还留有宋、元、明、清历代名人游客的诗文数十处。
Ⅸ 马鞍山爬上去要多久,晚上还可以怕看夜景吗
楼主,你好!
马鞍山爬上去要大约1个小时,1200个台阶。晚上拍夜景,但是效果没有白天的好!
登马鞍山
柳州风光之二
柳州自古就有“东有东台西有鹅,南有马鞍北有雀”之说。东台、鹅山、马鞍山、雀山现在都是柳州这座山水园林盆景城市的主要名胜。而欲观柳州全景,登马鞍山顶就是绝好的选择。
马鞍山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位于柳江南岸的市中心,与鱼峰山东西呼应,是柳州市中心区的最高山峰之一,主峰海拔270米。因2008年柳州市政府决定所有公园开始为市民免费开放,原马鞍山公园区域经过改造并入鱼峰山公园管理。
星期天的早晨,天蒙蒙亮,一家人来到马鞍山脚,顺着石彻台阶拾阶而上。上山的路有三条,最远的路有1200多个台阶,我们是顺着正门登山道经聚景廊、伴仙亭、凌云阁路线而上的。山雾朦胧中,城市的灯光还没有退去,我们就轻松地登上伴仙亭。回首眺望,柳州全城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曲折宽阔,桥梁纵横,在晨雾和柔和的灯光里真正是美妙如画。伴仙亭附近有"棋盘石"、"仙人洞"和一尺多长的仙人足迹等景致,据说是古代八仙中铁拐李和吕洞宾两位仙人曾在这里下棋,留下了仙踪。唐宋八大家柳宗元在他的游记中,就称此山为“仙弈之山”。他说“其始登者,得石枰于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弈,故以云。”
马鞍山奇峰雄峙,昂首江南,又属典型的溶岩地貌,山上名胜古迹很多,是一座真正的融佛教文化、洞崖石刻文化和地质地理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山。当年柳宗元游览马鞍山后,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文中,有详细生动的描述。“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或积于下,如人,如禽,如器物,甚众。东西九十尺,南北少半。东登入小穴,常有四尺,则廓然甚大。无窍,正黑,烛之,高仅见其宇,皆流石怪状。由屏南室中入小穴,倍常而上,始黑,已而大明,为上室。由上室而上,有穴,北出之,乃临大野,飞鸟皆视其背。”柳宗元还对当时山上的植物与鸟类作过描述:“其山多柽,多槠,多筼筜之竹,多橐吾,其鸟,多秭归。”
东方的太阳从云雾中隐约升起,升得很高,树叶在湿润中透出幽幽的绿意。踏着柳宗元的足迹,我们又游历了部分其它景点。在“思柳岩”前驻足的瞬间,抚摸着一方方摩崖石刻,我想到很多很多。人的一生不正象眼前的云雾一样么,来无痕去无影,只有真正为人民做了事的人,后人才会铭记他。
思柳岩,当年柳宗元曾游历此洞穴。因洞内有屏,此山又曾称为屏山。后人为纪念柳完元改名为思柳岩。
马鞍山东南方向的桐油山
山下的文惠桥,这座彩虹一般的桥梁将在桥身边再扩建一座相同设计的连体姊妹桥
山上历代登山石刻之一
从马鞍山上看蚂拐岩方向。
山下的花草----蜘蛛兰
山上的昆虫,叫不出名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