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发表文章或成果鉴会进行公开技术内容,使专利申请失去新颖性。即便是专利能够申请下来,可能会发生第三人对你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引证的就是先于申请专利之日你所发表的文章。相当于给自己埋下隐患。建议先申请专利,后发表文章或成果鉴定报告。
② 论文和专利的区别
1、所保护的侧重点不同
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这些论文的目的主要是用于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者在学术刊物予以发表,也有一些形成项目文件作为项目申报或者答辩的依据。
从这个角度来看,论文有时候完全是纯理论的东西,如一些数学公式、算法推理等等,同时,对于论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无太多限制。论文带给作者的很多时候只是荣誉以及著作权。
专利明显不同,专利可保护的内容有限制,象数学公式、科学发现、外科手术方法、克隆技术等可以用论文形式发表的,都不能用专利来保护。这些在专利法中被归结为智力活动或者治疗方法,不属于专利法保护范畴。
申请专利的重点在于知识产权保护,发表科研论文的目的在于知识传播和分享。
2、撰写方式不同
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申请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描述和总结。论文或者项目的第一步部分和发明专利申请书很类似,也是介绍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论文必须引用和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而专利申请则可以不列参考文献。
专利申请书的第二部分为技术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方法比较类似,但不同之处居多。这部分内容中,要求申请人用文字和公式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用图表。即使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图表更容易说明问题,发明人也必须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
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装置的技术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论文的方法部分则没有多少限制,论文撰写人可以选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明白的论文撰写方式,可以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图表,甚至可以直接插入实验器材照片,而这些在专利申请文本中是不允许的。
3、审查不同
从审查角度,专利由专利审查人审查,重点判断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文献有无重复之处,专利检索新颖性是是否能获得授权的重要一环,专利审查员往往会从专利库、论文库以及国际专利库、论文库中进行国际性检索。
而科研论文由同行审稿,重点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准确。由于专利审查员一般不是同行,发明的技术效果无法通过专利审查保证。
③ 发明专利和论文的区别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一部分为背景技术介绍,要求专利发明人对背景技术及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科研论文第一步部分和发明专利申请书很类似,也是介绍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科研论文必须引用和列出相应的参考文献,而发明专利申请则可以不列参考文献。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二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方法(method)比较类似,但不同之处居多。这部分要求发明人用文字和公式阐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用图表。即使发明的技术方案用图表更容易说明问题,发明人也必须把图表内容转换成文字。尤其是涉及到复杂装置的技术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论文的方法部分则没有多少限制,论文撰写人可以选择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明白的论文撰写方式。可以有详细的公式推导和图表。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三部分为实施例和发明专利,这部分要求发明人必须结合发明专利附图说明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这部分和论文的实验部分类似,但差别很大。发明专利实施例为实现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很多论文的主体部分就相当于一个实施例。
发明专利申请书的第四部分为发明的技术效果,这部分和论文的结论部分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说明发明的技术效果一两句话就行了,也不需要基于严格的逻辑推理。而论文的结论部分则是基于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推理,可靠性高。
发明专利由专利审查人审查,重点判断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文献有无重复之处。科研论文由同行审稿,重点判断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结论是否准确。由于专利审查员一般不是同行,发明的技术效果无法通过专利审查保证。
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的周期一般为2年,科研论文的发表周期一般在一年之内。
④ 已发表论文内容可以申请发明专利吗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1、发表文章如果只是已接收,待发表,或者你发的文章的公开回日(公开日以答CNKI给出的日期为准,外文期刊,以期刊给出的published on line日期为准)晚于你的专利之申请日或者与你的专利申请日同日,则你发的文章并不影响你的专利的新颖性或者创造性,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发的文章与你的专利不冲突。,你的文章不属于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你的文章不能影响你的专利的新颖性或创造性(新颖性、创造性定义见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
2、如果你的文章的公开日早于你的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不包括同日的情况),则你的文章能够影响你的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此时,除非你能在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继续进行改进,以满足、新颖性、创造性的要求,否则,你本人的文章会成为评价你专利的现有技术。你的专利会因为不符合专利法22条2款,或者不符合专利法22条3款被驳回
⑤ 我写了一篇论文,里面有一个发明专利,如果我自己不交年费,这个专利会怎么样对我自己有没有影响
不交专利年管理费,是不被保护的。
如果你觉得专利很有价值,就交年费或转手卖给公司有需版要的。
如果权价值不大,就算了,可以放弃。
个人建议还是找找有没有人要买的,有些企业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之类的,专利还是很有用的。
⑥ 发明专利的部分内容,可以写成论文发表吗
不可以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版发明、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6)专利论文钱分给发明者多少钱扩展阅读:
专利申请的相关要求规定:
1、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3、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⑦ 参考文献中专利的格式
著录格式: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I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注:访问路径可以是引用网址,也可以如上例所示不必写出。专利的文献类型标志一般均为[P]。
