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上哪个国家发明的第一个火箭
若 以 火 箭 原 理 来 说 , 最 先 发 明 火 箭 的 是 中 国 人 , 火 箭 这 个 名 称 在 中 国 古 代 典 籍 中 最 早 出 现 在 三 国 时 期 ( 公 元 220-265 年 ) , 但 当 时 的 所 谓 火 箭 只 是 在 箭 的 前 端 绑 上 易 燃 物 , 然 后 以 弓 或 弩 射 出 。 唐 未 宋 初 ( 公 元 10 世 纪 ) 才 有 使 用 火 药 的 火 箭 记 载 , 例 如 北 宋 的 军 官 冯 继 升 、 岳 义 方 、 唐 福 等 曾 向 朝 廷 献 过 火 箭 和 火 箭 法 , 但 这 些 火 箭 只 是 以 火 药 代 替 易 燃 物 , 火 箭 本 身 仍 是 使 用 弓 弩 射 出 。 虽 然 具 体 年 代 仍 有 争 论 , 但 最 迟 至 12 世 纪 , 已 出 现 使 用 火 药 作 燃 料 , 利 用 喷 射 作 用 飞 行 的 火 箭 。
现 代 火 箭 的 研 究 始 於 二 十 世 纪 初 。 1930 年 , 前 苏 联 科 学 家 齐 奥 尔 科 夫 斯 基 (Konstantin E. Tsiolkovsky) 发 表 了 一 份 题 为 《 利 用 喷 气 工 具 研 究 宇 宙 空 间 》 的 论 文 , 奠 定 了 火 箭 航 行 的 理 论 基 础 ; 美 国 科 学 家 戈 达 德 (Robert H. Goddard) 则 於 1919 年 发 表 了《 到 达 极 大 高 度 的 方 法 》 的 论 文 , 并 於 1926 年 3 月 16 日 成 功 研 制 并 发 射 了 第 一 枚 液 态 燃 料 火 箭 (Liquid Fuel Rocket) , 成 为 火 箭 控 制 技 术 的 里 程 碑 。
戈 达 德 研 制 并 发 射 了 第 一 枚 液 态 燃 料 火 箭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爆 发 , 德 国 发 展 V-2 型 军 用 火 箭 并 以 之 攻 击 英 国 。 大 战 结 束 后 , 美 国 将 V-2 技 术 改 良 , 制 成 A-4 型 火 箭 , 并 於 1946 年 5 月 10 日 首 次 发 射 , 成 为 首 枚 飞 抵 地 球 上 层 大 气 (upper atmosphere) 的 火 箭 。
V-2 型 军 用 火 箭
1957 年 10 月 4 日 , 前 苏 联 利 用 SS-6 ( 警 棍 ) 改 进 型 (Modified SS-6 (Sapwood)) 运 载 火 箭 发 射 世 界 首 颗 人 造 卫 星 「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1 号 」(Sputnik 1) , 标 志 著 人 类 的 太 空 时 代 正 式 开 始 。
B. 世界上最早的火箭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我国明朝万户飞天抄,就是最原始的火箭,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具备了火箭的基础。现代意义上的火箭是根据二战时期德国V系列火箭发展而来,最早发明现代意义火箭的应该是德国,最早运用火箭的是前苏联,第一枚成功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是苏联用洲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
C. 我国是不是第一个发明火箭的国家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9年,美国“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成功。它们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航天飞行器都是依靠火箭发射的。然而,作为发射航天飞行器的基础技术——火箭,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
“火箭”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中国三国时代。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丞相诸葛亮率兵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魏国守将郝昭指挥士兵用火箭冲架云梯攻城的蜀军怒射,云梯燃烧,蜀军受挫。不过,魏将郝昭使用的火箭只是在箭杆上绑上易燃引火物,点燃后靠弩弓放射出去的,这还不是我们所说的火箭。我们所说的火箭,是靠自身携带的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喷射的反作用力推进的。它跟火药的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
火药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中国古代道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火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晋代有位著名的道士,叫葛洪。在他撰写的《抱朴子·仙药篇》里有用雄黄、硝石、猪大肠油和松脂共炼丹药的记载。雄黄含有大量的硫,硝石是强化剂,猪大肠油和松脂含有炭,硫、硝、炭是火药的基本成份,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火药了。迄今为止,有可考的最早的火药配方,保存在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清虚子撰写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之中,称“伏火矾法”。其内容为:“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草药,烧燋即炭)三钱半。……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起。”中唐时期的《真元妙道要略》一书里记载:“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火烧手面及烬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即硫黄、雄黄和雌黄)等烧,立见祸事。”可见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中国人民至迟在公元9世纪已发明了火药。
