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太原最有名的头脑老店的发明

太原最有名的头脑老店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0-12-20 22:06:36

Ⅰ 傅山的发明头脑

“头脑”作为食品名称并非傅山首创,据考证大约始于十四世纪末(元末明初回),《水浒》第五十一回中有“赶碗头答脑”的话,足见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卖“头脑”的饭馆,当时的“头脑”用什么材料,如何做法,不得而知。作为食品的“头脑”也并非只是太原的传统名吃,上海有一种名吃也叫“头脑”,与太原的“头脑”原料、做法、完全不同。但不管怎样,提起“头脑”,也叫八宝汤,是由八种原料制成,羊肉、莲菜、黄酒白面等,是冬季的最佳补品,所以,人们总是想到太原名吃,想到傅山先生,这是因为太原的“头脑”是傅山发明的,太原“头脑”最有养生价值,文化底蕴也最丰厚。

Ⅱ 太原头脑的介绍

“头脑”是山西特抄有的一种清真小吃,袭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藕,一条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特点: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富有营养,具有抚寒喘和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Ⅲ 山西太原老百姓喜欢喝头脑,头脑产至什么地方 它的起源地是什么地方

头脑就是太原本地的,是傅山为他的母亲研发的药膳,流传至今

Ⅳ 太原头脑的简介

它是太原特有的一种风味早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从农历白露到翌年立春期间,太原各清真饭店都争相推出头脑。头脑,是一种滋补食品。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外加腌韭菜做引子,经常食用,有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的功效,晨起食用效果更好。因为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所以经营头脑的饭店门前都挂一盏纸灯笼作标志,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喝头脑时佐食的“帽盒”,也是太原的风味特产。帽盒是一种烤制的面饼,短圆柱形,中空,是用不发酵的面粉加入椒盐捏成两片空壳,合在一起,入炉烤制。喝头脑时把“帽盒”掰成小块,泡在头脑里,喷香耐嚼,别有风味。

Ⅳ 太原食品“头脑”的来历

太原清和元头脑,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汤,故又称作为八珍汤。在吃头脑时,还要佐以腌韭,作为药引。
头脑实质上是一种用以滋补的医疗食品。太原的头脑是明末清初的“仙医”傅山发明的,傅山字青主,太原人,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抗清志士。在明朝灭亡之后,清兵铁骑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的事业,他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决心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以抗击清朝的残酷统治。在这个想法指导下,他把脑筋动到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他的改进,确定了太原头脑的八味配方。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可口的药饵。人们清晨起来喝上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取得了滋补之效。
傅山不仅精于医道,而且擅长书法。他在发明了太原头脑之后,还特地给这家经营头脑的饭馆题写了店招:清和元,在这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合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Ⅵ 太原市的早点头脑,为什么会有“名吃中华,首推头脑”的说法

因为太原的头脑很有名,且好吃。第一是名字有特点。光“头脑”这两个字就让你愣三秒钟,其实还真不是什么脑子之类,哪里有那么血腥?人家其实是一种滋补的上佳食品,还有一个传统的名字叫“八珍汤”。古人的智慧在这里了,一听就让人心生好奇,不吃也能记住,人间竟然还有这么奇葩的美食名字。

第五是创始人有特点:这么好吃讲究的东西能发明出来的人必然不凡,那当然!此人姓傅名山,是位人间奇才,哈!有人说,是《七剑下天山》的傅青主吗?还真就是他的原型。傅山文武全能,精通医术,诗词书画精绝,是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的绝代人物。有人说傅山给饭店题匾为“清和元”,把“八珍汤”改名为“头脑”,是暗藏着反清复明的寓意,那还需要再探究,其实“头脑”早就有了,《水浒传》里已经有去“赶碗头脑”的说法。也有人说,傅山是个大孝子,是为了孝顺老母亲才费尽心思研制出了“八珍汤”。不管怎么说,能喝上这碗神仙汤,得感谢傅山。

