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发明了:
一、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题为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提出的区别于牛顿时空观的新的平直时空理论。“狭义”表示它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狭义相对论不仅包括如时间膨胀等一系列推论,而且还包括麦克斯韦-赫兹方程变换等。狭义相对论需要使用引入张量的数学工具。狭义相对论是对牛顿时空理论的拓展,要理解狭义相对论就必须理解四维时空,其数学形式为闵可夫斯基几何空间。
二、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 描写物质间引力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基础有A.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1916年正式发表。这一理论首次把引力场解释成时空的弯曲。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它直接推导出某些大质量恒星会终结为一个黑洞——时空中的某些区域发生极度的扭曲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逸出;而多大质量的恒星会塌陷为黑洞则是印裔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的功劳——钱德拉塞卡极限(白矮星的质量上限)。
三、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
科学家们在研究光电效应的过程中,物理学者对光子的量子性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对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提出有重大影响。
四、能量守恒
能量守恒,是物理学名词。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转换。这就是人们对能量的总结,称为能量守恒定律。
它是在5个国家、由各种不同职业的10余位科学家从不同侧面各自独立发现的。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是主要贡献者。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科学地阐明了运动不灭的观点。
五、宇宙常数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场方程﹐ 对宇宙整体进行了考察。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 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 。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2. MOS管是谁发明的!
MOS管是谁发明无法考证。
mos管是金属(metal)—氧化物(oxid)—半导体(semiconctor)场效应晶体管,或者称是金属—绝缘体(insulator)—半导体。MOS管的source和drain是可以对调的,他们都是在P型backgate中形成的N型区。在多数情况下,这个两个区是一样的,即使两端对调也不会影响器件的性能。这样的器件被认为是对称的。
双极型晶体管把输入端电流的微小变化放大后,在输出端输出一个大的电流变化。双极型晶体管的增益就定义为输出输入电流之比(beta)。另一种晶体管,叫做场效应管(FET),把输入电压的变化转化为输出电流的变化。FET的增益等于它的transconctance, 定义为输出电流的变化和输入电压变化之比。市面上常有的一般为N沟道和P沟道,而P沟道常见的为低压Mos管。
3. 人类发明了电视带来了什么负面效应
负面效应那就是有人沉迷电视机,有人因为电视机耽误学习,伤害了眼睛
4. 有一个好的创意发明,且该发明具有现实意义,我该去哪获得商业效应,还有,是不是该先申请专利
你好,建议您抓紧时间申请专利保护,您可以自己写案子提交专利申请,也可以找专业回的代理公司办理答,建议您找在专利局备案的专业代理公司办理。
专利保护后再找投资人谈合作,不要先把专利机密泄露给外人,否则有抢注的风险。
5. 爱因斯坦发明了什么东西
爱因斯坦不是发明家,他没有发明具体的东西,但是他的发现和理论,指导后人完成了许多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
爱因斯坦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爱因斯坦从更新的高度,阐明了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指出了两条定律之间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的时候,曾将宇宙常数(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引力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即所谓的反引力的固定数值)代入他的方程。
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能量可以用减少质量的方法创造)。
(5)效应是发明扩展阅读: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泰戈尔评价)
6. 最先发明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谁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C.Oersted,1777-1851) 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奥斯特在为精通哲学及具备相当物理知识的学者讲课时,突然来了“灵感”,在讲课结束时说:“让我把通电导线与磁针平行放置来试试看!”于是,他在一个小伽伐尼电池的两极之间接上一根很细的铂丝,在铂丝正下方放置一枚磁针,然后接通电源,小磁针微微地跳动,转到与铂丝垂直的方向。小磁针的摆动,对听课的听众来说并没什么,但对奥斯特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多年来盼望出现的现象,终于看到了,当时简直使他愣住,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发现小磁针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电流方向与磁针的转动之间有某种联系。 奥斯特为了进一步弄清楚电流对磁针的作用,于1820年4月到7月,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做了六十多个实验,他把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下方,考察了电流对磁针作用的方向;把磁针放在距导线不同距离,考察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强弱;把玻璃、金属、木头、石头、瓦片、松脂,水等放在磁针与导线之间,考察电流对磁针的影响;……。于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的论文,这篇论文仅用四页纸,十分简洁地报告了他的实验,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1820年7月21日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载入史册,它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标志着电磁学时代的到来。
7. 本类通过双耳效应发明了什么
A.因为双耳效应是指通过感知来自声源信息的强弱以及到达两耳时的先后进行定位 .利用双耳效应的原理发明了双声道立体音响.
8. 根据电流磁效应我们发明了什么
电磁铁
各种各样的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
主要的用途有钢铁起重机、防盗门、麦克、电话等都利用了这个效应
9. 诺贝尔奖都是奖给在某方面有重大的发明或发现的人,那爱迪生是得主吗
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不为此感到遗憾.但是他在最重大的成就面前,却有一件终身遗憾的事.那是1883年,当时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灯丝是用碳丝制成的.由于碳丝的蒸发,这种灯泡的寿命很短.为了延长灯泡的寿命,爱迪生试验用别的耐燃耐热的材料来作灯丝,但都不成功.爱迪生把注意力转向设法阻止或减缓碳的蒸发上.
爱迪生发现的热电子发射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重视.英国科学家弗来明立刻看出“爱迪生效应”将有重大的技术意义.他在“爱迪生效应”发现后的第二年,专门到美国找爱迪生共同研讨有关热电子发射的问题,并推测“爱迪生效应”的背景可能就是由阴极射向阳极的单向电子流.弗来明根据自己对“爱迪生效应”的理解,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弗来明的这只电子二极管与爱迪生那只封入铜丝的碳丝灯泡相比,几乎如出一辙,相差无几.然而弗来明的电子二极管在技术上的意义却远远超过爱迪生的那只电灯泡.敏感的弗来明成功了,发明大王却在取得自己最重大的成就面前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10. 电磁波炸弹的发明源于什么效应
电磁波炸弹,又称高能微波炸弹,专用来摧毁敌方的电子通信设备。电磁波专炸弹来源于【磁脉冲效应】属,这种效应最早在核爆炸中被发现。在纳秒级的短时间内爆发的微波电磁脉冲,可以产生数千伏的电场,给暴露在空气中的电极、电线和电路板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电磁波炸弹犹如一个超大功率的微波炉,在极短时间内产生的微波足以构成脉冲,这样就可以把落点周围的电子设备击穿和烤焦。现代军队已高度依赖电子探测、通信和指挥设备,一旦它们被摧毁,一支军队将大大丧失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