火药发明以后,很快就应用于军事方面,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火药武器,其中之一是“火箭”。它的构造是在一支普通箭杆上绑住一个火药筒,火药筒后部有根引火绳,火药燃烧产生气体,借助气体后喷的反作用力,箭飞向前方。这跟现代火箭发射的原理是相同的。这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火箭。公元969年,北宋军事机关曾经试验过火箭。公元975年,宋太祖灭南唐,就使用火箭作战。公元1000年,北宋神卫水军队长唐福曾因制造火箭等武器受到朝廷嘉奖。
火药武器的出现,受到军事家们的高度重视,发展很快。宋朝的火箭全是单发的,点燃一根火绳发射一支火箭,叫单发箭。到了明代就出现了多发火箭,点燃一根火绳,可以发射出几支、几十支,甚至上百支火箭。多发火箭种类很多,如五虎出穴箭(5支)、火弩流星箭(10支)、火龙箭(20支)、长蛇破敌箭(30支)、一窝蜂(32支)、群豹横奔箭(40支)、百虎齐奔箭(100支)、神火箭牌(100余支)等等。
16世纪中叶,人们又发明一种新式火箭,名叫“火龙出水”。关于“火龙出水”,在明代后期出版的《武备志》、《火龙经》等兵书中都有记载,并附有图样。
这种新式火箭采取龙的形象,其目的在于壮声势,惊敌人。据《武备志》介绍,它的制造方法:先截取一根五尺长的毛竹,去节,刮薄,作为龙身;再用木头雕成龙头、龙尾,分别安装在龙身前后,这样就成为一条龙。龙腹内装有几支单发式火箭,把它们的引火绳总连在一起,从龙头下面的孔洞中引出来。又在龙身的前、后两部,分别倾斜安装上两支大火药箭,把的引火绳也总连在一起。最后,把龙腹内引出的总引火绳连在前部两个火药筒的底部。这样,一个火龙出水的新式武器就完成了。
火龙出水用于水战,面对敌舰,点燃安装在龙身上的四支火箭,这是第一级火箭,它能推动火龙在水面上飞行二三里远;待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就自动引燃龙腹内的火箭,这是第二级火箭,这时,从龙口里飞出的火箭射向敌人,焚烧敌舰。
1981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市举办的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展览会上展出了“火龙出水”模型。许多外国学者观看之后,都惊叹中国古代军事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认为这种以火箭为动力,飞翔于水面上的海战武器,可以说是现代鱼雷的雏型。还应当看到,火龙出水的发射原理跟现代多级火箭发射的原理是相同的,也可以说它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始祖。
在人类的历史上,世界各民族都创造过很多飞行太空的神话故事。黄帝乘龙升天和嫦娥吞药奔月的神话,表达了古老的中华民族企图借助自然物的动能遨游太空的理想。后来,战国时期墨翟作“竹鹊”,东汉时代张衡制“木雕”,反映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们企图研制人工飞行器,去实现遨游太空的理想。然而,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
火箭发明以后,给人们实现遨游太空的理想带来了新的希望。明代中期,公元1500年左右,有个烟火工匠,名叫王古。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操纵的飞行器很象两条连在一起的飞蛇,上面有坐椅,坐椅后面紧连着一个特制的木架,木架上安装着47支巨型火箭。据说,有一天,王古坐在坐椅上,手持两把大蒲扇,叫人点燃47支火箭,想借助火箭的推力和蒲扇扑动的力量飞向太空。可惜,这次试验失败了。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在火光和硝烟中,这位勇敢的发明和实验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王古的实验当时在中国似乎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当时一些在中国游历的外国人却对这件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起,把它记录下来。有的记载说他手里拿着的是两只大风筝,有的记载说他手里拿着的是两把大蒲扇;有的记载说乘坐的是木椅,有的记载说他乘坐的雪橇。但是,他们所记载的故事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结合当时的背景去分析,中外学者都认为,这个故事是可信的。
外国学者对王古的试验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的设想有很高的预见性。1958年出版的B·N费奥多古耶夫和T·Б西西列夫合著的《火箭技术导论》中这样说:“中国人不仅是火箭发明者,而且是首先企图利用火箭将人载到空中去的的幻想者。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月面环形山命名工作小组为了永远纪念王古这位火箭技术的发明家和开拓者,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这座山位于东方海、赫兹史普隆(外国天文学家名)环形山、科洛列夫(外国宇宙火箭专家)、阿波罗(纪念阿波罗飞船登月成功)环形山之间,居这五座环形山之首。
D. 我国第一位发明火箭的人是谁
我国明朝抄人:万户
火箭的发明最袭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义比较广泛,
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
明代中国火箭发展进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出现了很多种类的火箭,除了单级火箭,还发展了各种集束火箭、火箭弹和原始的多级火箭,并且对各种火箭的制造、应用、配备和发射剂原料配比及加工制造等都作了详尽的叙述。在当时的水、步、骑兵中火箭武器已作为必备的武器,甚至还有专门的火箭部队,有关火箭武器的使用、布阵、作战技术和管理也都有条例规定。明代的《武备志》中曾有过这些火箭的记载
E. 火箭是不是我国最早发明的