Ⅶ 请教太原最好的头脑在什么地方

柳巷铜锣湾购物中心附近的清和元头脑。

Ⅷ 太原头脑的头脑典故

《水浒传》第五十一回:“那李小二人丛里撇了雷横,自出外面赶碗头脑去了。”
头脑即头脑酒,头脑酒也称为头脑汤。第71回西门庆住在何千户家,晨起吃罢姜茶、粥,“又拿上一盏肉圆子馄饨鸡蛋头脑汤”。看其成分,确实更像一种早点汤食,第98回陈经济留宿在韩爱姐房里,“约饭时才起来。王六儿安排些鸡子肉圆子,做了个头脑,与他扶头”。这是阳春三月天气,自然不必再借酒驱寒,这一碗头脑应该是当滋补品的。据推算,雷横看白秀英演出的时间在二月中,李小二赶的这碗头脑,只怕荡寒、滋补的功效都有。《水浒》提及头脑只此一次,梁山好汉生活的北宋时期人们是否已开始享用头脑,不得而知,但由《金瓶梅》和《涌幢小品》的描写不难看出,头脑在明代已很流行。清代小说《醒世姻缘传》也曾提到它。
山西有名的风味小吃“头脑”,据称出于明末清初傅山所配制的“八珍汤”,但若说其远祖便是李小二“赶”的那碗“头脑”头脑即头脑酒,是一种用肉和杂味配制的滋补酒。明朱国桢《涌幢小品》专门有一条介绍说:“凡冬月客到,以肉及杂味置大碗中,注热酒递客,名曰头脑酒,盖以避寒风也。考旧制,自冬至后至立春,殿前将军甲士皆赐头脑酒。”这情形可以从《金瓶梅》得到验证,第70回西门庆赴京朝见,时当十一月,何太监请他吃东西:“天气寒冷,拿个小盏来,没甚么肴,亵渎大人,且吃个头脑儿罢。”西门庆担心红了脸不好去见官拜部,何太监道:“吃两盏儿荡寒,何害!”于是西门庆就吃了一大杯。第72回西门庆起早等何千户到来,“吃了头脑酒起身同往郊外送侯巡抚去了”。

Ⅸ 山西太原最著名是什么

太原名吃首推“抄头脑”,这袭是全国各地,走遍全世界也找不出来第二个地方有的吃的。
至于1楼说的那些,从哪看都知道那是山西的一些名吃而非太原的,
然后太原人吃羊杂和羊肉汤也比较多,比起陕西的羊肉泡,太原的羊杂还是有所差异的。
剩下的就是面食了,山西面食名声较大,不过其实白面来说也就太原、晋中这一块了,雁北地区是粗粮较多,晋南就是馍馍了饼子了之类的了。

Ⅹ 太原头脑的头脑传说

头脑是由明末清来初著自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对人体有着滋补作用,效果甚佳。
传说,明亡后一代名医傅山隐居故里,侍养老母,创制了“八珍汤”让母亲康复。后他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以“清和元”挂牌。“八珍汤”则易名为“头脑”。每当傅山给体弱需补的人看病时,便告诉他们去“吃清和元的头脑”。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此品属滋补药膳,是在一碗面糊里,放上三大块羊腰窝肉、一块藕鲜和一条山药,吃时撒上3.3厘米长的韭菜节。(孙涛的《朱衣道人》中也采用了这种说法,其中的八珍为:黄芪、良姜、羊肉、煨面、藕根、长山药、酒糟、腌韭菜) 。
出售“头脑”的主要饭店:太原清和元,榆次德盛园“头脑”
补充一下:头脑是太原的经典早点,老店“清和元”只在早上9点左右前经营头脑。头脑口味清淡,辅以腌韭菜。配着山西黄酒,和羊肉烧麦,实在是美味,且营养充足。

阅读全文

与太原最有名的头脑老店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信用卡积分有效期 浏览:172
马鞍山上门服务 浏览:889
校本研修成果摘抄 浏览:332
谁发明了明天 浏览:864
购买版权开发票一般开票内容写什么 浏览:817
九台工商局电话是多少 浏览:429
网培研修成果 浏览:127
股东认缴出资额期限 浏览:236
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书范本 浏览:877
银川工商局上班时间 浏览:666
西瓜谁发明的 浏览:108
莆田市工商局企业查询 浏览:490
职工安全生产保证书 浏览:951
顾亮马鞍山 浏览:961
工商局胡小勇 浏览:996
专业技术人员知识产权著作权 浏览:829
马鞍山李群 浏览:440
创造101之无敌导师 浏览:170
关于公司知识产权的内控管理制度 浏览:72
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