参见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第4项 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规定文后参考文献设必备项目与选择项目。凡是标注“任选”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均为必备项目。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的著录项目和著录格式。
第5项 著录信息源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等可依据书名页、版本记录页、封面等主要信息源著录各个著录项目;
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篇章与报刊上的文章依据参考文献本身著录析出文献的信息,并依据主要信息源著录析出文献的出处; 缩微制品可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著录; 光盘依据标签、附件著录; 网络信息依据特定网址中的信息著录。
(7)专利论文钱分给发明者多少钱扩展阅读:
专利文献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和专利制度一样,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被公开出版、广泛传播,最终成为占全世界每年各种图书期刊总出版量四分一的出版物。
专利文献是申请或批准专利的发明创造,即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这些资料是在专利审批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有些是公开出版的,有些则仅为存档或仅供复制使用。
作为公开出版物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说明书、工业品外观设计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索引等。
目前,世界上约有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专利机构并出版专利资料,我国自1980 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专利局起,就陆续出版、发行专利文献。依据专利法保护对象的不同,专利公报分为《发明专利公报》、《实用新型专利公报》和《外观设计专利公报》。
依据各种专利审批程度的不同,说明书分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
199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重新修改,依照新法的审批程序,取消了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公告程序,改为直接授权出版《发明专利说明书》及《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
中国专利文献有以下几种形式:(1)专利说明书(纸件);(2)专利说明书(缩微制品),其中,胶卷型(microfilm)依文献顺序号排列,平片型(microfiche)按国际专利分类号排列;(3)中国专利文献光盘;(4)中国专利英文文摘(计算机磁盘);(5)专利公报和《中国专利索引》等。其中(3)(4)(5)三种是查找中国专利最常用的检索工具。
⑧ 保研拿着买的专利去加分算不算弄虚作假
保研拿着买的专利去加分算弄虚作假。
教育部通知要求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通知要求如下:
一、严格报名条件。试点高校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科学合理确定报名条件,突出对学生的学科特长和能力要求,不宜简单以赛事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作为报名条件。
对考生提交的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须要求由考生本人原创,并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拟认可的赛事证书,要组织相关专家对赛事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普及性进行认真评估,确保报名条件严谨规范。
二、严格材料审查。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对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以及有关学校、单位或专家提供的推荐材料进行严格审核,仔细甄别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可信度和考生参与度。
三、严格学校考核。试点高校要对报名材料审查通过的所有考生进行考核,不得以任何条件免予考核。
要针对考生提交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等报名申请材料,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开展科学、规范的深度考核,重点考核考生是否具备申请材料呈现的学科能力、创新潜能、学术潜质,实际水平是否达到应有的程度。
四、严格监督制约。严禁高校及其内设学院(系、部等)、教职工组织或参与自主招生考前辅导和应试培训。要认真执行招生回避制度,凡与考生之间有亲属关系、指导关系及其他利害关系的工作人员,须在考前主动报告并申请回避。
五、严格惩处造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试点高校和中学要认真执行高校考试招生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自主招生中的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等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斩断“利益链条”。
对查实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的考生,由高校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自主招生相应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其高考相应资格。
对在自主招生中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不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出现严重违规违纪现象的高校,将暂停或取消自主招生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一章总则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8)专利论文钱分给发明者多少钱扩展阅读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向北青报记者介绍,专利本身允许转让,也不会对被转让人的资格进行审查,“这个是备案性质,跟商标转让差不多,基本上都会通过。因为专利权是私权,是民事主体,专利局审查一般是形式审查,看手续是否完备、材料是否齐全等。”
对于申请专利转让所需要的材料,赵占领介绍称会有具体的要求,“比如有格式要求和材料模板、转让合同、双方证明材料,如果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代理的话,还需要有相关授权手续、专利转让申请书等。”
赵占领还说,专利本身不存在问题,但在自主招生上需要加强管理,“自主招生不能不问专利来源,不问是不是自己发明创造的。自主招生认可发明创造初衷是好的,是为了鼓励创新,不完全以分数来衡量,招收多层次人才,但是标准上需要细化。”
赵占领建议,自主招生资格需加强审查,“比如要看专利是原始知识产权人还是接受产权人,是不是本人操作等。而且还是要判断评估知识产权有没有实际价值。确定一些标准,也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
⑨ 上海落户,得到了发明专利,但没有论文和立项书,可以加分么
满分复是120分
上海落户专利加分要求制:拥有发明专利证书,可以加5分。专利证上申报人必须是发明人,申报人的学校或者就业部门在单位官网上公示无异议,指导老师在证明材料签名才有效。
上海积分落户要求总分72分以上才能落户,发明专利在落户积分中,一般是算5分,需要提供诸多证明材料。
如果是学生申请上海积分落户,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研活动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要求提供专利证原件,落户申请人必须是专利首次申请的发明人,需要在学校公示10天,指导老师签名,发明专利需要对应科研课题或者论文名称。这个发明专利对应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的论文、课题立项书复印件之一,论文有申报人作者名字,立项书上必须有申请人的名字。
上海积分落户标准分要求72分,并不容易达到,很多人都会努力积攒分数,论文、课题、专利、著作都是可以加分的
⑩ 专利与论文发表问题
专利权人是专利权利的所有人,你的文章只要不对专利权造成侵犯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