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创造性游戏 (幼儿园)
1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2能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玩绳,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3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❷ 如何指导幼儿创造性游戏
创新能力是由人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与创造性个性品质综合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创新性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意性;创造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为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孩子们2岁半到3岁半进入幼儿园,要在幼儿园生活、学习3到4年的时间,这正是幼儿脑细胞增值快、大脑皮层发育旺盛,创新思维发展迅速的时期。心理学研究证明:”3岁半到5岁的孩子十分富于幻想,创造萌芽时有显现,表现出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期间孩子们兴趣十分广泛,好奇心很强,思维定势少,求知欲望强烈。细心的教师和家长会发现这一年龄的幼儿常会喋喋不休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常使教师们应答不暇。
每个孩子都有创新的潜质,他们对未知世界充满向往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所以这时各种各样的玩具自然成了孩子们的亲密伙伴,更是孩子们开展各种游戏的基础,而结构游戏则是利用许许多多的成品或半成品玩具为孩子提供自由探索、大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点滴体会。
一、提供丰富的成品、半成品玩具,给幼儿创造能够创新的氛围与机会
幼儿园的学习形式主要是活动,尤其是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提供有利于发展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各种结构游戏玩具,如:积木、积塑片、胶粒、插塑、橡皮泥、饮料瓶、毛绒玩具、各种纸箱、废纸盒、剪刀、玉米皮等,这些材料最大特点是孩子们不受任何约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构建活动,如:用积木、纸箱可搭建各式各样的房子或构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汽车、飞机、轮船等,用橡皮泥可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动物、人物等,用饮料瓶、纸盒、剪刀等各种废旧物品可粘贴各种花篮、纸娃娃、拉力车等,通过这些构建活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发展创新能力
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多实践,大胆想象和创造。同时教给他们创造的方法,在构思上则是更多地鼓励那些独特的想象和创造,从而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
引导幼儿围绕中心主题内容进行构建
在结构游戏中幼儿构建的内容是否生动、形象,是否丰富,往往反映了幼儿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以“美丽的城市”为主题的游戏中,先引导幼儿说说“美丽的城市”应构建哪些物体,幼儿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说:“有宽敞的大街、高楼大厦、超市、动物园、、学校、桥、公园”等,然后孩子们像玩角色游戏一样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构建。他们几个人围在一起,动脑筋,发挥想象,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高楼大厦”、“动物园”、“超市“等。教师是城市的总设计师,将孩子们的作品放入合理的区域,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辛苦劳动和创造,一座富有想象力的城市诞生了。像这样的构建活动,孩子们的建构作品有丰富完整的特点,孩子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结构功能、造型特点建构物体形象
结构游戏的材料种类繁多,结构功能也不尽相同,通过孩子们自己想象、创造,用同一种结构材料可建构出同一物体形象。在这样的结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重点是打破幼儿思维定势,引导幼儿从可以选择一种结构材料到选择多种结构材料,从构建单一的物体形象到构建丰富的物体形象,如:在构建大桥时,我们可让幼儿欣赏图片或影像资料,启发幼儿大脑想象,巧妙构思,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悬索桥、双层桥、高架桥、立交桥、浮桥、跨海大桥、隧道等各式各样的大桥,这时幼儿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三、表扬鼓励、点燃创新精神的火把
多思好问是创新力的萌芽。在实践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从提问开始,在解答问题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由于孩子意志薄弱,还不能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教师要鼓励他们动脑思考、动口提问、动手操作,因此,当孩子在结构游戏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教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增加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外,教师对幼儿正在进行的构建活动不断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幼儿的思维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有利于幼儿的创造发展。
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只要有点滴创新,老师要充分肯定和赞扬,使孩子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创造意愿。如:在指导孩子用各种废旧纸盒拼装汽车的活动中,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启发他们用纸盒做车身,用橡皮泥和饮料瓶做车轮,刚开始孩子们热情很高,但由于材料较硬,需要用剪刀剪、拆、拼、粘等技法,有一定难度,因此孩子们失去了信心,这是我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经过不懈努力,孩子们终于完成了“小轿车”、“大客车”、“货车”“吊车”等各种造型,看着自己亲手构建的玩具,孩子们高兴极了,这样的构建活动,不仅可发展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培养孩子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❸ 幼儿园如何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
【关键词】创意;美术;兴趣;想象力;创造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表达。”“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活泼、主动的教育过程。”萌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是幼儿期创新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再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将转变的教育观念转化到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当中来,我们也曾为这一问题而苦恼。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换思想,更新理念
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满足不同差异幼儿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幼儿积极动手,鼓励引导他们拥有独立的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同时教师有计划地教导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为幼儿更好地自由表达而插上的飞行翅膀。
以前教师准备的材料较单一,除了纸就是颜料,现在的教学中,各种废弃材料:纸巾筒、纸盒、一次性筷子、冷饮棒、废报纸、塑料袋、塑料杯等都变成了我们的教学内容,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注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和习惯的培养,丰富幼儿经验,扩大幼儿知识面;可利用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引导欣赏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扩展幼儿视野;在美术活动引导中鼓励幼儿尽情插上想象的翅膀来飞翔,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二 、营造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环境。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重视环境的潜在教育功能。
(一)同伴的创意作品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在每班的门口装置了作品展示栏;并且每个班在园里有对外开放的作品展示架,提供了这些框架后,我们孩子的作品就展示在这儿,这是孩子们阶段性美术成果的最好展现,也为孩子们创设一方艺术交流的天地。
(二)用家长的设计灵感来为孩子开辟一个展示舞台
除了孩子,家长也是我们艺术环境的参与者,我们每年都组织家园教玩具制作大赛,作品要求是家长和孩子们用生活中的废弃环保材料构思、制作的,我们有个作品展示厅,里面陈列了家长与孩子的智慧结晶,有的新奇制作出人意料,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孩子们参观时都津津乐道的向同伴讲解自己的作品和与父母制作中的趣事。
(三)用名家的抽象艺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我们首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的艺术走廊上画着世界著名画家的抽象画作品,给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让幼儿直接与大师对话,直接感知艺术的魅力,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
❹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中如何激发幼儿自主性的策略研究总结
幼儿教育与其来他教育源是完全不同的形式,国内的幼儿教师在教育方面受到了严格的标准考核,作为幼年儿童的启蒙导师,肩负着幼儿智力和创造力开发的重担。但目前来说,国内的幼儿教师并没有起到正确的引导左右,特别是自身就缺乏创造力,对于幼儿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没有去充分的理解和肯定,压榨了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自主想象的成长空间,缺乏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培养。本文就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的自主性发展方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方向。
❺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有什么
萝卜蹲
❻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研讨:根据《幼儿园户外创造性游戏开展的策略》
幼儿园户外活动可能是不叫不错的教育方式,不过幼儿园户外活动比较不安全的,主要是磕磕碰碰的伤害比较多,身体就要尽量多派出一些老师进行监护。
❼ 幼儿园创造性游戏指什么
画画和积木
❽ 幼儿园游戏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是分别什么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