清朝以前,中国始终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箭和火箭技术最高的国家,甚至在明朝时期一度是世界上唯一掌握火箭武器技术和大规模应用火箭技术的国家,大约在南宋时期,人们用球状火药包装在箭头杆附近,点着引线之后,用弓箭射出去杀伤敌人,这就是后来的“万人敌”。后来,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装着细小的“定向棒”点燃引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在明朝旧火箭技术达到高峰并广泛应用于实战,从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到万历时期的援朝抗日战争,在到后来对英国人的战斗中都有大规模使用的记载,《武备志》一书中更是记载了当时琳琅满目的火箭类武器,从单发的简单火箭,到多管连发的一窝蜂等火箭炮,在到多级火箭出水火龙,基本以形成了现代火箭的所有门类,根据《明史》记载在当时明朝同蛮族的战争中,一场战斗动用几万支火箭是司空见惯的。更有一位叫万户(可能是官名)的人将47支大型火箭绑在椅子上,同时点燃,想利用反推原理飞上太空,但可惜最后以失败告终。这是可考的世界第一次载人火箭发射(以当时的条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明朝先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勇气!),而当时在华的窦玛丽等人也都部分记载了相关史料,参见《窦玛丽杂记》,对中国的火箭技术也有一定得记载。 后来,中国在满清政府的残酷统治之下,因为采取的抑制火器发展和闭关锁国的愚蠢思维,中国的火箭技术逐渐停滞并严重倒退,直到1958年,中国才造出第一支现代火箭,不但晚于美国,苏联,更晚于日本等国,不得不引人深思。 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的照壁上第一句话就是: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F. 我国是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早在( )人们制造出的武器就已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火药的发明与使用,为火箭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北宋后期,民间流行的可升空的“流星” (后称“起火”),就利用了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按其工作原理,“流星”一类的烟火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于观赏的火箭。南宋时期,不迟于12世纪中叶出现了军用火箭。到了明代初年,军用火箭已经相当完善并被用于战场,称为“军中利器”。明初时期的兵书《火龙神器阵法》和明代晚期的兵书《武备志》等有关文献,都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火箭的制作和使用情况,仅《武备志》就记载了20多种火药火箭,其中“火龙出水”火箭已是二级火箭的雏形。
现代火箭 德国V2火箭
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纳粹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
G. 我国是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早在( )人们制造出的武器就已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
D
A
D
C
B
B
C
B
C
A
D
H. 我国在火箭发明和应用方面有哪些贡献
我国明朝人:万户火箭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内义比较容广泛,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 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
I. 火箭是我国最先发明的令人信服吗
首先在《兵法十二篇》中提出拜占廷皇帝列奥六世(公元866~912年)时士兵用的一种投火器很有可能是火箭的,是意大利人瓦尔图在1450年提出来的。这便是火箭源于拜占廷说的开始。此后有不少英法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18世纪的英国东方学者哈尔海德则提出了印度是火箭发明国的说法。1776年,在哈尔海德翻译印度《摩奴法典》时,有“火炮或任何种类火器”、“火炮”的句子。《摩奴法典》汇编了古印度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编成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前2世纪间。如果那时已有火炮或其他种类的火器的话,火药的产生当比那时早。众所周知,世界公认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摩奴法典》与唐初炼丹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最早记录火药的配方时间相隔千年,众多学者因此对之提出质疑,印度学者赖伊即指出哈尔海德的译文中存在错误。
美国学者维特认为以上是因为传说、神话被学者当成了史料,因而结论自然是错误的。他这样分析是不无道理的。但那些相信印度起源说的人并不以为然,因而也只能代表一种观点。在《论火箭的起源》一文中潘吉星认为在1222年印度本土最早出现火箭,那时火箭曾在北印度被蒙古军在对花剌子模国王札兰丁实施追击时使用过。这就是说,在1222年以前印度人根本搞不清楚火箭是怎样的东西。
对火箭源于中国这一观点表示赞同的中外学者,一般认为宋代是火箭的最早发端年代。
在鱼豢的《魏略》中始见“火箭”一词,《魏略》中记载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十二月,诸葛亮攻郝昭,郝昭射诸葛亮的云梯的武器即是火箭。不过那时的火箭并非用火药来推进的,而是在普通的箭上扎上一些耐烧的艾叶、松香和油脂一类的东西,然后用弓箭射出。
印度火器史学家戈代认为火药和火箭的起源地均是中国,是在14世纪以后才陆续传入印度的,而这时中国的火箭已出现很长时间了。
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也说:“中世纪中国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火箭的记载也有很多,诸如《宋史·兵志》、《武经总要》等。但仍有人质疑中国是火箭发明国的说法。质疑的根据是明朝丘浚的《大学衍义补》,丘浚(公元1420~1492年)这样说:“宋太祖时始有火箭,真宗时始有火球之名,然或假木箭以发,未知是今之火药否也?历考吏制,皆所不载。不知此药于何时仿于何人?意者谓在隋唐以后始自西域,与俗谓烟火者同至中国欤?”中国火箭西来说是由英国汉学家梅辉立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公元6世纪火箭才传入中国。然而仅凭此一条史料,似乎又有点势单力薄,难以说明问题。因此火箭到底起源于哪一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