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谁发明的
世界第一颗原 子 弹“瘦子”,于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的沙回漠地区进行核 试验成功.美国的爱答本海默组织了世界第一颗原 子 弹的制作,被世人称为“原子 弹之父”.
第二颗“小男孩”于45年8月6日扔到了广 岛;
第三颗“胖子”于45年8月9日扔到长 崎.
⑵ 原子弹是怎样发明的
1938年12月,德国柏林威廉大帝化学研究所的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经过6年试验,把铀原子分裂成功。裂变反应的发现震惊了科学界。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找到了释放原子能的途径,就是可以通过链式反应,不断供给核分裂所需要的大量中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丹麦的伟大物理学家波尔从两位逃出纳粹统治的同事中获悉裂变反应的消息。1939年初,波尔前往美国,把这项消息告诉美国的科学家。移居美国的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等人,意识到可能利用核裂变制成有空前破坏力的原子弹。
第一颗作战原子弹爆炸
1939年夏天,西拉德等人得知德国科学家开始讨论利用原子能和禁止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出口铀矿石的消息,非常担忧。西拉德在拜访了罗斯福总统的好友和私人顾问、经济学家萨克斯以后,又和爱因斯坦会晤,请爱因斯坦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上签名,信由萨克斯转交给罗斯福。这封信阐述了研制原子弹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萨克斯在白宫和罗斯福共进早餐的时候,还讲了一个历史故事:拿破仑由于没有支持发明轮船的富尔顿,因此错过了用潜水艇装备法国海军打败英国的机会。罗斯福给萨克斯的论证打动了,决定支持研制原子弹的工作。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空军基地一处隔离地区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这颗炸弹的暗码叫“胖子”。试验结果比预料更为成功。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丢下第一颗作战原子弹,8月9日又在长崎丢下第二颗。
⑶ 世界第一个发明原子弹的人是谁
背景:爱因斯坦发表了e=mc2
这个质能公式。德国一个科学家又根据这个公式,发表回了一个答关于核裂变会产生巨大能量的文章。
国际这时候就紧张了,怕德国会造出原子弹。
为了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美国就号召了同盟国所有科学家,一起研究原子弹,代号“曼哈顿计划”,研究院负责人是罗伯特.奥本海默
(中国喜欢称他为“原子弹之父”)
⑷ 中国的原子弹是谁发明的,只有一人啊!
是由我国当时顶尖的科学家共同作业完成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是钱学森。
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1959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
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中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
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
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
(4)原子弹的发明者扩展阅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50年代中期,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打破他们的核讹诈、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党中央和毛主席果断做出了自力更生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56年,在中央制定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的十二年远景规划中,原子能研究被列为第一项重要任务。
创建初期的中国的核工业,曾得到过苏联的少量技术援助。但是1959年6月,苏联背信弃义,拒绝向我国提供有关资料,不久又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1960年7月,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发出号召: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
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有关地区和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大批的科技人员参加到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的攻关中。他们隐姓埋名,把健康、青春、甚至生命,都献给了祖国。
筹备初期,物理学家钱学森找到科学家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爆竹”,要你来做这个“爆竹”。当晚,邓稼先通宵不眠,既兴奋又感到责任重大。他对夫人说: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在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而拼搏的时候,连他的岳父许德珩都不知道女婿到底在干什么。
1964年10月16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终于掌握了核技术。恰好在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创作和演出的全体人员,当人们得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时,全场沸腾了。
同一天,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给所有中华儿女带来的巨大鼓舞。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中体现出的那种精神力量,也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